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守望的距離 》
第32節:海德格爾的死亡觀3
周國平 Zhou Guoping
四存在的悲劇
海德格爾自命要通過"真正的為死而在"來為個人謀劃一種真正有意義的存在狀態,他獲得了什麽結果?讓我們來清點一下:
死表明存在的真正根基是虛無,我們被虛無拋出,又將被虛無吞沒;
我們平時囿於日常生活,對存在的這種毫無根基的狀況視而不見,衹在某些突如其來的焦慮的瞬間,纔對此有所領悟;
一旦有所領悟,我們就先行到死中去,把自己嵌入虛無中,從而發現平時沉淪於日常生活之無稽,力求超越日常生活,實現自己獨特的自我。
可是,究竟怎樣實現自己獨特的自我,或者用海德格爾的話說,怎樣"真正地領會選擇嚮着不可超越的可能性延伸過去的那些可能性"呢?在這方面我們得不到任何指示。我們衹聽說,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把自己從沉淪中抽出來,也就是擺脫物質世界和社會生活領域,靠焦慮的神秘情緒體驗聚精會神於自身存在的意義。可是一則焦慮的體驗不是召之即來的,人一生中衹在某些預料不到的瞬間纔有此種莫名的體驗;二則當這種體驗襲來時,物質世界和社會領域都隱去了,衹剩下一個孤零零的自我直接面對絶對的虛無。此情此景,還有什麽可能性可供選擇,存在的意義何在?
問題出在哪裏呢?
至少可以指出兩點:
第一,當海德格爾把虛無視為存在的根基時,他已經事先認定了存在的悲劇性質。毋庸諱言,對於能夠意識到無限的有限存在物來說,人生的確具有深刻的悲劇性質。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在人生的範圍之內(而不是在人生的範圍之外,即在虛無中)肯定人生,謳歌人生,為人生尋求一種意義。海德格爾也許是試圖這樣做的。他似乎想說,在虛無的背景下,就格外需要為人生尋求一種意義。可是,他把立足點放在虛無,而不是放在人生,因而為人生尋求意義的努力註定會失敗。
第二,有限的個體生命要為自身的存在尋求一種意義,除了從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尋找之外,還能從哪兒尋找呢?毫無疑問,個人需要的滿足,個人能力的發展,本身有自足的價值,但是這種價值衹有在社會生活中才能夠實現。而且,個體生命是易逝的,類卻是永存的,因而個人存在的意義歸根到底還要從個體與類的統一中去尋求。海德格爾把社會生活領域完全視為一個異化的領域,把個人從類中完全孤立出來,這樣,既抽去了個人自我實現的內容和條件,又使既然個人必死其生存的意義何在這樣一個問題沒有了着落,難怪他衹能從個人稍縱即逝的神秘的情緒體驗中去發現存在的意義了。
海德格爾的死亡觀歸結起來就是:對死的領會把人從人生中拔出來,投入虛無之中;把人從社會中拔出來,返回孤獨的自我。孤獨的自我在絶對的虛無中尋找着自己,這就是他對死亡問題的抽象思辨的形象圖解。我們終於發現他試圖從死亡中發掘的積極意義是虛假的,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則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悲觀主義哲學。
五死亡觀種種
乘此機會,不妨對哲學史上的死亡觀作一簡略的回顧。
哲學和詩不同。詩人往往直抒死之悲哀,發出"浮生若夢"、"人生幾何"的感嘆。哲學家卻不能滿足於悲嘆一番,對於他來說,要排除死亡的睏擾,不能靠抒情,而要靠智慧。所以,凡是對死亡問題進行思考的哲學家,無不試圖規劃出一種足以排除此種睏擾的理智態度。
大體而論,有以下幾種死亡觀:
一、功利主義的入世論。這是一種最明智的態度:死亡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就不必去考慮,重要的是好好地活着,實現人生在世的價值。例如,伊壁鳩魯說:"死對於我們無幹,因為凡是消散了的都沒有感覺,而凡無感覺的就是與我們無幹的。""賢者既不厭惡生存,也不畏懼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壞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災難。"應當從對不死的渴望中解放出來,以求避免痛苦和恐懼,享受人生的歡樂--肉體的健康和靈魂的平靜。斯賓諾莎說:"自由人,亦即依理性的指導而生活的人,他不受畏死的恐懼情緒所支配,而直接地要求善。換言之,他要求根據尋求自己的利益的原則,去行動、生活,並保持自己的存在。所以他絶少想到死,而他的智慧乃是生的沉思","而不是死的默念"。中國儒傢盡人事而聽天命的態度亦屬此種類型,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就是教導人衹須關心生,不必考慮死。總之,重生輕死,樂生安死,這種現實的理智的態度為多數哲學家所倡導,並為一般人易於接受。二、自然主義的超脫論。這種觀點以中國的莊子為典型代表,他主張:"齊生死","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死","無古今而後入於不死不生"。生死都是自然變化,一個人衹要把自己和自然融為一體,超越人世古今之變,就可以齊生死,不再戀生患死了。超脫論與入世論都主張安死,但根據不同。入世論之安死出於一種理智的態度:死是不可避免的,想也沒用,所以不必去想,把心思用在現實的人生上。它教人安於人生的有限。超脫論之安死則出於一種豁達的態度:人與自然本是一體,出於自然,又歸於自然,無所謂生死。它教人看破人生的有限,把小我化入宇宙的大我,達於無限。所以,超脫論安死而不樂生,對人生持一種淡泊無為的立場。
三、神秘主義的不朽論。從柏拉圖到基督教,都主張靈魂不死。這種觀念的形成和傳播,除了認識論上和社會關係上的原因外,不能不說還有情感上的原因,即試圖在幻想中排除死亡的睏擾,滿足不死的願望。這一派人往往把肉體看作靈魂的牢獄,把死亡看作靈魂擺脫肉體牢獄而回歸永生,於是,死亡不足懼怕反而值得歡迎了。
四、犬儒主義的宿命論。以古希臘的犬儒學派(昔尼剋派)和羅馬斯多葛派表現得最為典型,提倡順從命運。"願意的人,命運領着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着走。"(塞涅卡)人死猶如果子熟落,應當謝謝生出你的那棵樹;又如演員演完一出戲,應當心平氣和地退出舞臺。(奧勒留)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 第3節:幸福的悖論1 | 第4節:幸福的悖論2 | 第5節:幸福的悖論3 | 第6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1 | 第7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2 | 第8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3 | 第9節:自我二重奏1 | 第10節:自我二重奏2 | 第11節:自我二重奏3 | 第12節:失去的歲月1 | 第13節:失去的歲月2 | 第14節:探究存在之謎1 | 第15節:探究存在之謎2 | 第16節:永遠未完成 | 第17節:悲觀·執著·超脫1 | 第18節:悲觀·執著·超脫2 | 第19節:悲觀·執著·超脫3 | 第20節:有意義的徒勞1 | 第21節:有意義的徒勞2 | 第22節:有意義的徒勞3 | 第23節:有意義的徒勞4 | 第24節:有意義的徒勞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