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古典名畫的深婉麯意:知君用心如日月   》 第32節:牡丹亭上三生路(5)      楊紫陌 Yang Zibai

  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打開棺木,見到了三生前已註定的命中親人。
  見麗娘端然在此,異香襲人,幽姿如故。真是一點鐘情守得天也開眼了。這一面見得要多難就有多難,古詩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那麽簡簡單單地就相遇相見相愛了,與一個清揚婉轉人兒不期而遇,這樣稱我心如我意,一切也便成了上天的安排,成了玄妙的緣。
  杜麗娘重生,再見柳夢梅之時,那份驚,竟是如笑如呆。
  道姑恐夜長夢多,惹出事端,便讓二人拜堂成婚。讓杜麗娘即刻跟隨柳夢梅一起乘船趕往臨安應試,以滅其行蹤,掩人耳目。
  兩人在船上,相擁而對,紅燭高照,照得見佳人面,照得見迢迢的人世,船槳咿呀,
  問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問今夕何夕?此來魂脈脈,意恰恰。
  三生一會,真的是真人真身真面龐, 一切抓得着,聽得實,真切切的人世兩和諧。柳郎不離不棄,情真意重,不枉麗娘為他死死生生。麗娘一縷相思魂,在今夜良時纔真真正正轉世為人,夫唱婦隨,有了生命的實感,人世的安穩。
  此時南宋偏安一隅,適逢金兵南下,朝廷內主戰主和主守之聲不絶於耳,皇上難下决斷。柳夢梅臨安應試,這取試的題目便是"和戰守三者孰是?"柳夢梅憑"可戰可守而後能和。如醫用藥,戰為表,守為裏,和在表裏之間"之灼見,高中狀元。後夢梅受麗娘之托,揚州尋找杜太守一傢,送傢信傳報還魂喜訊,誰知那陳最良早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夢梅到得杜府便被拿下,後發榜纔知這囚禁的原是頭名狀元,但杜太守拒不認這門親事,更不認重生的女兒,一口咬定麗娘是花妖狐媚之身,假托而成女兒身。後來翁婿二人鬧到皇帝的朝堂之上,由皇上裁奪此事,皇上問清事由,憐他二人情深意重,敕賜團圓。至此一傢人經歷生死幾回劫後方得再相會。
  原先我是不信這故事的,寫着寫着我便信了,麗娘說是因為柳生的溫情,偎熱了她在幽府的冷肌玉骨,纔可以活轉回來,見得天日。這情有多少?有多重?讓人死而復生。人間為情而死之人,回不得人間,是因為其情不真,其情不深,其情不切之故嗎。
  我深信了這故事,我料定喚不回的,畢竟不是真心,丟失了的也必是有意的。
  讀着讀着畫,一下子跌到了故事裏頭,這畫的緼籍與厚重來自故事本身,而畫就那麽簡筆勾勒,恍恍地表達了那一縷幽淡的美,其畫意在故事之中,也在故事之外,就那麽融和在了一起,恰到好處,就如同那一枝嫩柳開在梅關的淡陽中,溫暖得有情有誼。
  階下寸草,亭前湖石,都是沉吟,似有一段故事;那一段愁一段痛一段癡迷,恍然間亦有牡丹亭上花氣襲人的一覺春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1)第2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2)第3節:知君用心如日月(1)第4節:知君用心如日月(2)
第5節:知君用心如日月(3)第6節:知君用心如日月(4)第7節:爭如我解語花(1)第8節:爭如我解語花(2)
第9節:爭如我解語花(3)第10節:爭如我解語花(4)第11節:會嚮瑤臺月下逢(1)第12節:會嚮瑤臺月下逢(2)
第13節:會嚮瑤臺月下逢(3)第14節:繁華事散逐香塵(1)第15節:繁華事散逐香塵(2)第16節:繁華事散逐香塵(3)
第17節:繁華事散逐香塵(4)第18節:紅拂夜奔(1)第19節:紅拂夜奔(2)第20節:紅拂夜奔(3)
第21節:紅拂夜奔(4)第22節:紅拂夜奔(5)第23節:嚦嚦鶯聲花外囀(1)第24節:嚦嚦鶯聲花外囀(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