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4)
田居儉 Tian Jujian
江山村墟何處入,浮空遠黛蛾眉濕。
漁人日暮各已歸,小舟如鳧落潮急。
我昔西清嘗看畫,南唐此本千金價。
坐移絶境在人間,月出霜猿啼後夜。
薄遊未挂吳淞帆,令我一夕思江南。
安得買田築室幽絶境,開窗日日分晴嵐。
董源善畫山水,亦工人物,他那匠心獨運的作品,有時竟能以假亂真。傳說,一次李煜在碧落宮召馮延巳議事,久等不到。李煜便派內侍前去催促,見馮延巳正在宮門前面徘徊,內侍問他為何遲疑不進,馮氏答曰:“有位宮娥身着青紅錦袍,當門而立,馮某有意回避,不敢貿然打擾。”內侍不解,便與馮延巳同去探察,原來所謂宮娥卻是董源在八尺琉璃屏風上繪製的仕女畫像。紙紡矠
在南唐繪畫史上,最有光彩的篇章還是名畫《韓熙載夜宴圖》的誕生。
韓熙載是南唐的三朝元老,年輕時就胸懷韜略,腹滿經綸,在朝野之中頗負盛名。李煜偏愛韓熙載的才氣,即位後曾一度想用他為相,但朝臣對他的品行多有微辭,遂罷。其實,傳聞韓熙載品行不端,乃是他有意所為。他生怕在國事蜩螗之秋出任宰相治國不力貽笑後人,於是便蓄意自污,踐踏禮法,狎伎酗酒,遭緻不明真相的同僚彈劾。
李煜為了考察韓熙載的品行,詔擅長人物寫生的翰林待詔顧閎中和周文矩,以賓客身份造訪韓府,目識心記夜宴情景,歸後各以畫捲進獻。紙紣矠正如鄭元佑在題畫詩《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所述:
熙載真名士,風流追謝安。
每留賓客飲,歌舞雜相歡。
卻有丹青士,燈前密細看。
誰知筵上景,明日到金鸞。
顧閎中、周文矩二位丹青高手,夜探韓府歸來不久,各嚮李煜呈獻同題畫《韓熙載夜宴圖》一幅。可惜周氏所畫早巳失傳,如今衹傳下來顧氏所畫。原本意在考察韓氏生活的形象紀實,連服飾和杯盤的式樣和顔色都原模原樣,不想日後竟成了具有高度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的稀世珍品。
《韓熙載夜宴圖》是一軸絹本設色長捲,由多幅畫面組成,它真實地描繪了韓熙載夜宴中觥籌交錯,觀賞舞樂等場面:
開捲首段是聽琵琶。夜宴中的所有人物幾乎都在這一段中“亮相”。韓熙載頭戴輕紗高帽,趺坐床榻,面前陳設的幾案上擺着樽俎果品。在他身邊,床上斜坐着身穿緋袍,頭戴幞頭的狀元郎粲;床前坐椅上的兩位賓客,約是太常博士陳緻雍和紫薇郎朱銑。韓熙載對面演奏琵琶的女人,高髻簪花,長裙彩帔,懷抱琵琶,是教坊副使李傢明的妹妹。在她身旁躬身側望的是李傢明。站在李傢明左側的少女,是擅長表演六幺舞的王屋山。另外兩位官員模樣的人,其中有一個是韓熙載的得意門生舒雅。其他女子則是韓熙載擅長歌舞的藝伎。畫面中的人物或坐或站,聚精會神地聆聽琵琶彈奏,惟有韓熙載漫不經心,似乎有什麽心事在分散着他的精力。
接下一段是觀舞。韓熙載緊鎖雙眉,親自撾鼓伴奏,王屋山以嫻熟、優美的舞姿在表演六幺舞,侍姬和賓客在旁或撫掌擊節,或專心觀賞。特別引人註目的是,這段增加了一個身着法衣、低頭沉思的和尚德明,他是韓熙載的方外好友。他的嚴肅神態反襯出了韓熙載的內心隱憂。
再下一段是夜宴小憩。麯終舞止,韓熙載更衣坐到床上休息,四個侍姬陪他同坐。最得寵的舞伎王屋山,雙手端着水盆,在侍候韓熙載盥洗。另有兩個侍姬,一個收拾方纔演奏用的琵琶和簫笛,一個用漆盤送來了酒食。
又下一段是聽“清吹”。稍事休息,接着觀賞吹奏。不修邊幅的韓熙載,單衣襢腹,脫鞋趺坐椅上,手搖紈扇,對站在他面前的侍姬低聲吩咐。韓熙載坐椅旁穿團鶴衣的少女,在和椅後侍立的少婦悄悄對話。五個女樂坐在綉墩上,全神貫註吹奏簫笛。拍板的人專心節拍,可是站在她身後的人卻在走神,正同屏風後的侍姬竊竊喁語。
最後一段,麯終席散。韓熙載凝望遠處,又為心事所煩惱,在孤獨地沉思。留下來的三個侍姬,旁若無人,大膽地在同賓客調笑言情,她們神態各異,或握手言歡,或輓背密語。畫傢用她們無憂無慮的表情再次烘托了韓熙載苦悶嚮隅的心態,長捲至此結束。
李煜覽罷《韓熙載夜宴圖》贊不絶口,隨即傳諭內侍送往後宮交女才人黃保儀悉心珍藏,並以重金賞賜顧閎中。同時又為韓熙載不以國事為重,藉故拒絶出任宰相而深感遺憾。
李煜的多才多藝和悟性靈感,還表現在他對音樂、舞蹈的愛好和鑒賞,以及他對詩詞的建樹。這些將在下章結合他那富於浪漫色彩的愛情與婚姻加以敘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
|
目錄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