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山長水闊知何處   》 第32節:人生如夢(3)      宋浩浩 Song Haohao

  何正臣火上澆油,接着舒亶的話,繼續蠱惑神宗皇帝,說陛下您實在有所不知,蘇軾嚮來妄自尊大,素以名噪天下為能耐,私下裏得意得很呢,但是他謝表裏怎麽寫的,他說自己"文學淺陋,獨無寸長",這話真是自以為是極了。還有,徐州水災,他蘇軾是有點功勞的,受到了陛下您的嘉奬,這是許多人知道的,但他蘇東坡怎麽說,他說自己"才分所局,有過無功",這分明又是假謙虛嘛。最可恨的是,他蘇東坡辱駡陛下您近來培養的一些變法派的官員,說他們是無纔無德的"新進",愚弄朝廷,甚至挑唆陛下、誹謗您用人不賢,如此明目張膽者,放眼滿朝,衹有他蘇軾一人。
  神宗皇帝聽完這三個御史對蘇軾一致的彈劾,嘆息說這個蘇東坡,外放做了十年地方官,還是頑劣跌宕不改當初,在氣頭上沉默了許久,想想這個東坡文名天下,多少還有些長處,其在杭州徐州為政也有一些聲望,貶他到翰林院做個學士又有些大材小用,可放外做官他又與時政格格不入,要是棄之州縣,且難服衆,神宗躊躇不决,不忍處置。這個時候李定將那幾册詩集呈給了神宗皇帝,神宗隨手翻了翻,看了幾篇名為《初到杭州》、《吳中田婦》的詩文,這下觸怒了他。神宗皇帝到不在意那些譏嘲朝廷官員的話,他發怒是因為蘇軾把百姓描寫地簡直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費盡心思推行的新法真的是你蘇軾說的一無是處麽,你這個頑劣可惡的蘇軾,拿我朝廷的俸祿,不為新法分憂,不贊成我的變法也就罷了,我能寬容你,但現在卻造謠大寫反詩,寫了一首又一首,流毒遍處,貽害天下。神宗拍案而起,吩咐李定現在朝廷已開始變法了,西夏國又覬覦我大宋江山,朝廷的官員要以統一意志為先,不能出現熙寧初年那種混亂的局面了,嚮蘇軾這樣有搗亂傾嚮的人是不能再付以重任的,於是神宗皇帝欽命御史中丞李定督察蘇東坡的"案子"。
  有了皇帝的上諭,李定回到傢裏高興得合不攏嘴,蘇軾你這次可在劫難逃了。隨即下令讓太常侍士皇甫遵乘馬飛奔湖州,立即拘拿蘇軾。
  二
  蘇軾在湖州任上,還不知道朝廷裏發生了什麽。被李定派出去的那位侍士內秀外拙,長於世故。他拘捕蘇軾的命令自己是不能反抗的,但他心裏也想了想,自從太祖開國以來,好象還沒有殺士大夫的習慣,沒有以幾篇文字就將人拘捕的先例啊,現在蘇軾因為一道謝表就被逮,真是開國到現在所僅有的。自己做此幫兇,必遭後世唾駡,想來想去衹有先通知蘇軾讓他有個準備纔行。他讓兒子告訴了蘇軾的好友,也就是駙馬都尉王詵。此時秘書省正字王鞏也正在他傢,此人與蘇軾關係也甚好。王詵王鞏兩人聽到這個消息時極為震驚,蘇軾到湖州纔三個月,有何大罪至於千裏拘拿?十萬火急,王鞏馬上連夜起程,奔赴南京應天府,把這個消息告訴正在那做官的蘇轍,再由蘇轍抄小路到湖州通知哥哥。
  蘇轍聽到這個消息時驚恐萬分,不及細問,趕緊備馬,他要趕在皇甫遵前面到達湖州,而頗通人情的皇甫遵也故意放慢了趕路的速度,讓他們有時間通報蘇軾。蘇軾得知即將被捕的消息時,並不慌張,似乎他早已有所預料,隨即告病,將湖州的公務托付給通判打理。元豐二年的七月二十八日,皇甫遵和幾位隨行到達了湖州,幾個差官徑直入了州衙,皇甫遵一身官服,蹬着朝靴,立於庭上,一副威嚴的樣子。二位隨從則是白衣青巾,分立左右,手執芴板,人心洶洶,吉兇難測。一位隨從宣讀了御史中丞的詔書,蘇軾則立於庭下,準備讓他們的拘捕。皇甫遵對蘇軾說可以先與傢人道別,蘇軾回到府上,老少哭成了一片,妻子忍着悲傷為蘇軾收拾衣物。蘇軾的妻子雖然衹有三十二歲,但在得知丈夫將要被捕的消息後幾天就蒼老了很多,蘇軾的大兒子邁今年纔二十歲,次子九歲,小兒子纔七歲,還有乳母任氏,侍妾朝雲,這上下十幾口的大家庭,頓時少了頂梁柱,真如天塌地陷。蘇軾見他們痛苦流涕甚是傷心,到反而笑了,最後一頓晚飯時說了一則故事安慰他們。說在真宗時,皇帝要在林泉間訪求真正的大儒,有人推薦楊樸。楊樸此人無意仕途,但仍被強行護送到了京師,不得已地晉見皇帝。皇帝問楊樸說你非常善於寫詩也懂詩是麽,楊樸可不想做官,回答真宗說自己不會寫詩。真宗接着問楊樸,朋友給你送行時就沒人贈些詩給你?楊樸還是說沒有,不過妻子到是給自己寫了首詩的。真宗頗為好奇,讓他讀出來聽聽。楊樸不假思索,便把臨行前妻子的詩念了出來:"更休落魄貪酒杯,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裏去,這回斷送老頭皮。"潤芝聽罷破涕為笑,蘇軾說這則故事衹是不想讓妻子過於傷心。他坦蕩,因為他知道自己沒什麽大不了的罪行;他憂慮,到不是害怕京城的那幫擠眉弄眼的小人,而是擔心自己走後湖州的幼子弱妻怎麽辦。
  第二天,蘇東坡就被帶上了船,從太湖北上,押赴京城。官船駛入太湖後,皇甫遵告訴隨從,晚些時候在艫香亭這個地方歇息,太湖似乎也為蘇軾鳴不平,臨到傍晚,風濤大作,舟船搖擺,蘇東坡此時難以入睡,獨自走到船頭,望着茫茫煙波渺無邊際,明月冷寂地懸在空中,太湖的無限風光被濤浪吞沒了。蘇東坡還不知道將要被判什麽罪,而且也怕自己的案子會連累許多好朋友,他在搖晃的船頭突然産生了一個念頭,不如縱身越入茫茫湖心,一死了之,讓萬千波浪徹底吞沒這俗世的煩惱。可是想起弟弟子由、妻子潤之以及尚在幼年的兩個兒子,心就軟了,蘇東坡不是畏死,衹是他要牽挂的太多,而牽挂他的人更多,他不能再傷害他們,不能這麽獨自瀟灑而殘忍地離開。兩難抉擇中的蘇東坡衹能硬着頭皮回到船倉,心裏象船外的波濤一樣不能平靜,輾轉反側,等待天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引子第2節:水風空落眼前花(1)第3節:水風空落眼前花(2)第4節:水風空落眼前花(3)
第5節:水風空落眼前花(4)第6節:水風空落眼前花(5)第7節:水風空落眼前花(6)第8節:山長水闊知何處(1)
第9節:山長水闊知何處(2)第10節:山長水闊知何處(3)第11節:山長水闊知何處(4)第12節:山長水闊知何處(5)
第13節:山長水闊知何處(6)第14節:山長水闊知何處(7)第15節:亂紅飛過鞦韆去(1)第16節:亂紅飛過鞦韆去(2)
第17節:亂紅飛過鞦韆去(3)第18節:亂紅飛過鞦韆去(4)第19節:亂紅飛過鞦韆去(5)第20節:故 國 晚 (1)
第21節:故 國 晚 (2)第22節:故 國 晚 (3)第23節:故 國 晚 (4)第24節:故 國 晚 (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