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廣州的深度組合   》 泛地産時代:房子=生活方式(3)      李大華 Li Dahua    周翠玲 Zhou Cuiling

  “碧桂園在住宅概念上連接了教育概念,使人文關懷具體表現為對下一代的成長上,對傢的興旺延續作了品牌保證;南國奧園則把傢對健康的關懷直接用運動概念這一更加積極的形式具體化,直接揚棄了傳統文化中用避邪式的符咒關心人的健康的消極形態,因此取得了熱烈的市場反響。星河灣則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全面整合了中國古老文明中對山水、園林等人文關懷的全部內容,使人文關懷的內容發揮到了新的高度。由此,住宅不再是住人的機器,而成為人性的寫照,具有溫情自然的內涵。”王志綱在《大盤時代》闡述了樓盤與居住意義的關係。廣州樓盤的個性化顯然是廣州人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種象徵。在這個意義上,廣州更表明了它的“適宜居住”。
  老城區情結與“河南地”成“鳳凰 ”
  在住宅郊區化的同時,城區內的居住形態也驟然發生了變化。所謂的“新都市主義”就是指城市改造中廣州的房地産市場的風生水起,形成了一個個獨具區域品牌特色的新樓盤與新板塊。
  在這場城市的居住革命中,最能體現廣州城市空間與廣州人生活形態發生變化的是老城區情結與河南地成“鳳凰”。
  老城區情結指的是城西情結,也即城西老西關情結。憶及廣州傳統的衣食住行、風情物語,人們往往總不免沉浸在西關風情的綺夢裏,儘管舊廣州並不全然是關於老西關的風物,但在時間沉澱的深處,西關的種種物事卻成為人們一份對廣州的憑記。坊間俗語說:未識廣州,先識西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城西”對於人們認知廣州的標志性價值和代表意義。
  由於這一區域具有傳統廣州城市的特質,集中了舊廣州最重要的生活元素,如囊括了廣州四大重要的建築類型;公共建築、租界建築、酒店以及最有特點的民居。因此,房地産商賣的“城西概念”,都離不開這一舊廣州風情。
  “舊廣州概念”具有城市學中重要的“持久性”和“完成區”意義,是人們對一個城市最穩定的記憶。與“新城”的現代性和不可預測的變化相比較,“舊城”則具有不可替代的穩固魅力。發展於清末民初的城西與真正的二千多年不移的“舊城”越秀區相比較,這一區域具有最重要的三大特點:其一是近現代城市結構與元素的完整性。由電影院、商業中心、民居、騎樓、碼頭、租界、飲食等元素組成,城西是微縮的舊廣州。其二是中西風情濃郁,最大限度地呈現出廣州作為口岸城市特質。第三是廣州商業文化營造的風雅生活方式的總體呈現,所謂“十裏樓臺千頃月,幾曾歌舞讓姑蘇”。
  事實上,與天河新城一直高升的房地産價格相比較,城西也一直與之持平。
  今天,多數廣州人在觀念上都不會否認在10年間從大片大片的菜地和農田中崛起的“新城”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但是,老廣州人並不嚮往居於“新城”。在這裏,中國人的重土安遷的傳統是影響深遠的,而真正的原因並不建立在城市的區域分佈中,也不僅僅表現為一種戀舊心理。
  最主要的問題是,大部分的廣州人並不認為新城擁有“廣州味道”。這裏沒有睦鄰熙熙,而是見面不相識;沒有榕陰的陰影歷歷,沒有蜿蜒着的古老的青石板路,沒有安詳的、熟識的、信賴的氣息——廣州人不會在迷宮一般的老街巷迷路,但會在寬敞的新城區中“找不着北”。對於老居民而言,新城居住條件優越、觀念新潮等遠遠比不上環境熟識、人際關係的重要。深入地探究城西情結,實際上它體現了廣州人根深蒂固的傢園意識以及廣州人對傳統生活方式的傳承。
  在此,老居民們堅守的不僅是粵式美食、雜錯的院落和空氣中無所不在的閑適,而是堅守着廣州城市的生命的過程和歷史沉澱。地理區域的改變可以在瞬間完成,但生活氛圍的認同卻是歷史性的。
  歷史上的廣州曾經以居住區域劃分人群的等次。“有錢無權住西關”、“有錢有權住東山”、“無權無勢住河南”,最後落實到“西關小姐、東山少爺、河南地痞”這樣一句俚語中。徹底打破西關是商業區、東山是政治圍墻、河南是平民院落的格局始於上世紀80年代的城市大改造中。但是真正使一江之隔的“河南地”成為傢園樂土,還是在近十年的房地産建設中。
  廣州人對河南的隔膜不亞於對另一個城市的隔膜。工業區、城鄉結合的郊區、花産區、農田——這種對河南的認識隨着一批明星樓盤的紮根而得到了徹底的改觀。中海名都、保利紅棉、光大花園——各自以個性標識改造着河南地,改變着“河南賺錢河北花”的成見,改寫着“寧要河北一張床,不要河南一間房”的歷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東教育出版社
代序(1)代序(2)“一口通商”成就的廣州(1)“一口通商”成就的廣州(2)
“一口通商”成就的廣州(3)中國第一展(1)中國第一展(2)中國第一展(3)
起飛會展:廣州的國際化姿態(1)起飛會展:廣州的國際化姿態(2)起飛會展:廣州的國際化姿態(3)“嘆報紙”:報紙改變了我們(1)
“嘆報紙”:報紙改變了我們(2)讀《羊城晚報》是一種生活方式(1)讀《羊城晚報》是一種生活方式(2)生活滲透着信息
誰左右了我們的消費觀南風這樣吹(1)南風這樣吹(2)沒有硝煙的戰爭(1)
沒有硝煙的戰爭(2)沒有硝煙的戰爭(3)沒有硝煙的戰爭(4)騎樓:廣州符號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