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我親歷的巴金往事   》 1983年3月(1)      吳泰昌 Wu Taichang

  1983年3月14日下午2時半,我又飛抵上海。坐民航班車到延安西路,《解放日報》吳芝麟、《文匯月刊》蕭關鴻來接我,市作協蕭岱已安排好我住錦江飯店西樓。
  芝麟、關鴻是多年的朋友,他們問我上個月剛來,今天又匆匆忙忙趕來,有什麽急事?
  這次來得確實有點突然。13日下午,中國作協黨組副書記、書記處常務書記朱子奇同志叫我到他的辦公室去。他說,黨組决定派你明天上午去上海巴老處,兩件事,一、法國要授予巴老法蘭西共和國榮譽軍團勳章,要徵求巴老的意見。他將一封已寫好給巴老的信交給我,他說巴老的意見你馬上電話告訴我。二、作協即將召開全國優秀短篇小說、中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頒奬大會,希望巴老在會上有個書面講話,你去動員一下,協助一下。並叮囑快去快回,隨時同他聯繫。
  稍事安定,我就急忙趕到華東醫院311室巴老病房。我走進病房時,他正坐在椅子上。李小林、李國亦在。他們已知道我要來。稍事寒暄,我即把子奇同志的信交給巴老,小林念給他聽。小林說,法國公使銜參贊馬騰先生3月2日來看過巴老,提出法國總統密特朗5月份初訪華時想來滬看巴老,9、10月想安排巴老訪法。巴老說,本來可以不接受這個奬,但去年接受了意大利但丁文學奬,不接受法國的不好,我在法國學習了幾年,有六七本書他們翻譯出版了。巴老同意我將他的態度和有些情況電話回答子奇同志。
  關於在發奬會上講話的事,巴老想了想說,應該講幾句,但我現在身體這個樣子難以寫稿。小林和我曾建議他用錄音講幾句,在會上放。巴老搖頭笑着說:我正在拔牙,話都說不清,怎麽叫人聽。最後他同意寫個書面發言。他望着我,說,辛苦你一下,我講幾層意思,你幫我先起草一份,我再看,再定。根據我當場的記載,他談了四點意思:一、評奬工作不易;二、遺珠之憾肯定有;三、說明幾年來文學取得的成績;四、希望在精益求精上再下工夫。
  15日9時我在住處,與子奇同志通電話,匯報了巴老對法國授奬的態度,並告知巴老同意在發奬會上作書面講話。上午開始寫講話稿,當時我剛為《解放日報》寫了一篇談中篇小說創作新收穫的文章,2月來看巴老時,又聽他談了許多對評奬和中篇小說的看法和意見,所以寫起來比較順手。
  3月16日下午4時3刻又去醫院看巴老,將講話稿草稿交巴老。巴老囑小林明天上午幫他仔細看看,他再看,改定。
  3月17日上午9時,小林將巴老改定的講話稿交給我,當即航空寄回。下午4時又去醫院,巴老精神特別好,可能是因為他剛理了發。巴老好友顧正均的兒子顧小銓也在,他為巴老和我們拍了好些照片。6時嚮巴老告辭,巴老問我走前是否還來,他說有話同我說。3月19日,上午與唐達成通電話,達成說巴老講話稿已收到,馮牧說巴老說得好。
  3月22日,下午4時去華東醫院嚮巴老辭行。黃裳、小林已在。祝鴻生母親、弟弟在,見鴻生母親手臂上有黑布,估計有什麽不幸的事發生,室內氣氛低沉,巴老不說話。我即告辭,他微微激動地對我說,我的有些話叫小林告訴你。晚6時,黃裳在南京西路靜安區飲食培訓班二樓請客,有小林、國、李濟生。7點1刻我們出來,黃裳先走了,在馬路上小林叫我拿出筆記本,她說,爸爸有兩條意見請你記下,回去轉告光年同志,濟生、國父女在幾米外說話,小林拿了一張紙,一邊念我一邊記,她又看了我的記錄,並叮囑衹嚮光年同志轉告。晚上回賓館,我又工整地抄了一遍:“① 我已經八十了,想退出文藝舞臺,當然我不會放下手中的筆。請考慮我是否不要再任作協主席了。② 希望作協黨組抓一抓文學資料館的工作。可以先把資料收集起來,若手稿書信收集有睏難,可以先收集一些書報期刊,搭個架子。”
  我22日下午1時半飛回北京。光年約我晚飯前去他傢。我照本嚮他轉告了巴老的兩點意見,我一邊念他也一邊記。光年說,巴老既然托你轉告我,你已照他的意思辦了。
  3月25日中國作協在京舉行“全國優秀新詩、報告文學、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獲奬作品授奬大會”,巴金發表了題為《文學創作的道路永無止境》的書面講話,全文載《人民日報》。巴老對中青年作傢寄予很大希望,並指出“文學創作的道路是漫長崎嶇,永無止境的”,還得“認真學習,汲取營養”,“拿出更多、更好、更深刻的作品貢獻給人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文匯出版社
初看巴金四次文代會期間(1)四次文代會期間(2)四次文代會期間(3)
懷念老捨(1)懷念老捨(2)懷念老捨(3)在寓所驚悉茅盾逝世
“我一生的責任編輯”(1)“我一生的責任編輯”(2)“我一生的責任編輯”(3)冰心:巴金這個人……(1)
冰心:巴金這個人……(2)冰心:巴金這個人……(3)冰心:巴金這個人……(4)與瀋從文最後晤面(1)
與瀋從文最後晤面(2)與瀋從文最後晤面(3)巴金與《文藝報》(1)巴金與《文藝報》(2)
巴金與《文藝報》(3)巴金與《文藝報》(4)巴金與《文藝報》(5)《收穫》在京座談會(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