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提升口才價值 讓言語更金貴:金口玉言   》 第32節:批評"點到為止"即可      成鋼 Cheng Gang

  批評"點到為止"即可
  如果我們在批評別人時不註意方法,狠狠地將對方批得體無完膚,那麽,對方很可能就會"明知道自己錯了,可就是不改正"。
  比如,某公司的一位員工經常遲到,上司如果當面對他講:"你到底還要遲到多少次?公司並不衹有你一個人,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你這種行為根本無視公司的規定,你該好好反省反省了!"
  與其這樣說,倒不如抓住對方的"良心"點到為止:"我想你肯定也知道遲到是不對的,如果你能堅持這樣正確的看法,相信很快你就能發現員工準時上班的樂趣。"這樣的說法,相信員工更願意接受。
  實際上,如果對方犯的不是原則性錯誤,或不是正在犯錯誤的現場,我們就沒必要"真槍實彈"地批評。我們或者不指名道姓,用溫和的語言,衹點明問題;或者是用某些事物對比、影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點"到為止,從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即可。
  俗話說,批評的話最好不超過三四句。會做工作的人,在對人批評教育時,總是三言兩語見好就收,不忘給對方留下一定的餘地;然而有些人就不是這樣,他們總是不肯善罷甘休,非要將對方批評得體無完膚不可,結果是過猶不及,往往將事情推到了反面。
  某學校的一位女大學生李某與校外的一名男青年發生了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這件事讓學校領導知道了。領導就抓住這點,將李某狠狠批評了一通。當然,李某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很誠懇地嚮領導認錯。這件事本該到此為止,但領導卻不肯善罷甘休,非要李某寫下書面保證,並公開在係裏認錯。書面保證可以寫,但公開認錯就有點勉為其難了。這種事本來就不怎麽光彩,如果讓係裏師生知道,一個姑娘傢以後還怎麽見人啊?李某難以接受領導的要求,衹好離校出走了。
  一般來說,批評要適可而止,沒有必要非置對方於死地。因為我們批評人的目的是為了救人,為了幫助人。一個人犯了錯誤,我們對這個錯誤的某一點提醒一下就行了,再翻來覆去地批評就沒有必要了。將過去的錯誤多次批評,總是糾纏不休,不僅於事無補,而且也顯得有些愚蠢。
  卡耐基建議我們不要亂批評他人,因為這是人立身處世的信條。雖然不值得我們去完全照搬,但也應引以為戒。然而,事情有時也並不那麽簡單,我們有時也不能不批評,比如父親批評兒子,主管批評下屬,甚至相當好的朋友有時也免不了批評幾句。所以,絶不批評人是不可能的,關鍵在於我們要怎樣去批評人。
  首先,批評者要有同情心。衹有這樣,你纔不會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且對他人犯錯誤的原因也會客觀進行分析。你要時時想着自己和他是站在一起的,而不是和他對立的,說話時先要對他人所犯錯誤表示理解和同情,使對方減少不安,然後再用溫和的態度指出他的錯誤。當然,說話要委婉和藹,不用過分刺激或讓人聽了刺耳的字眼。比如"你真糊塗,這件事完全搞錯了!"用這種語氣說話是沒人願意忍受的。
  其次,指正的話越少越好,能用一兩句使對方明白即可,然後將話題轉到其他地方。不要喋喋不休地嘮叨個不停,讓對方陷於窘境,産生反感。對方做一件事情,其中有錯誤的地方應該指出,但做得正確的地方也應加以肯定,這樣對方纔會因為你賞罰分明而心悅誠服。
  在戰國時期,齊景公的一匹心愛的馬突然死去,齊景公非常傷心,一定要殺掉馬夫以解心頭之恨。衆位大臣一起勸阻齊景公不可為一匹馬而濫動刑罰,而齊景公已鐵定了心,說什麽也不聽勸告。
  這時,國相晏嬰走了出來,衆臣都以為晏嬰也有勸誡齊景公的意思,誰也沒有料到,晏嬰卻明確地表態說:"這個可惡的馬夫,該殺!"
  齊景公十分高興,就把那個心含冤屈的馬夫喊來,聽晏嬰解釋他的罪過。
  晏嬰歷數馬夫的三大罪狀:"你不認真飼馬,讓馬突然死去,這是第一條死罪;你讓馬突然死去,卻又惹惱君主,使君主不得不處死你,這是第二條死罪。"
  聽晏嬰痛說馬夫的前兩條死罪,齊景公心中真是樂滋滋的。可晏嬰話鋒一轉,說出了馬夫的第三條罪狀:"你觸怒國君因一匹馬殺死你,使天下人知道我們的國君愛馬勝於愛人。因此天下人都會看不起我們的國傢,這更是死罪中的死罪,罪不可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萬卷出版公司
第1節:真誠:用語言打動人心的第一步第2節:用真誠換取真誠第3節:多為對方着想
第4節:寥寥數語動人心第5節:贊美≠拍馬屁第6節:贊美也要註意對策
第7節:間接贊美更顯誠意第8節:贊美之詞要有"閃光點"第9節:贊美之中無小事
第10節:用幽默增添魅力第11節: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第12節:如何幽默最得體
第13節:用幽默來化解僵局第14節:巧用幽默六法第15節:委婉含蓄勝過口若懸河
第16節:話說在明處,意藏在暗處第17節:正話也可反說第18節:用含蓄的方法表達愛意
第19節:言不在多,達意則靈第20節:一言即可得人心第21節:用鼓勵代替批評
第22節:鎖定對方的強烈欲望第23節:信任是最好的激勵第24節:婉拒:輕鬆說"不",輕鬆做人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