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反說西方取經 》
喜劇·鬧劇·悲劇·哭劇
柏楊 Bai Yang
臺北《新生報》刊出一則合衆國際社漢城消息,曰:“韓國廣播界人士今天說,為了配合政府所訂禁止鬧劇的政策,韓國電視在不久將看不到喜劇。這些人士說,韓國三傢電視臺將於(一九七七年)十月底及十一月初開始,停止播映喜劇,以期杜絶低級的滑稽劇及鬧劇節目,這種節目曾招致觀衆的嚴厲指責。”
柏楊先生沒有看到合衆國際社的原文,所以弄不清有沒有翻譯錯誤,蓋“喜劇”和“鬧劇”不同,韓國政府殺的似乎是鬧劇,卻忽然連喜劇也一並處斬,很顯然的是把“喜劇”跟“鬧劇”混在一起,而且簡直當成一碼子事。張三豐先生偷錢,不但打了張三豐先生的屁股,連張四豐先生的屁股也挨一頓,未免過度新鮮。
一個國傢禁止演出喜劇,可稱之為一九七七年世界上最大怪事,喜劇竟然會被認定為沒有教育性,那麽,一定是悲劇纔有教育性啦,這真是三歲娃兒亂塗鴉──不像大人的話。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別之一是,東方文明悲劇的成分多,而西方文明喜劇的成分多,所以西方影片中很少啼啼哭哭的場面。東方──包括大日本帝國在內,卻啼啼哭哭得天翻地覆。西洋悲劇靠劇情,東洋悲劇靠眼淚。無以名之,衹好名之曰“哭劇”,以別於高級格調的悲劇。吾友尼祿先生,在羅馬帝國當皇帝時,曾有一個眼淚瓶,專裝他閣下悲從中來的眼淚。我老人傢曾約略估計一下,臺灣三傢電視公司熒光幕上,那些男男女女的眼淚,如果也儲蓄起來,恐怕每個月都能流滿兩缸。
事實上,喜劇比悲劇難寫而且難演,悲劇比哭劇更難寫而且更難演。哭劇衹要有眼淚就行啦,喜劇卻必須有結實的劇情,這劇情還必須含有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現實反應。麻煩就發生這裏,觀衆雖然欣賞,官老爺恐怕承受不住。不久前,臺灣電視公司播出周末影片《爸爸兵團》,是一個純英國型的喜劇。美國型的喜劇是火爆的,英國型的喜劇則是溫溫的焉,給人的是細細的品味,和會心的微笑,但它不能離開對世俗的嘲弄。爸爸兵團是一群愛國心熾熱的老糊塗,組織成的鄉村自衛隊,銀行經理自封為隊長,走馬上任,先封一個老頭當他的助手,官拜“殺爾筋”──士官是也,另一個肉店老闆則要求當一名傳令兵,銀行經理曰:“你太老啦。”肉店老闆立刻從腰裏掏出一包香腸;剛被封的殺爾筋張口反對,肉店老闆就立刻又掏出一包香腸,於是二人馬上同聲認定他並不算太老。另一段,漢姦(英國似乎不産漢姦,大概是英姦吧)把繩子砍斷,爸爸兵團拼命拉住,可是將軍駕臨,不由分說,大聲喝令他們敬禮,他們衹好立正舉手,繩子一脫,將軍和斷橋蕩蕩乎順流而下。再一段,德軍劫持教堂人質,爸爸兵團的老弱殘兵擠在墻角,嘰嘰喳喳束手無策,一會一個傢夥跑來,正色曰:“我是邊防軍軍官,這事必須慎重處理,我已通知消防隊。”接着又一個傢夥跑來,正色曰:“我是正規軍軍官,這事必須慎重處理,我已通知警察局。”接着又一個傢夥跑來,正色曰:“我是警察局警官,這事必須慎重處理,我已通知消防隊。”接着又一個傢夥跑來,正色曰:“我是消防隊隊長,這事必須慎重處理,我已通知邊防軍。”
──幽默是喜劇的主要元素,上面所述的幾段,表達得並不尖銳,但如果這電視劇是中國人寫、中國人演,恐怕要緑島一遊。韓國所以不能容忍喜劇,是不是原因也是如此,我們就木在羊啦。
“鬧劇”和“喜劇”壓根是兩回事,鬧劇的主要目的是讓觀衆大笑特笑。好的鬧劇必須具備高度的想像力,而且必須沒有眼淚。這就有心跟我們的劇作傢和製作人,及導演過不去,蓋我們對這些正是缺貨。若幹年前,電視上有美國鬧劇《太空仙女戀》影集,從頭鬧到尾,鬧得觀衆人仰馬翻。故事是一位航天員在海灘上撿到了一個《天方夜譚》那種瓶子,拔開了瓶蓋之後,跳出來的不是一個彪形大漢,而是一位千嬌百媚。比這更早的有一個影集曰《神仙家庭》,漂亮的妻子嘴唇一動,就天下大變(誰要是認識這種美女,千萬拜托,別自己霸占,介紹給我老人傢當柏楊夫人,也算一大義舉,我就不必辛辛苦苦往格子裏寫字,衹要賢夫人嘴唇一動,銀子就咂到頭上,就是把頭咂個窟窿我也幹)。
──鬧劇的定義,應是不合理的喜劇,但它必須合乎自己劇情的邏輯。鬧劇鬧到航天員身上,必然地牽涉到高級軍官,如中校焉、上校焉、將軍焉,一個個被稀奇古怪的現象,搞得醜態畢露。在一個神經衰弱的社會,疑心重重,其不君怒臣怨者,未之有也。
喜劇、鬧劇有高級的格調,才能發揮它的功能,而這高級的格調卻非常難以保持,僅外在的睏難就無法剋服。吾友莫裏哀先生的喜劇,不僅在他的祖國法蘭西,即在全世界,也坐第一把金交椅,原因之一是法國國王和貴族能容忍他,當他們看到舞臺上年邁的爵爺偷俏婢女,偏偏偷不上手時,他們沒有惱羞成怒,喝令“錦衣衛,拿下!”反而認為妙不可言,哄堂大笑。
內在的睏難是作者的本身,寫哭劇易如反掌,衹要規定演員哭出多少眼淚,就落成大吉。而喜劇鬧劇卻不行,一旦不能保持高級的格調,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由研究院而大學堂,由大學堂而中學堂,由中學堂而小學堂,由小學堂而幼兒園大班,由幼兒園大班而幼兒園小班,終於不可收拾。洋大人的影片中,最典型的一位是裘利路易先生,這位在每部影片中以呆瓜出現的大明星,實質上也確實是一個呆瓜,他的才華和能力,也衹允許他演出他這一類的鬧劇,觀衆衹覺得索然無味,不覺得怦然心動。
柏楊先生想,韓國政府再差勁也不會差勁到不能接受高格調的喜劇、鬧劇,衹是不能接受低級的喜劇、鬧劇罷啦。低級的喜劇、鬧劇,比低級的悲劇──哭劇(像目前那些兩缸眼淚型的連續劇),觀衆更需要堅強的抵抗力。在監牢裏,柏楊先生被迫看了一部國産片,片名已經忘記(縱是不忘記,我也不說)。劇情是三個窮演員租了一棟房子,努力追求房東的女兒。三位姓名響叮當的大牌明星,在銀幕大叫大跳,裝腔作勢,擠眉弄眼,做了許多自以為觀衆一定會猛笑的嘴臉和對白,結果觀衆呆若木雞。還沒有演完,我就揚言要自殺,被朋友連嚇帶哄,總算沒有抹脖子。
喜劇有高度的教育性,鬧劇有高度的娛樂性,悲劇有高度的淨化作用,哭劇則是高度的嘔吐劑。所有的問題不在劇的性質,而在劇的情節,也就是劇作傢以及製作人、導演們諸位老爺的靈性和技巧,以及藝術素養。一旦墮入下流和傖俗,無論啥劇,都能教人越看越痛不欲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嶽文藝出版社 |
|
|
搶先閱讀 | 英文萬歲 | 西崽 | 洋奴之治 | 洋奴之味 | 洋人宮廷 | 偉大的政府 | 沉船與印象 | 霸王硬上弓 | 嘴臉可觀 | 一對活寶 | 人分四等 | 西崽型 | 紀錄已經改過 | 軟骨動物 | 名件和奴性 | 西崽情意結 | 畸形人 | 驕其妻妾 | 希特拉 | 是當鋪 | 平均分配 | 立下軍令狀 | 南下雜感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