|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三編 軍事防禦(8)
董耀會 Dong Yaohui
1212年秋,成吉思汗第二次率軍南下攻金,東路由大將哲別率領取東京(今遼寧遼陽);西路由成吉思汗率領越過陰山,直趨西京(今山西大同)。金軍元帥奧屯襄率師,從東面沿長城救援西京。成吉思汗采取圍城打援之策,命西路的一部圍攻西京城;一部在西京東北方向的密𠔌口設伏,金援軍馳至密𠔌口,成吉思汗指揮伏兵突起,將金援軍全殲。之後,進攻西京城,城上守軍頑強抗擊,炮矢齊放,戰鬥十分激烈,成吉思汗城下督戰,被流矢射傷,被迫解圍而去。與此同時,哲別率領的東路軍,進攻東京,屢攻不剋,遂施展計謀,佯退而去。東京守軍以為蒙古軍一去不再返回,戒備鬆馳,哲別趁夜急馳而還,突襲守軍,大獲全勝,俘擄金軍10餘萬人,盡運其財物,一月後退去。
1213年,成吉思汗第三次率軍攻金。金帝在蒙古軍兩次進攻後,看出成吉思汗有奪取中都之意,因此,迅速調兵遣將,加強中都北部屏障居庸關的防守力量,以精銳扼守居庸關,冶鐵錮關門,布鐵蒺藜百餘裏。七月,蒙古軍由野狐嶺突入,剋懷來(今屬河北),取縉山(北京延慶),直抵居庸關,成吉思汗見金軍據關嚴守,無法通過,遂留部分兵力與金軍正面對峙,自率主力由林中間道,迂回南下,襲取紫荊關(今河北易縣西北),蒙古大軍進入中都背後的平原地帶,成吉思汗又分軍北上取居庸關南口,與北口蒙古軍夾擊守關金軍,一舉攻破關城。蒙古軍再次進抵中都城下,成吉思汗以少部兵力圍中都,將主力分為三路深入中原腹地,大肆攻掠黃河以北地區,破城堡90餘座。次年三月,各路蒙古軍會合中都城下,迫金帝求和,奉獻歧國公主及大批金帛、馬匹,並派丞相完顔承暉陪送蒙古軍出居庸關。五月,金宣宗因懼怕蒙古軍再攻中都,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南遷中,金軍嘩變,殺其主帥、降蒙。成吉思汗乘機遣將石抹明安,三摸合拔都率軍由古北口入長城,會合亂軍再攻中都,多次擊潰金援軍,使中都城陷入糧盡援絶的睏境。中都久被圍困,又不得援兵,主帥完顔承暉服毒自殺,蒙古軍終於占領中都。
徐達為什麽被朱元璋譽為“萬裏長城”?
徐達是明朝開國大將。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出身農傢,少年時與朱元璋為友。跟從朱元璋起兵反元,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1355年,隨朱元璋渡長江,剋采石,取太平(今安徽當塗),下集慶(今南京)。繼而又率軍攻占鎮江(今屬江蘇)等地,授淮興翼統軍元帥。1357年,領兵東進,屢敗吳王張士誠部。1363年秋,在鄱陽湖作戰中,衝鋒陷陣,打敗號稱60萬之衆的陳友諒軍。次年,以大將軍率師出徵,占淮東,平浙西,連戰皆捷。1367年九月,圍攻平江(今江蘇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滅亡東吳政權,還師後封信國公。同年十月,以徵虜大將軍率軍25萬北伐元軍,先取山東,旋揮師河南,乘勝攻剋元大都(今北京),迫元順帝北走,滅亡元朝。太祖朱元璋為防備退居漠北的元殘餘勢力捲土重來,註重戰守,大力興修長城。徐達奉命主持重建居庸關,規製關城城周6.54米,高14米,以防蒙古騎兵突襲。1370年,率軍出潼關,趨定西(今屬甘肅)進剿元將擴廓帖木兒,經過一天激戰,大敗元軍,擒郯王、濟王以下官員1800餘人,將士8.6萬餘人。後封魏國公。次年,赴北平等地練兵、築城、備邊,總領北方軍事。元殘餘勢力經過幾年休養生息,勢力又漸恢復,不斷出兵南犯,明臨塞諸地不得安寧。1372年,徐達奉命以徵虜大將軍出雁門關,進軍漠北。徐達遣藍玉為先鋒,擊敗元兵於土剌河(今蒙古國土拉河),後因輕敵冒進,遭元軍伏擊大敗,死傷數萬人,被迫退入邊墻。1373年,復率諸將北伐,敗元軍於答剌海(今內蒙古達來諾爾湖)。還軍後戍守長城山海關一帶。1378年,領兵在古北口築關設防,憑藉山勢走嚮,建周長24米並設有東、北、南三個關門的關城,使其成為保衛京都的重要屏障。1381年,督修山海關關城,先後建成翼城、羅城、甕城和烽火臺等,加大了防禦縱深,從而構成一套堅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徐達一生驍勇有謀,善治軍,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裏長城”。
明成祖為什麽從南京遷都北京?
明初,朱元璋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封其四子朱棣為燕王,以北平為藩邸,負責抵禦長城以北的北元的進犯。朱棣即帝位後,考慮到南京為都城應付北元捲土重來的嚴重威脅,必然有鞭長莫及的危險,於是,1406年决定將都城遷至北京。第二年從全國調集工匠、民夫,正式開始北京城的修建。工程歷時13年,到1420年纔完工。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後,正式定北京為京師,應天府為南京,明朝兩京製格局形成。北京從此成為當時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既可就近指揮長城一綫的軍事防禦,又能進一步控製東北地區,保證了明王朝的統一和安全。
“土木之變”是怎麽回事?
“土木之變”是明英宗被蒙古瓦剌所俘,使明王朝瀕臨於崩潰的歷史事件。因事件發生在河北省懷來縣境內的土木堡,故稱土木之變。瓦剌是蒙古族中的一支,明正統年間勢力逐漸強大,1449年,蓄謀已久的瓦剌部首領也先以明廷辱謾其貢使為名,分兵四路嚮遼東、宣府、大同、甘肅四鎮長城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也先率主力居中進攻大同鎮,大同鎮長城幾乎全綫瓦解。大同告急,朝廷震驚,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下,倉促下詔親徵。當八月初一,英宗率領的50萬軍隊到了大同後,英宗和王振纔知道事態的嚴重。七月十五、十六兩天,陽和(今山西陽高)之戰,瓦剌也先部隊又一次全綫突破長城,大同總督西寧侯宋瑛率部迎戰,雙方在陽和後山展開激戰,但因明軍將領被王振的親信、監軍宦官郭敬所掣肘,結果全軍潰敗。這時宣府、薊鎮、遼東北地長城沿綫傳來防禦吃緊的奏報。對作戰一竅不通的王振慌了手腳,急令班師回京。十三日繞道宣化退至距當時的懷來城20裏的土木堡時,王振下令全軍在無險可守的土木堡就地宿營。十四日黎明,瓦剌軍四面包圍了土木堡,並切斷了水源。土木堡地勢高,掘地二丈仍未挖出水來,全軍陷入絶境。這時也先佯做撤退,並派使者講和,王振信以為真,急令移營就水。明軍剛一行動,3萬瓦剌精騎突然從四面八方殺來,明軍頓時大亂,隨行大臣多數戰死,英宗也衹好下馬盤膝坐以待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