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路遥十五年祭   》 第32节:第一辑历程(31)      李建军 Li Jianjun

  "噢。"我说。
  在这之间,他便问我家里房子装修好了没有?远远上了学没?西安又有什么大事发生等等。
  面对他的询问,我一一作了回答。
  我说:"房子全部收拾好了,用不着你再操心。远远很好,听说到学校报了名,至于西安发生过什么事没有,我还不太清楚。你好好安心养病,回去你看你的房子,装修得像高级宾馆一样。"
  他听了,高兴得笑了。
  也许,有很多人对路遥装修房子不能理解。但是,我知道他为什么要装修而且装修得那么迫切
  他有他的想法和目的。我不仅知道这一切,而且我完全能够理解他要装修房子的心情。
  11
  路遥在病床上,对我经常提到的是他的母亲。
  他说,他母亲很善良而且是很有本事的一位女人,在极度贫困的日子里,拉扯大了他们兄妹9人。那时,他母亲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她在后来的晚年时期多病完全是与早年过度劳累有关。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声音很弱。
  我知道处在病中的人,想到的就是他的亲人--父母、妻子、儿女及兄弟姐妹,更何况他对自己的病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准确的预测,以为一定是患上了一种可怕的肿瘤--癌,再无法医治。
  对此,我征求他的意见,要不要让我把他母亲从清涧寻来照顾他几天。
  "不行。"他说,"母亲一走,家里还有年迈体弱的父亲,如果母亲走了,父亲连口饭也吃不上。"
  说起吃饭,路遥一下子又想起了洋芋馇馇、小米稀饭、荞麦、羊肉凸托,杂面抿夹(陕北小吃)。
  他说他母亲做的一手好茶饭,他特别喜欢她做的陕北饭,那饭仿佛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再加上调料又多,芝麻、腌葱、腌韭莱、绿格铮铮的,把这些调在面里边,他一顿可以吃两大碗。
  说着,他笑了起来,他说:"世晔,咱再不敢说了,再说把握不住,涎水也流出来了。"
  在延安住院的数日里,他的胃口很不好,一直感到口苦,吃什么也没味。于是,他让我给他买些糖或一些甜的东西。
  但是,甜的东西还没吃两天,他说,不能吃甜的,一吃就感到恶心,就想吐。
  于是,我叫来了大夫,一看,他的舌胎很厚。
  吃饭成了他的一个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情绪变得很坏,急躁不安,一副悲伤痛苦的样子。
  他说:"哎呀,这可怎办呀,什么也不能吃。"
  看到他悲伤的样子,我真想安慰他几句,可是又没有极好的言语能把他从悲伤中带向一种欢乐。
  在那段日子里,他除了接受延安地区人民医院的正常治疗而外,再就是对饮食上的需求。
  然而,医院并不是一个小家庭,灶上的饭菜很难合他的口味。
  每当我从灶上给他打来了饭,起先还较可以,渐渐就皱起了眉头。我知道他不想吃这种饭菜,他想吃陕北的洋芋馇馇和小米稀饭。
  但是,他见我打来了饭,或多或少都要挣扎着吃一些。
  我看到他吃得很艰难,就对他说:"不想吃就别吃了,勉强吃进去也是不好受。"
  听我这么一说,他就很快放下了碗筷,笑着说:"那就算了。"
  同时,他还对我说:"你辛辛苦苦给我打来了饭,不吃几口,我觉得心里对不起你。"
  我说:"那有什么,不想吃就算了,你在病中还说什么对得起对不起。"
  他总是这样,直至临终,仍然还要把给他做好的小米稀饭强迫自己喝上几口。只有这样,仿佛才能得到心灵上的平衡,才能对得起陪护他的人。
  他离不开陕北。
  他更离不开陕北的小米稀饭。
  有回,躺在病床上的路遥突然想起吃玉米棒。他对我说:"世晔,你赶快给我买两个玉米棒来,我特别想吃。"
  别的,我还真有些难以办到。但是,要吃玉米棒,延安街上出去到处都是。
  于是,我对他说:"你等一下,我5分钟就给你买回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节:人们为什么怀念路遥(代序)第2节:第一辑历程(1)第3节:第一辑历程(2)第4节:第一辑历程(3)
第5节:第一辑历程(4)第6节:第一辑历程(5)第7节:第一辑历程(6)第8节:第一辑历程(7)
第9节:第一辑历程(8)第10节:第一辑历程(9)第11节:第一辑历程(10)第12节:第一辑历程(11)
第13节:第一辑历程(12)第14节:第一辑历程(13)第15节:第一辑历程(14)第16节:第一辑历程(15)
第17节:第一辑历程(16)第18节:第一辑历程(17)第19节:第一辑历程(18)第20节:第一辑历程(19)
第21节:第一辑历程(20)第22节:第一辑历程(21)第23节:第一辑历程(22)第24节:第一辑历程(2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