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春消息   》 第三十二回 腐头巾拦路说人情 醉典史私衙通贿赂      Gu Wujinmusanren

  诗:
  世态炎凉朝夕非,黄金交结总成虚。
  有恩还向恩中报,无义何须义上培。
  人情薄似三春雪,世事纷如一局棋。
  缅想醉翁亭在否?至今遗得口中碑。
  却说杨员外到了天明,不见张秀起来,那里知他先已走去,还只道睡熟未醒。拿了一碗姜汤,殷殷勤勤,推进房门。四下一看,那里见个张秀?只见两扇窗子丢在地上,心中暗想道:“有这样事,终不然悄自不别而行去了?”再把皮匣开来,仔细一看,单单只剩得两本账簿,银子都没有了。便叹一口气道:“古人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果然不差!我到好意怜悯他贫苦,与他几件衣服换了,又留在此歇宿一夜,怎知恩将仇报,反把我三百两生钱尽皆拿去,将我一片热肠化为冰雪。若是呈告官司,缉获起来,恐那孩儿又埋怨我老人家惹这样闲气。”只索含忍不提。
  却说那两个在李妈妈家拿银子去的。你道是什么人?一个叫做方帮,一个叫做李篾。原是终日在那些娼妓人家串进串出趁水钱吃闲饭的白日鬼。你看他两个,拿了这几锭银子,一路商量计较。李篾道:“哥哥,我和你两个在娼家走了半世,眼睛里见过了多少公子王孙,几曾有这样一个撒漫使钱的,一口气拿出二百两银子,这个定是杨员外家的子侄。我们如今也不要管他甚么生钱不生钱,且把这三锭拿来,和你八刀了。只将一锭竟到县中,连那李妈儿一齐首告,说他私和人命,现有真赃为证。那时他们各自要保守身家,自然上钩来买嘱我们,却不是一举两得,也强如做一场大的买卖,你道如何?”方帮道:“说得有理!说得有理!兄弟只把两锭和你先分,将一锭去首官,再把这一锭出些银水,留做衙门使用便了。”李篾道:“哥哥言之有理。事不宜迟,快与你到县前去。”方帮道:“兄弟,还有一件熟商量,这还是你嘴舌停当,倒要你去当官出首。”李篾道:“哥哥又来说得没搭撤,终不然坐在家里,那银子肯滚进门来?”方帮道:“我就去!我就去!”他两个急忙忙一齐走到县前。
  恰是巳牌时分,正值知县坐堂。李蔑在大门外连声喊叫:“出首私和人命!”你看,霎时间县门上围了百十余人。你也来问一问,我也来问一问。李篾只不回答,止是喊叫。好笑这方帮,原来平日只好私下出头,说起见官,便有些害怕。看见李篾不住叫喊,恐怕到官干系自身,就往人队里先钻了回家。知县便问皂隶:“看是甚么人喧嚷?快拿进来!”那皂隶走出大门,一把扭了李篾,竟到堂上跪下。李篾道:“爷爷,小的出首私和人命。”知县道:“人命关天,岂容轻息!问你凶身是甚么人?苦主是甚么人?”这果然是李篾嘴舌停当,那里晓得张秀姓名,又不敢支吾答应,便想到那锭银子上去,随口答应道:“爷爷,苦主是李氏,凶身叫做杨一。”知县道:“私和人命,事关郑重,有甚作证么?”李篾正要说出方帮是个干证,回头一看,那里晓得他先钻过了,便向袖中取出那锭银子,道:“爷爷,这锭银子是杨一行使的真赃,望爷爷龙目电察。”原来那知县是个纳贡出身,自到任来不曾行得一件好事,只要剥虐下民。看他接过这锭银子,就如见血的苍蝇,两眼通红,哪里坐得稳?走出公位,站在那滴水中间,问道:“你这首人,叫做甚么名字,快说上来!”李篾便改口道:“小的叫李元。”那知县唤过公差,把朱笔标在臂上:“速押首人李元,立刻拘拿私和人命犯人杨一,犯妇李氏,赴审勿违!”
  李篾同了公差,先去扣方帮门,他妻子回说:“适才走得回来,偶患头疼,还睡倒在床上哩!”李篾本要回他几句,见公差在旁,便不开口,竟到李妈妈家。只见那李妈妈泪纷纷的看着他,张秀眼巴巴的望着天,忽见他两个走到,心中打上一个咯蹬。连那李妈妈,丈二的和尚摸头不着,也不知甚么势头,便扯过李篾问道:“银子的根脚访着了么?”李篾大叫道:“你们私和人命,赃银都在当官,这泼贱还不知死活!且看臂上是甚么东西?”张秀看了,惊得魂不附体,目定口呆,止不住嚎啕大哭。那公差不由分说,竟把张秀、李妈两个,扭了便走,一齐扭到县前。纷纷来看的人,不计其数。有说是捉奸的,有说是送忤逆的。那张秀两件衣服,都被大门上的人剥得精光,只穿得一个旧白布衫,把两锭银子紧紧的在裤腰里。曲着身,熬着冷,仍旧是昨日的穷模样。
  恰好知县此时还未退堂,公差把他三人一齐带上。知县看见张秀,心中十分疑虑,便问李篾道:“这就是凶犯么?”李篾满口答应道:“爷爷,他正是凶身。”知县又把张秀看了两眼,暗想道:“这样一个穷人,怎得有那一锭银子?”便唤道:“叫杨一上来审问!”张秀答应不来,道:“爷爷,少的叫做张秀,并不叫做杨一。”知县听说,一发疑惑起来。便对公差骂道:“这奴才好大胆,一件人命重情,老爷水也不曾沾着一口,你就得了他许多赃,卖放了正犯,把这一个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的来当官搪塞!”喝声:“打!”倒把公差打了四十,叫把这张秀快赶出去!张秀听说声“赶!”磕个头就往县门外一跑,不知去向。知县道:“速拿正犯来便罢,不然每人各打四十!”
  这公差也是晦气,一步一拐走出大门,和李篾商量道:“怎么好?如今那里去寻个正犯还他?”李篾道:“只是难为了你我。今有个计策在此,适才那锭银子上凿着杨亨姓名,我们再同进去,当官禀一禀,拘那杨亨来顶缸,却不是好。”公差道:“说得有理!火烧眉光,且救眼下。”二人商量停当,同了李妈妈,径到县堂上。知县道:“正犯在那里?”李篾道:“爷爷,那张秀原是杨一家雇请的,爷爷要拿正犯,只求再出钧牌,去拘他家长,杨亨身上着落就有杨一。”知县听说个“杨亨”,便想得起他是县中一个有名巨富,眉头一蹙,计上心来,就要思量起发他一块儿。便唤原差过来,标臂“速拘杨亨听审”六字。一壁厢又委典史官相验尸首报伤。
  却说那原差及李篾,竟到杨员外家。只见那杨员外。正在忧郁之际。见他二人走到,回嗔作喜道:“二位何来?”公差道:“本县老爷,特着相请老员外,这臂上朱笔标的就是大名。”你看那老人家,终久惯练世务,目不变睛,脸不改色,从从容容地问道:“二位见教,老朽一时不明,有事还请进草堂细讲一讲。”便叫家僮,快治酒饭相待。公差便与李篾,同进草堂坐下。酒至数巡,杨员外袖中取出五两一锭雪花银子,送与公差。公差看了,假意推却道:“这个怎么好收?”杨员外道:“二位若不嫌少,权且收下,老朽还有一言奉渎。”公差只得收了。杨员外道:“二位大哥,老朽祖居在此二百余年,屡遗德行,极是个善良人家。止有一个孩儿,年不满二十岁,日夜不出门庭。苦攻书史从来不肯占人半分便宜,做一件非为的事。不知县主老爷,今日拘我老朽,有何公干?”那衙门里人走到人家,不论贫富,先有一个入门诀窍,惊吓一番,才起发得钱钞出来。这公差见杨员外先送出银子,然后讲话,晓得他是在行的。便对他实说道:“老员外,自古道:官差吏差,来人不差。宅上有个后生叫做杨一,又名张秀,不知是老员外家中甚么人?昨夜三更时分,走到村中李妈妈家去嫖。那李妈妈因女儿有客不留,他便一时怒发,打进大门,把他女儿立时两脚踢死。李妈妈连夜要到官司讨命,他见势不好,就向身边取出五十两一锭银子,要与李妈妈私和。这一位李元在一旁看见,拿住赃银,当官出首。适承县主大爷钧命,只要老员外去讨个正犯下落。”那杨员外起初听说个张秀,就有十分疑惑,后来又见说个五十两一锭银子,晓得决然是他。便推托道:“老朽家中,并没有个什甚么杨一和甚么张秀,怎么好教老朽当官承认?”公差道:“本县太爷只图那锭赃银上凿着大名,故此要拘老员外去。”杨员外道:“这一件事,虽然不致着我偿命,却也要费些唇舌。”便问:“公差大哥,这事如何分解?”公差笑道:“老员外,你这样财主人家,莫说是干连人命,便活活打死了一个人在这里,也不用着忙。依我愚见,这时候四爷已去相验过了,你明日央几个秀才,拿了手本,先去当堂见他一见,你晓得我们老爷,一味朦胧,又是不肯做清官的,再将百十两银子,托一个心腹衙役,着肉一塞,强如去讨人情。不是一件天大事情,脱得干干净净?”杨员外勉强笑道:“大哥见教有理。”吩咐家僮,再暖酒来。二人就走起身,作别先去。
  那杨员外事到燃眉,出于无奈,只得唤出孩儿,把前事细说一遍,商量明早要寻几个秀才出官。孩儿道:“爹爹,你是老年人,且放开心绪!村中有几个秀才,都是先生日常间相处的好朋友。只要今晚着人先去送下请帖,明早一齐来了。”杨员外当晚便着人先去接下。
  却说那些秀才,个个都是酸丁。原在各处乡村,训蒙糊口的,因到冬尽,都歇馆在家过年。听说杨员外家要接去出官,个个应承。次日,未到天明,老成的,后生的,欣欣然来了二三十。有头巾的没了蓝衫,有蓝衫的没了皂靴。杨员外见了,也不嫌多。就齐整先治酒肴款待,各送轿金五钱,再把事情细说一遍。事妥回来,每位再谢白金二两,白米三石。众人听说,欣然齐到县前,都会集在公馆里。那公馆原是县官见宾客的所在。只听得乱纷纷有说去写手本的,也有说只用口禀的。那管门皂隶看见,把他众人一齐推出。恰好知县远远拜客回来,你看那些秀才,急急忙忙跑的跑,赶的赶,一齐簇拥上前,围住轿子,把手本乱递。知县问道:“这些生员,为着甚事?”众人道:“生员是为保良民杨亨的。”知县听得说保杨亨,思量自己一厘尚未到手,难道就肯干休罢了?便着恼起来,把手本劈面丢去,厉声怒骂道:“你这些无耻生员!朝廷与你这顶头巾,教你们去习个进路,难道是与你们揽公事,换酒肉吃的?况且如今宗师岁考在迩,还不思量去早早着紧攻书,终日缠官扰民,今日是手本,明日是呈子,兴讼也是你们,息论也是你们。莫说我做官的竟没个主张,就是孔仲尼的体面,也不替他存些!”喝声:“快快赶去!”你看那些小胆的,恐怕干系前程,远远先退去了。有几个老年的,拼着这顶头巾,一心只是想着杨员外的二两银子,三石白米,紧紧扯住着知县的员领,只叫:“求老父母开恩!”知县被他缠扰不过,只得勉强应承,收下手本,方才散去。
  那知县回到堂上,只见典史亲自上堂送递尸单,看了知县气冲冲的,便问道:“堂尊缘何着恼?”知县便把杨亨央生员扳轿子的事,细说一遍。典史摇头道:“说起那些生员,真个惫赖。莫说是堂尊,就是典史衙内,日日被他吵吵闹闹,缠扰不过。这是杨亨那刁民的诡计。终不然大大一桩人命,可是央得这几个小小生员,讲得人情,也必先来尽堂尊一个礼才是!”那知县听见典史说来正合心窍,便道:“那杨亨虽是个财主,就有许多大,难道不伏本县拘唤的?也罢,我敢劳你去亲提他来。”那典史听说委他亲提,辞了知县,带领从人便走。
  却说那些秀才,回见杨员外,你也夸逞,我也夸带,各自要表殷勤。杨员外道:“多承列位盛情,得与老朽鸣此冤抑。事毕另当重酬。”吩咐快备午饭,先暖些酒出来,御一御寒。家僮连忙整治。杨员外正在堂前陪那些秀才饮酒,只听得门外远远喝道声来,闹嚷嚷的说:“休放走了杨亨!”正开门,那典史便下了马,摇摇摆摆竟到堂前坐下。这杨员外此时也觉心慌。内中有两个在行的秀才,吩咐跟随从人,俱出去伺候。掩上大门,独留典史。便与杨员外计议,整整齐齐重治酒肴。不想这典史又是个好酒的,听说个酒字,竟把亲提杨亨一件公事,撇在东洋大海,与那些生员,逐个个见礼,上下分席而坐。杨员外吩咐开了陈年香雪酒,你看:
  众生员一个个齐来劝饮,这典史逐杯杯到口便吞。斟一盏,饮一盏,那等得催花击鼓;你一巡,我一巡,说甚么瓮尽杯干。顷刻间,醉魔来摇头咬齿;霎时节,酒兴至意乱心迷。也不管乌纱斜戴,也不管角带横拖。虽不是狠判官执笔行头,恰便是怒钟馗脱靴模样。
  你看那些生员,落得官路当人情,你一杯,我一杯,霎时间把一个清清白白的典史,灌得湖湖涂涂。杨员外又去取了两个元宝送上。这典史接在手,把眼睛睁了一睁,认得是两个元宝,便笑吟吟对众生员道:“这个学生怎么好受,待学生还转送到堂尊那去吧。”众生员晓得是替知县开门路的说话,便又扯过杨员外计议,取出二百两来,送与典史道:“这二百两烦老父母送上堂尊,把舍亲事体周支一周支。”典史欣欣然把自家两个元宝先藏在右手袖里,两把送堂尊二百两,收在左手袖里,作别上马,竟回衙内。放了那一百两头,便将那二百两送与知县。心中思忖道:“青天白日,送将进去,岂不昭彰耳目?且等到黄昏,悄悄送进私衙里去吧。”他就除了官带,呼呼的直睡到更尽方醒。
  那知县正在衙里思想:“典史去了一日,不见回报。”只见那典史,还是醉醺醺的,拿了四个元宝,轻轻走到私衙门首,把梆乱敲了几下,值宿的连忙走来,看见是四爷,便传进私衙,知县道:“悄悄的,快请进来相见。”这典史扶墙摸壁,哪里站得稳,两只脚就是写“之”字的一般。见了知县,送上元宝,只管作揖。把杨亨两字口中念了又念,咿咿唔唔,再也不知讲些什么。知县晓得这银子是杨亨的来头,恐怕泄漏风声,向袖中一缩,竟不问起一句,便着家僮扶回衙去。
  知县次日侵晨出堂,唤那拘杨亨的原差过来比较。原来这公差也是受过杨员外厚贿的,只得朦胧回答道:“只求老爷转限。”知县道:“快唤首人李元和李氏来!”二人慌忙跪下。知县对李篾骂道:“那杨亨原是本县一个良民,怎么反把人命去扳陷他?你出首私和,拿了两三日凶身,却在哪里”难道官府与你戏耍的?良民把你扳害的?”喝叫:“打!”李篾知他有了钱路,浑身有口,也难分解,只得熬了四十。知县道:“把那一锭出首的赃银,贮库入官,快出去买一衣衾棺木,收殓他女儿尸首。仍断银十两,与苦主李氏烧埋。”大家一齐逐出。噫!这正是弱莫与强争,贫叵与富斗。这回也是李妈妈晦气,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可惜一旦死于非命,反把一件天大人命事情,弄得冰消瓦解。李篾回去就把和方帮八刀的那一锭银子,兑了十两与了李妈妈。不想那方帮是个呆里藏乖的人,打听得消息不好,又恐李篾怀恨,当官实说出来,竟拿了那些银子,先自挈家而走。毕竟不知那张秀自赶出了县门,奔投何处?且听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十大手抄本
第一回 小儿童题咏梅花观 老道士指引凤皇山第二回 杨柳岸奇逢丽女 玉凫舟巧合新诗
第三回 两书生乘戏访娇姿 二姊妹观诗送纨扇第四回 作良媒一股凤头钗 传幽谜半幅花笺纸
第五回 难遮掩识破巧机关 怎提防漏泄春消息第六回 缔良盟私越百花轩 改乔妆夜奔巴陵道
第七回 宽洪相国衣饰赏姬 地理先生店房认子第八回 泥塑周仓威灵传柬 情投朋友萍水相逢
第九回 老堪舆惊报状元 郎众乡绅喜建叔清院第十回 夫共妇百年偕老 弟与兄一榜联登
第十一回 哈公子施恩收石蟹 小郎君结契赠青骢第十二回 乔识帮闲脱空骗马 风流侠士一诺千金
第十三回 耍西湖喜掷泥菩萨 转荆州怒打假神仙第十四回 察石佛惊分亲父子 掬湘江羞见旧东君
第十五回 凤坡湖龙舟斗会 杏花亭狐怪迷人第十六回 假天师显术李家庄 走盘珠聚党杨公庙
第十七回 三少年会猎魁星阁 众猎户齐获火睛牛第十八回 韦丞相东馆大开筵 盛总兵西厅小比射
第十九回 紫石滩夏方重诉苦 天官府陈亥错投书第二十回 两同寮怒奏金銮殿 二总戎荣返汴京城
第二十一回 酒痴生醉后勘丝桐 梓童君梦中传喜讯第二十二回 哑园公错卖美人图 老画师惊悟观音像
第二十三回 诉幽情两下传诗 偕伉俪一场欢梦第二十四回 丑姑儿园内破花心 小牧童堂上遗春谱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