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昌集天下:郭廣昌的中國式商界傳奇 》
第33節:復旦求學:在“知本”的田野上(5)
鄧鵬 Deng Peng
郭亮 Guo Liang
他進一步讀懂了孔子與歷史上許多博學的學問傢共通的地方——苦學。正是這種學術傳統使得儒傢哲學在無形中滲入了華夏文化的經脈之中,源源不斷地流傳了下去。哲學以無形的體例勝過了許多有形的科技,作為精神食糧,撫育了無數處於黑暗中的靈魂,激勵他們在希望中生生不息。
我們通常所說的“四書五經”,這些書在孔子的時代,其意義已經晦暗不明。孔子為讀通它們不羞上問(如問天道於老子),也不恥下問。他的苦學使他自我修養成為當時列國中最博學的人。
郭廣昌對孔子和儒傢的研究使他變得更加平和,也更加明智。在大學裏,他變得愈發活躍起來,參與各種社團,積極組織學生活動,而在和人打交道的時候,尤其註意“仁義”和“知恥”。
“仁”字的字形是“二”與“人”的合文。通過查閱大量哲學典籍,郭廣昌領悟到了“仁”字的字源。其實,“仁”就是懷孕之“妊”的會意字,所以其字記做“二人”。母子二人相連為“仁”,母子之情亦為“仁”,所以“仁”的引申義就是愛心。
“恥,羞也。”在儒傢的人格體係中,恥是另一個重要的價值觀。所謂“知恥近乎勇”,恥就是自尊。
在郭廣昌看來,哲學體係遭到部分破壞之後必然會出現價值淪喪。當今社會上,許多人唯利是圖、不講道義,正是因為傳統哲學被一概否定了,維係社會千百年的精華成分也一並丟失了。從這個意義來說,哲學對於人類社會的和諧共存是不可或缺的,其根本作用是科技進步所無從解决的。
認識到這一點,郭廣昌對哲學的熱愛更加堅定了。在日後從商的過程中,他始終恪守自己的人生信條,講仁義、重尊嚴,時刻將自己和民族、社會聯繫起來看問題。博大的胸懷和多元的知識架構讓他在商場上充滿了大智慧、大眼界。
第二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古訓有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說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精神境界。然而在風雲變幻的時代裏,這句話或許應該改一改。“實踐出真知”,讀書固然重要,但一味讀書,而不去實地體驗書中所言,最終會落個“紙上談兵”的結局。
在復旦,各種學生組織激蕩着郭廣昌積極嚮上的心態。在社團裏鍛煉起來的組織能力讓郭廣昌在暑期成功地進行了兩次“理想之旅”,第一次是小試牛刀,一個人沿着大運河北上,實現了由來已久的行路夢;第二次他組織了十幾個同學,沿着海岸綫南下,對沿途城市的經濟概況進行了實地考察。
對於一生的旅途而言,這兩次“行萬裏路”使郭廣昌的眼光更開闊,也讓他的風雲之夢更澎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第1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 | 第2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2) | 第3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3) | 第4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4) | 第5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5) | 第6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6) | 第7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7) | 第8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8) | 第9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9) | 第10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0) | 第11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1) | 第12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2) | 第13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3) | 第14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4) | 第15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5) | 第16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6) | 第17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17) | 第18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1) | 第19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2) | 第20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3) | 第21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4) | 第22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5) | 第23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6) | 第24節:少年意氣:在東陽中學的日子(7)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