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數字時代的傳媒夢想:連綫   》 第32節:成功(5)      加裏·沃爾夫 Gary Wolf

  “你知道我們見面的目的,”紐豪斯終於說道。“我們想投資你的雜志。”
  “我們大老遠的過來,”簡回答。“我們到紐約來,就是為了最終的談判。”
  “我知道你們開了一個價格,”紐豪斯說。他們給約翰·維羅尼斯發的傳真上寫着最高報價,也就是公司的最大估值。
  “我們接受,”紐豪斯說。
  路易斯看着簡,簡看着紐豪斯。現在說謝謝似乎太早了。
  “你明白那些條款?”簡打破了短暫的沉默。
  “我明白,我們接受。”紐豪斯說。
  回到舊金山,路易斯召開了一個員工大會。他在會上宣佈,“這本雜志的融資工作到此結束。” 1994年1月,貢德·納斯特的錢到賬。於是,丹勃利那邊的欠款還清了,路易斯準備對潛在訂戶發起第一次大規模郵發。
  沒多久,辦公室就淹沒在各種信件的汪洋大海中,有讀者反饋的明信片,有作者的質詢,還有成千上萬擁躉的來信。幾乎所有愛好者都是男性。邁剋爾·奧維茨(Michael Ovitz)當時正處於他在好萊塢歲月的權力頂峰,他每個月要訂30本《連綫》;剋林頓總統的新聞官員嚮記者們展示《連綫》,想說明他們對最新事物並不陌生;尼葛羅龐帝在他的媒體實驗室到處散發《連綫》;銀行傢們把《連綫》雜志放在公司前臺上,恐嚇來訪者;全美國的計算機程序員、軟件經理,以及工程專業的學生,都不願把自己的《連綫》藉給別人,以免雜志有去無回。
  那年春天,艾米接到美國雜志編輯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一名代表的電話。該協會下一屆年度頒奬宴會將在Waldorf-Astoria酒店召開,他們邀請《連綫》預訂一張桌子。簡和路易斯覺得這種邀請無關緊要,就沒去管它,但接二連三的電話終於說服了他們。雜志創刊以來,他們終於有點時間休息了。他們開着從肯尼迪機場租來的豪華轎車,在紐約Helmsley酒店住下。在第二天的宴會上,他們獲得了綜合評定環節的國傢雜志大奬。
  頒奬儀式上的聽衆都很有身份,這說明他們來對了。這些人包括美國頂尖的編輯和出版人。最初來美國,路易斯沒能贏得進入這個圈子的通行證,他朝另一個方向跑去,通過最短的奔跑路徑,他奪得最高榮譽。路易斯發表了一個非常簡短的演講以示感謝。令簡驚訝的是,他的講話沒有攻擊任何人。
  宴會之後,有人過來表示祝賀,路易斯認出他是賈恩·維訥(Jann Wenner)。這人曾經從搖滾樂中看到一個幾乎和所有事物都有關聯的文化轉型,他仍是《滾石》的主編,30年來一直是這本雜志的獨立出版人。其實,他本應發揮更大的文化影響力。當然,在舊金山他仍是一個傳奇人物,因為當地沒有人有過類似成功。維訥走得更近,他該表達什麽態度呢?是恭維,是諷刺,甚至是遺憾?他說:“哎,我來了,在事情進入白熱狀態的時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鐵道出版社
第1節:推薦語第2節:譯序第3節:引言第4節:目錄(1)
第5節:目錄(2)第6節:從零開始(1)第7節:從零開始(2)第8節:從零開始(3)
第9節:信念如同福祉(1)第10節:信念如同福祉(2)第11節:信念如同福祉(3)第12節:朝聖(1)
第13節:朝聖(2)第14節:朝聖(3)第15節:朝聖(4)第16節:朝聖(5)
第17節:反饋(1)第18節:反饋(2)第19節:反饋(3)第20節:反饋(4)
第21節:反饋(5)第22節:着迷(1)第23節:着迷(2)第24節:着迷(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