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煮酒说水浒 》
第32节:随笔杂说(3)
沈家仁 Shen Guren
"哭庙案"是怎么回事呢?辛丑年(1661年)二月,金圣叹等人借哀悼顺治皇帝为名组织苏州生员去哭临场所控告吴县知县任维初搜刮民财,贪赃枉法的罪行,并揭露指使县官贪污的巡抚朱国治,朱国治恼羞成怒,逮捕了请愿的秀才五人。金圣叹是组织者之一,又是哭庙文的起草者。事前由他参与策划,当场有他鸣钟击鼓,鼓动群众。最后,朝廷以"聚众倡乱"为由,将金圣叹等八人刑斩,家产籍没,妻子充军,其余十人也处斩刑,平息了这场震惊全国的"哭庙案"。"哭庙案"的性质,我同意郭松义的说法:"它表面上还是为了揭发县令任维初的贪赃行为,但实质上,斗争的锋芒是针对清统治者,是对于清朝政府严行催征粮的一种反抗。""哭庙案"发生于清顺治十八年,那是清人入主中原掌握统治的初期,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拥有强大力量的南明王朝的遗民在做最后的反抗。顺治十六年发生了响应郑成功进军南京的"通海案",顺治十八年又发生了"哭庙案",这都是南明王朝遗民的义举,说明清廷的统治并不稳定。为了巩固其统治,清廷常以血腥镇压为手段。在这种形势下,金圣叹还敢于带头聚众抗暴,怎么能说他是"反动文人"呢?
93宋江与岳飞
《水浒》里的宋江,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关于他,《宋史》所载寥寥无几,只知"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教必过人"(《侯蒙传》),结果张叔夜在海州举火烧毁宋江战船,使之无斗志,最后"擒其副贼,江乃降"(《张叔夜传》)。《水浒》里的宋江,是经过宋元两代民间传说、艺人加工及文人创作,最后而形成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型是谁,很少有人探究。在《水浒》里宋江这个艺术形象写得如此丰满,如此复杂,仅凭作者凭空想象是很难完成的,故此有人提出,宋江有点像岳飞,岳飞的故事不少都移植到宋江身上了,仔细读一下有关岳飞的书籍,再对照一下宋江,结果完全明了。比如《水浒》中宋江征辽、平寇为国立了大功,尔后,被奸贼用鸩酒害死,宋徽宗梦游蓼儿洼后,给他昭雪,立庙封侯。这点与岳飞的经历极其相似,岳飞也是在大破金兀术、为国立功后,被秦桧在大理寺狱中用毒酒鸩杀,宋孝宗即位后,也给其平反,立庙封侯。
《水浒》里的宋江被招安后,就去征辽,平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农民起义军,与岳飞追剿过张用、曹成,平定过江西的虔寇及湖南的杨么,抗击过金人也很相似。《水浒》里称宋江为"退虏平寇征西正先锋",这又正是岳飞的头衔。
《水浒》说宋江仗义疏财,极其大方,所以天下归心。这又与岳飞的招贤纳士及其相同。岳飞当时每打一胜仗,朝廷即送来几万赏银。宋高宗还拨了湖北一带许多赋税给他做军饷,岳飞就用这些钱赈济百姓,颇得民心。在武昌时连远在太行山的梁兴,山东的李宝都赶来投靠,可见其真是闻名天下。
《水浒》里宋江临死前怕李逵造反坏了忠义,把李逵也骗来喝了毒酒身亡。而"岳飞传"中岳飞怕岳云、张宪不听圣旨,而亲手绑缚他们接旨,又何其相似。
以上数例,虽不敢说宋江的原型就是岳飞,但是至少可说,作者们在创作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时,借用了岳飞的不少事实,这一点大概无疑问吧!不然的话,这些相似之处又作何解释呢?
94《水浒》与《红楼梦》
《水浒》和《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两部名著。前者写农民起义,后者写爱情故事;前者取材于历史传说,后者取材于作者经历;前者反映的是宋代,后者写的是清代;前者作者是元末明初人,后者是清朝人,两者好像无共同之点,然而仔细看看,这两部名著又有点惊人相似之处。
这两本书都各有两个作者,《水浒》是施耐庵、罗贯中,《红楼梦》是曹雪芹、高鹗。一般认为,施、曹是原作者或主要作者,罗、高是续作者或润色者。有趣的是,大家都公认续作远不及正文,甚至斥之为狗尾续貂。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两本书的作者产生了怀疑,认为历史上无施耐庵其人,他可能是一托名;无独有偶,也有人认为《红楼梦》作者也不是曹雪芹,而是石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汉 |
|
|
第1节:专家推荐 | 第2节:开卷解谜(1) | 第3节:开卷解谜(2) | 第4节:开卷解谜(3) | 第5节:开卷解谜(4) | 第6节:开卷解谜(5) | 第7节:开卷解谜(6) | 第8节:开卷解谜(7) | 第9节:开卷解谜(8) | 第10节:开卷解谜(9) | 第11节:百家争鸣(1) | 第12节:百家争鸣(2) | 第13节:百家争鸣(3) | 第14节:百家争鸣(4) | 第15节:煮酒说人(1) | 第16节:煮酒说人(2) | 第17节:煮酒说人(3) | 第18节:煮酒说人(4) | 第19节:煮酒说人(5) | 第20节:煮酒说人(6) | 第21节:煮酒说人(7) | 第22节:煮酒说人(8) | 第23节:品酒赏艺(1) | 第24节:品酒赏艺(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