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正解 》
第32節:第三節 從禮以成事(3)
劉德江 Liu Dejiang
對於宰我孔子已經很嚴厲地批評了他,我們不再多置言辭。我們從這裏可以得到的啓示是,作為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如果懂得"禮",他一定會從心底覺得守三年的喪期是應該的,並且在這段時間食不甘寢難眠,因為他心裏一直記念着親人,為失去親人感到痛苦。正因為此,看一個人做事情是否是以"禮"行事,關鍵在於他是否出於內心的真誠。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篇第三》)這是魯人林放嚮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麽?孔子在這裏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禮"的根本在哪裏?根本就在於人心,人心的根本又在於"仁"。孔子雖然在這裏沒有直接回答林放的問題,但他已經間接做了回答。這就是任何內容都要靠形式來表現,禮節儀式衹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即是我們所說的"行禮源於心"。但這種源於心的"禮",不能衹停留在表面禮儀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並且落實到實際層面。
對於這一點,《感應篇廣疏》中的一個故事可以為我們作最好的詮釋。故事說福建的林承美,幼年就死了父親,他的母親守節不嫁,撫養兒子。承美日夜哭泣,深感母恩難以報答。一位禪師很受感動,就勸告他說:"孝子思親,光是痛哭,親人並不會得到什麽好處,應當想一個報答的辦法。"於是告訴他,做好事,親人就會得益;做壞事,親人就會受害。想要報親恩,衹有戒殺放生,廣積陰德,才能使親人真正得益。承美一聽,醒悟過來,發誓戒殺放生,多做好事。
可以說林承美是善於盡孝的人,因為他從內心深處對親人有一種盡"禮"的誠意,並且還將這一"禮"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如果要盡自己的誠心,最好是使親人得到實際的好處,可以過上好的生活,這樣纔算是善於盡孝的人。一些人表面上好像知書達理,盡到了自己的孝心,可是親人並沒有得到任何實際的益處,這樣的人怎麽能稱得上是善於盡孝的人呢?如果說哭泣就是盡哀,就叫做孝,那麽即使淚如泉涌,像决堤的江河一樣,對於親人又有什麽利益呢?如果說披麻戴孝,就叫做孝,那麽即使積麻成山,坐到裏面去,對於親人又有什麽利益?披麻戴孝,痛哭流涕,是人由於悲痛,不能抑製纔表達出來的情感。要想使生我養我、任勞任怨的父母得到真實的利益,則要用另外一種更加實際的辦法,而不在於表面形式。
事半功倍源於禮
為人處事需要以"禮"來約束的原因在前面已經講過很多。在這裏我們再講一下知"禮"的好處,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以"禮"行事將事半功倍。有人嚮孔子問關於"禮"的知識,孔子便嚮那個人一邊指着自己的手掌一邊說:"我也不知道啊,對於知道它的人來說,治理天下,就像把天下放在手掌上一樣容易把握。"(《論語·八佾篇第三》)孔子的話說得可能有些誇張,但我們可以感覺到,如果懂得了"禮",做事情便能夠輕鬆應對。
定公問:"君使喚臣,臣奉事君,該如何呢?"孔子對道:"君能以禮使臣,臣自會盡忠奉君了。"(《論語·八佾篇第三》)公元前五百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司空,又由司空升司寇。這年夏天,魯定公和齊景公會於夾𠔌(今山東萊蕪南)。孔子以大司寇身份為定公相"禮"。會上,齊國劫持定公,以使魯國服從自己。孔子不畏強齊,以"禮"斥之,使齊景公不得不與魯盟。由此,孔子的政治才能得到定公賞識。這樣,孔子與定公經常接觸,有時定公就嚮孔子請教一些問題,上面的對話就是其中的一次。請教的問題是怎樣處理君臣關係,這是封建社會政治上的一個根本問題。孔子始終認為社會倫理是雙嚮的,處理好君臣關係,君臣雙方都有責任,首先是國君應該先以"禮"使臣,臣就會為君盡忠,這樣君臣矛盾就會解决。這要求雙方都要有自律精神。這樣處理雙方的關係,做起事來自然有效率。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 | 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 | 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 | 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 | 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 | 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 | 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 | 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 | 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 | 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 | 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 | 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