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紫禁宫殿(8)      Yan Chongnian

  永乐帝登极后,做出两项既气度宏伟,又勇敢坚定,既意义重大又影响深远的决策:对内,决定迁都北京城;对外,派出郑和下西洋。其前一件,上文已经叙述;其后一件,下文略作介绍。
  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永乐帝、宣德帝派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早82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87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郑和等一行,从今江苏太仓浏家港起航,在“洪浪接天,巨浪如山”的浩瀚海洋上,云帆高扬,昼夜兼航,经东南亚、印度洋,航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他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郑和船队所经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保留和收藏着郑和下西洋的遗迹和文物。郑和以德为邻,后往薄来,下西洋时所带的物品有瓷器、丝绸等,沿途许多地方都发现了明代瓷器的遗存,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都记载船队将丝绸带到那里,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当地以不同的方式,纪念郑和这位中华文化使者。从越南的占城到柬埔寨的真腊,从泰国的大城府到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从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到印度的古里,从斯里兰卡的锡兰到非洲东岸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特别是在泰国曼谷、马来西亚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都建有纪念郑和的庙。郑和所乘的一号宝船,长125.65米,宽50.94米,深12米,有9桅12帆,装载1000余人,排水量14800吨,而哥伦布航行的那艘海船的排水量为250吨。从宝船复原模型,可窥其见一斑。宝船的锚残高2.68米,残重758.3公斤,舵干长11.07米,这充分显示了明初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实力。
  明朝北京不仅皇廷宫殿雄伟壮丽,而且皇家御苑幽美秀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