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话 》 解析人格觸摸靈魂的書:童話人格 》
俄狄普斯情結批判三(2)
柯雲路 Ke Yunlu
在這裏,我們就看到了人類的性實踐與人類其他實踐的相通之處。這不僅是純生理的需要,還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需要、心理需要。這種文化的、心理的需要也在鑄造着性欲,鑄造着衝動。當一個人為着證明自己的性能力而增強了(或者削弱了)性欲本能時,我們不得不說,他的性欲本能確實絶非純生物性的。 三,人類的性實踐與動物的純生理的性行為又一個不同是,它始終貫穿着各種情感的心理需要。 各種性交往、性生活都不僅為了滿足生理的性衝動,而且是為了尋求心理的相互愛撫。而異性之間心理的交流與相互慰藉,又常常直接製造着性欲。在這裏,純生物的本能與社會文化、心理完全糾纏在一起。 任何純生物性的、生理性的性欲都會以精神、情感的相互交流與慰藉表現出來;而情感、精神的相互交流與慰藉又在製造和發展着看來純粹生物性的、生理性的性欲。在這裏,很難看到純粹的生物性的性欲。 四,在活生生的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性嫉妒常常是刺激和抑製性欲的一種重要心理因素。 動物群中雄性間相互的爭奪,無論是公牛的牴角拼搏,還是公雞的相互爭鬥,都表明它們也存在着性嫉妒。然而,人類的性嫉妒比動物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廣泛得多,它與人類的文化相關。每個人都因為社會文化的原因極大地擴大了自己性嫉妒的半徑,種種社會文化原因造成的性嫉妒常常直接産生着性欲及衝動。 在很多文學化的生活情節中,性欲常常直接由性嫉妒的刺激而生,有的男人就因為看到已被自己厭倦的女人又被另一個傑出的男人愛上了,立刻對這個女人生出新的愛意。當這種愛情同時伴隨着可以稱之為性欲本能的強烈衝動時,我們不過會寬容地看着他的側影,露出一絲諷刺的微笑。 五,在現代社會中,甚至可以說在自古以來的社會中,性實踐不僅表現在發生性交往的雙方,而且面對整個社會文化。 很多人的性徵服遠不是為了滿足單純的性欲需要,而是為了滿足一種占有感、成就感、地位感、力量感、自尊感,或通稱虛榮感。在對異性的徵服中,不是單純的性欲本能在惟一地造成動力,更主要的是,這些人類社會文化的觀念在形成動力,包括在形成性欲本身。 在這裏,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是偉大的文學家、心理學家,衹要能稍微自省一下的人都能發現這一點。多少愛情的衝動,包括其相隨的性欲衝動,都是在對占有感、成就感、地位感、力量感、權力感的追求中被刺激起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她)對異性徵服的過程中,強烈的性欲不僅常常不是徵服的衝動原因,甚至完全有可能根源於徵服的衝動。對方的社會地位、文化程度等種種光榮標志着自己對對方徵服的成就感,證明着自己的力量,完全以非生理的原因製造着看來似乎是純生理的性欲及衝動。 六,人類的性欲及衝動常常還有一個明確的傾嚮,那就是對性新鮮感的追求。這又是純生理的性欲本能所不能解釋的。 在生活中,無論一個人在行為中如何廣泛戀愛,或是嚴守道德規範“從一而終”,對性的好奇、對性新鮮感的嚮往是人人具有的本質。如果置道德規範於不顧,“喜新厭舊”其實是人類在愛情生活中普遍的傾嚮。 每個人都對自己已經得到的性對象之外的性對象有着不可遏製的神往,這種神往絶非是一般的、純生理的性衝動,也不是上述幾種心理需要,而是夾雜着很大成分的對性新奇感的追求。當這種追求與神往突破道德倫理的規範變為實際的性行為時,我們常常看到,犯規的男人或女人之所以這樣做,並不在於新的異性比自己原已得到的異性更美好,衹是由於這裏含着對性的新奇感的追求。 當然,人類社會也對種種婚外的犯規行為做出道德倫理的批判與限製。我們在心理學意義上所要指出的是,對於性新奇感的追求是這種犯規行為的心理原因之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
|
|
一 為什麽活着(1) | 一 為什麽活着(2) | 二 人格的概念(1) | 二 人格的概念(2) | 三 童年(1) | 三 童年(2) | 狼來了一 | 狼來了二 | 狼來了三(1) | 狼來了三(2) | 狼來了四 | 狼來了五 | 狼來了六 | 狼來了七 | 俄狄普斯情結一 | 俄狄普斯情結二 | 俄狄普斯情結三(1) | 俄狄普斯情結三(2) | 俄狄普斯情結三(3) | 俄狄普斯情結四(1) | 俄狄普斯情結四(2) | 俄狄普斯情結五(1) | 俄狄普斯情結五(2) | 俄狄普斯情結六(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