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大話方言   》 洋芋與土豆(1)      易中天 Yi Zhongtian

  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小麥。
  麥在上古漢語中叫“來”。《詩經》中就有稱麥為“來”的。方言學家潘傢懿說直到現在山西臨汾人還把麥子熟了叫“來了”。大米則是水稻。“稻”與“到”同音,沒準也有“到”的意思。苟如此,則“稻麥”便是“到來”了。
  稻麥為什麽是到來呢?
  大約原本沒有,後來纔“到”纔“來”。
  小麥可能是從羌族人那裏傳入華夏的,水稻則可能是從印度經由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自華南一路北上。不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穀,則好像又證明咱們老早就種稻子了。其實“來”的本義就是小麥,《說文》謂“周所受瑞麥”。其中大麥叫牟,小麥叫來,字形也是“像芒束之形”,其義則是“天所來也”,以後纔轉藉為往來的來。所以,小麥是不是從人傢那裏嫁過來的,還說不清。
  同樣,稻也不一定是“到”的諧音,也可能是“搗”的諧音。稻穀成熟後,要放到臼裏面搗,才能變成米,也才能吃。稻的字形,便是搗米之狀,林義光先生的《文源》中說過的。周振鶴、遊汝傑兩先生《方言與中國文化》一書則從語言學的角度,考證出廣西西南和雲南南部也是亞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看來這稻子是傢生的,還是進口的,也很難弄明白。不過麥(麥)字從來,稻字從禾,倒是事實。甲骨文中既有麥字,也有稻字,也是事實。而且,它們也都被叫做“𠔌”(榖)。麥叫“芒𠔌”(有芒之𠔌),稻則叫“嘉𠔌”(也叫禾)。當然,後來大傢不這麽混着叫了,叫“𠔌子”的都是“米”——在北方是指小米,在南方則指稻米。
  如果說稻麥還有點“來歷不明”,那麽,玉蜀黍可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它原産南美洲,來到中國也很不容易。玉蜀黍傳入中國有兩條路綫:一條是先由葡萄牙人帶到爪哇,再從爪哇輾轉而來;另一條則是阿拉伯人從麥加、中亞輸入。所以,它在各地方言中的別名也五花八門。有叫玉麥(南寧)的,有叫黍麥(溫州)的,有叫紅須麥(巍山)的,還有叫番大麥(廈門)的,最早的官方稱謂則是“禦麥”。可見玉蜀黍剛進入中國時,被看作是一種“麥”。其實它和大麥、小麥、黑麥、燕麥,無論外形還是味道,都相去甚遠,怎麽會是“麥”?大約就因為“麥”有“來”的意思。外來的,也就是“麥”。又因為來得稀罕,來之不易,便叫“禦麥”。禦和玉同音,玉蜀黍也更像是米而不是麥,因此便改叫“玉米”(玉一樣晶瑩的米)。既然是米,當然也是𠔌,所以又叫“包𠔌”(葉子包着的𠔌)。又因為這“包𠔌”是棒槌狀,故而也叫“包𠔌棒子”或幹脆簡稱“棒子”。
  從國外引進的東西還很不少,比如鬍麻、鬍菜、鬍桃、鬍豆、鬍蘿蔔等等都是。鬍麻就是芝麻,鬍菜就是油菜,鬍桃就是核桃,鬍豆則有兩種,豌豆和蠶豆。豌豆原産中亞和西亞,蠶豆最早則為希伯來人所種值,它們當然都是“鬍豆”。此外還有鬍椒、辣椒,也是外來的。這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鬍椒還好說,它來自摩伽陀國(屬印度),當然是“鬍椒”。如果辣椒也不是“國貨”,那我們湖南、四川的“辣妹子”,豈不都成了“外來妹”?然而辣椒確實原産南美洲熱帶地方,據德康道爾的《農藝植物考源》考證,直到十七世紀纔傳入中國。那時明朝已近滅亡,清人都快入關了,這可真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我等嗜辣之人吃了一輩子辣椒,原以為自己是愛國主義者,誰知道吃的竟是外國佐料。
  其實土生土長的椒衹有一種,即花椒。何況辣椒雖然不姓“鬍”,看不出是從國外進口的,方言中還是留下了飄洋過海的蛛絲馬跡。比如溫州、廈門便管辣椒叫“番薑”,福建許多地方(如建陽、建甌、崇安、光澤)則管辣椒叫“番椒”,中藥藥典上也叫“番椒”。大約辣椒傳入中國以前,國人的辛辣佐料主要是生薑和花椒,這纔把辣椒稱為“外國生薑”(番薑)和“外國花椒”(番椒)。之所以不冠以“鬍”,則是因為已另有“鬍椒”。但生薑之味主要是辛,花椒之味主要是麻,辣椒之味纔真正是辣,這纔因味得名,叫做辣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易中天:話說說話(1)易中天:話說說話(2)目錄南方與北方(1)
南方與北方(2)南腔與北調(1)南腔與北調(2)方言與官話(1)
方言與官話(2)誰跟誰學(1)誰跟誰學(2)多樣與統一(1)
多樣與統一(2)再說南方(1)再說南方(2)再說北方(1)
再說北方(2)南徵北戰(1)南徵北戰(2)英雄與美人(1)
英雄與美人(2)行盡瀟湘到洞庭(1)行盡瀟湘到洞庭(2)吳楚東南坼(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