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学 》 權勢:官崽哲學的流弊 》
第32節:明哲保身
柏楊 Bai Yang
38.明哲保身
我們無意非議老朋友"定於一"的最高層面的政治理想,但這政治理想融成為人生哲學的時候,就非狗咬狗,一嘴毛不可。"定於一"對當權派真是個好消息,但怎麽定於一乎哉?用時代的眼光看,這個定於一的基礎應是定於二三四,而不是從根到梢的"清一色"兼"一條竜"。美國總統當然定於一,讀過外交史的朋友一定記得該夷開國初期,曾有過國會要跟總統雙頭馬車的爭執,國會認為他們纔代表國傢,甚至還要直接跟外國來往,甚至還要接受其它國傢外交使節呈遞的國書。鬧到後來,國會收拾攤子,該"一"乃定到總統先生頭上。可是,美國總統在形式上固然定於一,但在實質上,他卻是定於二三的──定於美國的兩黨政治;定於美國的三權分立,法院,國會,與政府有同樣的份量。詹森先生是民主黨籍總統,他如果要來個連根帶梢的定於一,把共和黨朋友全都放逐到阿拉斯加,或者是把國會議員全都以叛國罪殺了個一清二白,他不會有今天,美國也不會有今天。
民主政治的老祖宗英國,國王老爺固然高高在上定於一,但首相卻是定於二三的。保守黨上臺,既沒有把工黨殺光;工黨上臺,也沒有說保守黨挑撥政府與人民間的感情,一網打盡扔到大西洋。夫人類最高的情操,是對反對意見的容忍,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允許反對意見的存在。這就跟擁有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恰恰相反,在我們這個醬缸裏,醬缸蛆成群結隊,別瞧醬缸蛆對時代的進步和對靈性的追求麻木不仁;可是對任何反對的意見,卻像臺灣癢,敏感得很哩,非刀光血影定於一,就睡不着覺。
弱者明哲保身,強者定於一,這兩種思想構成一個不會合作的習慣反應。再加上現實的因素,添枝添葉,遂更一發不可收拾。雖然舌頭上說的比黃鶯唱的還好聽,氣質卻仍是千年老痰。昨天接到吾友王陶陶女士從遙遠的沙巴來信。感慨曰:"這裏的中國人,你傾軋我,我傾軋你,有的見面連話都不講一句。從臺灣來的一些人,我以為應該更親熱纔對,誰知道大傢都是淡淡的,派係分明,明爭暗奪,嚮祖國打不完的小報告,惹得馬來西亞朋友訕笑。"嗚呼,王女士是華裔的馬來西亞聯合邦公民,在中國文化學院讀過書,現在沙巴一傢中文報館當記者。可惜她年紀還輕,不知道三個中國人在一起,就一定要窩裏鬥也。
請讀者老爺註意這個"淡淡的",悲夫,淡淡的,王女士不過一個少不更事的女孩子,一句話卻擊中瘡疤。這瘡疤就是中國人的特性──淡漠、冷酷、嫉妒、猜忌、殘忍。
關於中國人這些毛病,我們在前面談野柳慘劇時,已談得夠不好意思啦。想當年柏楊先生第一次到外洋,各種奇遇,比劉姥姥進大觀園還要引人入勝,傢醜不可外揚,不再掏臭井矣。
──不過凡不肯掏自己臭井之人,一定樂於猛掏別人的臭井,我有一個嘴上沒毛的小朋友,上個月"應美國國務院之邀",到美國去了一趟。雖然他的學問比我還大,可是也着實露了兩手。昨天他打電話給我老人傢訴苦曰:"最糟的一件事,正在聯合國參觀,走着走着,衹聽天崩地裂,一聲響亮,立刻眼冒火星,栽倒在地,把陪同參觀的洋鬼子嚇得跳來跳去直叫救護車。"我立驚曰:"怎麽啦,一定是波多黎各人埋伏了定時炸彈。"他曰:"非也,衹不過那塊奇大的玻璃,擦得淨光,我以為是門哩,就一頭撞了上去。現在頭上的疙瘩都還鼓着,老頭,你可千萬呼籲呼籲。"我曰:"呼籲啥呀?"該朋友曰:"呼籲啥?當然呼籲玻璃千萬不可擦得那麽亮。擦得太亮,害人不淺。"我曰:"你有如此傑出貢獻,要不要報紙發點消息,我在報館裏有不少酒肉朋友,準可幫這個忙。"他緊張曰:"老頭,你要把我宣傳出來,你就是破壞政府威信,咱們可沒有個完。"所以不敢提他的名字。讀者知道這回事,以後擦玻璃時不要心太狠就行啦。
不過衹有一件事卻是一直到今天都十分傷感的,那就是,中國人對中國人特有的冷漠。後來的猶太人有先來的猶太人照顧,後來的日本人有先來的日本人照顧,衹有中國人,像陰山背後的遊魂,衹能找私人關係,不能找民族關係。柏楊先生第一次在街頭滿坑滿𠔌的高鼻子藍眼睛中,忽然發現一個黃面孔,好象小孩見了娘,高興得立刻跑上去握手言歡,可是所得的卻是一片淡淡的臉皮,好象他是飛機場剛下飛機的番邦國王,而我是伫立在寒風凜凜中恭迎他的臣民。他閣下輕輕的一揮手,點點頭,揚長而去,把我老人傢遺棄在路邊,半天都想不通原因。所好的是,不久就想通啦,蓋見得多,也就不稀奇啦。
在美國的中國人,有老一輩的中國人──也可以說是華裔美國人,有最近留學而落戶的中國人,也有目前尚在飄來飄去的中國人。這三種人之間,好象隔了一道籬笆,在外國人看,雖然同是中國人,而自己卻分得清清楚楚。在日本的中國人,有流亡式華僑焉,大都是抗戰時期滿洲帝國政府及汪精衛先生政府垮了臺後,擠到日本的。有占領式華僑焉,大都是臺灣尚在日本占領的時候過去的。有自由式華僑焉,非前兩類的朋友屬之。
39.不會笑的動物
在日本的這三類中國人之間,也同樣各圍着一條籬笆,互不侵犯。唯一跟在美國的同胞不同的是,在美國的中華民族,多半恨不得入美國籍,在日本的中華民族想入日本籍的,就非常之少。別瞧這些朋友,吃日本,穿日本,有些人見了日本人甚至還鞠不完的躬,卻硬是不肯入日本籍,大概心理上仍多少有點瞧不起之意。
這不過是大籬笆,大籬笆裏面,還有無數小籬笆,這些籬笆並不是到了外洋纔有的,而衹是國內祖傳籬笆的延伸。貴閣下如果不相信的話,到臺北街頭問一下路試試,那副冷漠的面孔,就實在使人萬念俱灰。前些時我們曾努力宣傳監理所是晚娘窩,其實,又哪一個地方不是晚娘窩哉?從詢問處小姐到衙門大小頭目,真是處處晚娘臉,人人晚娘臉。臺灣銀行在臺灣電視公司有個平劇節目,瞧它的廣告,真是無麗不備,百美具臻,既服務周到,又和藹可親。有一次新加坡一傢雜志社,寄給我老人傢五塊錢加幣,人人都勸我去臺北衡陽路口找個金鈔黃牛換了算啦。一則我乃一臉忠貞學,豈肯擾亂金融。二則我當時剛好看了該行的宣傳,認為臺灣銀行真的其樂融融。結果進得門來,嚮詢問處先打交道,那詢問處在電視廣告上是笑容可掬的,可是我老人傢不但沒看到笑容,而且根本沒看到"容",而衹看到了嘴,一個傢夥用嘴往旁邊努了一努,我衹好嚮該努的地方摸,摸了好幾個窗口都沒摸到門路,而三作牌看我連鞋帶都沒得係,已虎視眈眈矣。順便奉勸要換外幣的朋友,能去衡陽路口解决,就不妨去解决,晚娘多的地方,少光顧為宜。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幽默和尊嚴 | 第2節:又一發明 | 第3節:適可而止 | 第4節:萬惡之源 | | 第5節:抓抓心裏奇癢 | 第6節:中外妒大王 | 第7節:因詩殺甥 | 第8節:江郎纔盡 | | 第9節:努力猛烤 | 第10節:由弱變強 | 第11節:死不認錯 | 第12節:孑孓先生 | | 第13節:孑孓分類 | 第14節:孑孓血統 | 第15節:孑孓嘴臉 | 第16節:額手稱慶 | | 第17節:實在記不清 | 第18節:冒出幾個主意 | 第19節:李宗吾之學 | 第20節:且看其經 | | 第21節:另一發明 | 第22節:無心無肝 | 第23節:短視 | 第24節:用啥交流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