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精神历程   》 第32节:走向女权主义(5)      曹保印 Cao Baoyin

  正是这些经验使我进一步走向女权主义。我决定不仅要研究女权主义,还要拿一个妇女研究的学位。2001年,我获得了俄勒冈大学妇女研究学研究证书学位。这是一个类似副硕士学位的学位,是俄勒冈大学妇女研究系颁发的最高学位。
  2001年6月16号,我特地回到俄勒冈大学,参加妇女研究系的毕业典礼。在美国我得到了硕士、博士学位,但是我都没有参加毕业典礼。可是,我特地去了妇女研究这个学位的典礼。因为对我来说,这个典礼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那天妇女研究系共有20多位本科生,6位研究生取得学位。典礼上,系主任请每个人谈一谈你为什么选择妇女研究为专业。我坐在人群中,心潮起伏。我想到自己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40多年的生活,想到中国的女诗人伊蕾,那位以写《独身女人的卧室》而闻名的伊蕾。
  我跟伊蕾并不熟悉。我们只见过几面,连朋友都算不上。1990年的冬春,伊蕾不速来访。我当时并不知道她的人人皆知的故事。由于丈夫还没到家,伊蕾和我有了单独相处的一两个小时。伊蕾对我讲了她那时的丈夫——某作家——因与什么少女有关而犯罪的事。伊蕾一边说,一边哭。我问她为什么不离婚。伊蕾说,她不想离婚。“是多么难找到一个男人!”我听了后,默然。这就是我们这些男女平等思想中长大的女性的命运吗?伊蕾叹气,“沈睿,我三岁的时候就老了。” 伊蕾就这样离开了中国。
  1995年夏天,我回国去看孩子。伊蕾也正从俄国回来,正好来我家。当时的什么小报说她正在做生意。我问及她的生活,她说那些谣传都是胡说八道。她的确在努力赚钱,一个独身女人要养活自己啊。她开着玩笑。她问及我在美国做什么。我说我在学女权主义。不过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学下去,因为没有奖学金,可能就学不了了。伊蕾一把握住我的手说:“你一定要学下去!我赚钱给你去学习,沈睿你记住,你不是给你一个人学的。你是为我们所有人去学的。”伊蕾的手突然紧紧地抓着我的手,她抓得那么紧,我感到她的手的压力和她的语气的急迫。
  2001年夏天的那个下午,我站在了俄勒冈大学妇女研究系典礼上,接过了我证书,讲述了伊蕾的故事。自那次一别,我就再没有和伊蕾联系过。那刻,我站在那里,呼唤伊蕾。我说:“伊蕾!我得到证书了!伊蕾,你听到了吗,我拿到证书了!我是为我们学的!”
  回顾上30年中国女性的精神历程,我想,是有一大批知识女性从不同角度走向了女权主义。我们几乎都是从个人出发的,个人的经验构成了我们精神历程的基础。我们从小被教育相信男女平等,相信我们与男性一样。我在唐山地震前一天的行军就是一代女性这个信念的象征。然而,生活现实,特别是日常的生活现实挑战了我们的信念。我们一个一个地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成为了女权主义者。
  在中国,女权主义者活动领域目前主要是学院、新闻出版和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在学院,如果在图书馆查一下近些年出版的书的目录,博士和硕士论文的目录,我们会发现女权主义者在女性知识分子中的扩大每年都是以倍数增长的。北京国家图书馆目前(2006年2月)在女性主义条目下共有191本书,只有7本是1994年我离开中国之前存在的,其中三本是硕士或博士论文,从没有正式发表过。仅2004年一年,44个条目包括书和论文出版出现。由此可见女权主义思想在学院和出版界的发展状态。
  每个写了以女权主义为条目的书的作者都由自己的道路走向女权主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历程的一部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1节:目录第2节:序言第3节:30年中的若干记忆片段(1)
第4节:30年中的若干记忆片段(2)第5节:30年中的若干记忆片段(3)第6节:30年中的若干记忆片段(4)
第7节:我当人大代表的故事(1)第8节:我当人大代表的故事(2)第9节:我当人大代表的故事(3)
第10节:中国性文化的30年变迁(1)第11节:中国性文化的30年变迁(2)第12节:中国性文化的30年变迁(3)
第13节:向权力诉说真理(1)第14节:向权力诉说真理(2)第15节:向权力诉说真理(3)
第16节:向权力诉说真理(4)第17节:憧憬是照亮心空的太阳(1)第18节:憧憬是照亮心空的太阳(2)
第19节:憧憬是照亮心空的太阳(3)第20节:我的平反路(1)第21节:我的平反路(2)
第22节:我的平反路(3)第23节:我的平反路(4)第24节:我的平反路(5)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