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步骤建设城市医院的建议
“衣食住行”——这是中国老百姓所概括的,关乎生活需求的最基本的四个方面。所谓国家对民众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同时还有其他。普遍的规律是——然后诉求其他。倘衣难遮体,食难饱腹,遑论其他。
改革开放二十年,尤其近十年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情况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改善、提高。总而言之,无论城市人口或农村人口,穿衣问题早已不是问题,吃饱肚子也早已不是问题。
相比之下,另一个问题显得极为突出了,便是看病难的问题。没有人不会生病,生了病就要去医院。而在医院能得到怎样的诊治,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所以,穿衣服的那个“衣”字,实应改为医院的“医”字。“医食住行”,医院的“医”字摆在第一位。以这么一种重点突出的理念来关怀老百姓的生活,也实应成为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国家的、政府的治国兴邦的理念之一。
关于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各方人士已从多方面呼吁很多——比如医生敬业问题、禁止收受“红包”问题、医疗保险问题、防止重大突发性疫病蔓延问题……
但有一个问题,却一直改善不利。那就是——对于我们这个十三四亿人口的国家,平均多少人口应该拥有一所医院?应该拥有什么规模、软硬件达到什么服务水平的医院?
而现在的状况是,即使在北京,不少医院的情形却特别不像医院,特别像超市,而且,特别像大甩卖日子里的超市。某些医院比肩接踵之现象,每令人望而生畏。
什么原因?无他,还是医院太少啊!
在许多城市,我们翻盖了某些医院,我们维修了某些医院,扩建了某些医院,但新建的医院,尤其是新建的面向平民百姓的医院,却少而又少。在许多城市,人口已翻了几翻,由一百万而二百万而三四百万,可它所拥有的医院呢,也许还是从前的几所。
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速度,有诸项世界公认的指标。我想,毫无疑问的——在一个国家里,究竟多少人口才能平均拥有一所面向平民百姓的医院,肯定也是世界公认的指标之一。
所以,我建议:
一、恭请卫生部召集有关专家,就中国特色、中国现状进行研讨,制定出一套中国未来若干年内城市医院建设的大方向。亦即由现在的多少万人拥有一所医院,发展到将来怎样的一种合乎人文要求的比例。
二、此大方向或曰方针一经确定,应确定为一座城市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的硬性评定指标之一。也就是说,一座城市即使有很大的广场,很宽的马路,不少的星级酒店,但医院里却一直人满为患的话,那么它还够不上是一座文明的城市。
三、新建的医院,必须是面向普通百姓的,也就是说大多数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的那一种。很贵族化的那一种,比如挂一次号几百元甚至据说一千元的那一种,不能算数。
四、五十万人口的小城市、一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或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在未来若干年内,都必须努力实现平均人口与医院的合乎人文理念的比例。
五、一座城市在其人口尤其老百姓密集的区域,必须考虑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即使暂时没有经济能力新盖医院,那也要长期保留地面。那种为了眼前经济利益,不顾百姓长远利益,将本该给老百姓盖医院的地面,迫不及待地占用了盖别的旨在快速牟利的建筑物的做法,是不对的,是最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各市及人大、政协,都有权进行监督和劝阻。
六、本建议不是一个要求快速实现的提案,但我认为,在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此建议应得到重视。“以人为本”当首先理解为以老百姓为本。因为他们是这样的一种大多数——倘国家不为他们考虑得周到些,他们缺乏经济的实力掌控自己明天的总体命运。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医院之所以人满为患,乃是由于老百姓迷信大医院。有这种原因,但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医院少。而且,以上观点,暗示着一种不平等的意识,仿佛老百姓天生就是不该到大医院去看病的群体。这种意识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社区多建诊所,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便迎刃而解。这不失为好的措施,但又必须承认——诊所就是诊所,与医院就是有区别。
我希望未来的十年内,首先是政府要求小城市将医院比例问题,纳入城市总体建设方案考虑,然后推广向中等城市,再然后在大都市实行。由小到大有一个好处,小城市的老百姓看病不再是难事了,可间接缓解大都市人满为患的现象。
我希望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中国,无论谁到医院看病,都不必起早去排队挂号了;都不必非托人找到一种院方关系才踏实了;而国人看病的感觉,不再如挤入超市去抢购甩卖商品。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医院与人口的比例,肯定意味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程度。而这一项极具公益性的事情,不依赖国家理念去推动,是难以做好的。
2005年1月26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