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紅色後代的蘇聯印記 》
兒童院的聯歡會
趙嘉麟 Zhao Jialin
葛萬青 Ge Moqing
就在蘇德雙方暗自忙着為戰事緊張籌備的時候,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卻是另一番光景。保育員和孩子們正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做最後的準備。
三、四名大班的學員在老師帶領下,早早出門,坐上了爬犁,去往兒童院附近的森林。他們精心挑選了一棵一人多高的小松樹作為“新年樹”,並掄起斧子,幾下將它砍倒。隨後,他們把樹放倒在爬犁上,趕着馬兒回到兒童院。
大傢七手八腳地將“新年樹”卸下後,把它擡到將舉行新年晚會的大禮堂。
禮堂裏正在進行晚會的最後一次彩排,輪到蔡轉和保加利亞學員恰夫達爾表演鋼琴四手聯彈。這時,大門洞開,翠緑色的松樹樹冠搖搖晃晃伸了進來。“烏拉——烏拉!”一看到“新年樹”來了,排練的孩子們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彩排隨即中止。
打扮“新年樹”是所有孩子都樂意做的事情。他們在保育員的幫助下,先做了一個十字木架,把松樹立起來釘在上面。然後就是往小樹的枝丫上挂各種裝飾物。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意見不同。
男孩們說:“多挂點小燈泡、玻璃球吧!”
女孩們不同意了:“要多挂點小花籃和動物玩具纔好看!”
剛纔還是翠緑的小松樹,轉眼間變得五光十色了。
孩子們將打扮好的“新年樹”圍在中間,一邊拍着手,一邊唱起了俄羅斯童謠:
“小松樹長在森林裏,她長在森林裏。不管寒鼕或盛夏,她翠緑又挺拔……”
夜幕降臨了。新年晚會在大傢期盼中正式開始。中國學員中,除了趙令超因患感冒住院而無法出席外,其他的孩子都參加了。保育員和學員們一起表演了自己編排的節目,他們還收到從各地發來的賀電、賀信。
會場氣氛逐漸達到高潮。這時,在頭戴花冠帽、身穿長裙的“雪姑娘”陪伴下,戴着紅帽、裹着淺藍色皮毛滾邊大衣的“嚴寒老人”,步履蹣跚地走到臺上。留着一大把白鬍子的他,左手拄着權杖,右手提着大紅口袋。
“‘嚴寒老人’——‘嚴寒老人’!”孩子們歡呼着。在衆人期待下,“嚴寒老人”笑眯眯地從自己背着的大口袋中,源源不斷地掏出五花八門的禮物,有水果、糖、各種餅幹,大把大把拋嚮坐在臺下的人群。
大傢歡呼雀躍接着從空中拋來的禮物。但臺下也有人悶悶不樂——那就是賀子珍。熱鬧的場面讓她想起在莫斯科因病夭折的兒子。“他要是能活下來,現在肯定也和這些孩子們一樣活潑可愛,那該多好啊!唉,都怨我當時太粗心,沒照料好他,我可憐的兒啊……”
賀子珍偷偷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水。接着,她又想到了遠在延安的女兒嬌嬌。“
現在,嬌嬌是我惟一的親人了,也不知道她怎麽樣了。她要是能來這裏該多好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劉少奇揮別子女(1) | 劉少奇揮別子女(2)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1)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2)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1)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2) | 迪化巧遇小夥伴(1) | 迪化巧遇小夥伴(2) | 任弼時“賠不是” | 賀子珍的遭遇(1) | 賀子珍的遭遇(2) | 毛氏兄弟(1) | 毛氏兄弟(2) | “沉睡”的列寧(1) | “沉睡”的列寧(2)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1)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2)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1)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2) | 天堂般的生活(1) | 天堂般的生活(2) | 難學的俄語 | 毛岸英的疑惑 | 鄧穎超“打前站”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