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 权阉窃国亡秦祀--秦朝的两次宫廷政变(4)      张惠诚 Zhang Huicheng

  赵高等做贼心虚,不敢直接回咸阳,就向北饶了一个大圈,以便拖延时间,等待扶苏那儿的消息。
  时值盛夏,气候炎热。秦始皇的尸体早已腐烂,辒凉车中散发出阵阵臭气。赵高为掩人耳目,矫诏命人买来大量咸鱼,令百官车上各载一石。大家虽然不明白是何用意,但谁也不敢多问。整个车队到处都是咸鱼的腥臭味,也就把尸体的臭味掩盖过去了。
  不久,胡亥派出的使者到了上郡,把伪诏交给了扶苏和蒙恬。扶苏是个孝子,向来不敢违抗秦始皇的命令。如今看了“诏书”,他不由得痛哭一阵,便要自杀。蒙恬劝道“皇上在外巡游,未立太子。他交给我三十万人马守边,又委派公子来监督,这是天下重任,不得皇上重用,怎肯相授?如今只凭一个使节到此,便要自杀,怎知他没有诈谋?依我看,不如再派人向皇上申诉一番,如果属实,然后再死也不晚1
  扶苏为人老实,听了蒙恬的话,摇了摇头,流着眼泪说:“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用不着再申诉了。”说完,便拔剑自杀了。蒙恬毕竟老练,不愿意这样糊里糊涂自杀。他把兵符交给副将王离,让使者押着自己,去往阳周(今陕西张县西北)狱中,等待处理。
  使者还报。胡亥等听说扶苏已死,不觉大喜。一行人昼夜兼程,终于回到咸阳。他们公布了秦始皇死亡的消息,给他发丧出殡。赵高拥立有功,秦二世以他为郎中令,总管宫廷大小门户。李斯仍旧作丞相。
  指鹿为马权阉惑君揽大权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赵高玩弄阴谋诡计,把胡亥捧上了皇帝宝座,自己也升官晋爵,当上了郎中令,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臣。但他还不满足,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他要独揽大权,甚至要南面为君,称王称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有步骤地进行了一系列罪恶的活动。
  秦二世登基伊始,赵高便进谗言,害死了蒙恬、蒙毅兄弟。他害死这两个元老重臣,既扫除了自己夺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又报了私仇,真可谓一举两得。
  秦二世靠玩弄阴谋诡计登上了皇位,精神空虚,心情紧张。除了赵高以外,他对满朝文武大臣都不敢相信,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更是满怀猜忌。赵高看透了秦二世的心思,乘机怂恿他严刑峻法罗织罪名杀尽秦始皇时的元老重臣,疏远前辈皇亲国戚,另外提拔自己的亲信取代他们,通过这样的大换班来巩固统治。秦二世对此十分欣赏,并委派赵高去办理。
  赵高秘受君命,大兴冤狱,先后残杀了秦二世的兄弟姐妹二十二人。有个叫将闾的公子,被捕后害怕受刑,和两个弟弟抱头痛哭一场,一起拔剑自杀。还有一个公子高,自知难免一死,竟上书自愿为秦始皇殉葬。秦二世见他主动求死,不禁大喜。赵高也满意地说:“人们既然只愁不得好死,大概是不敢捣乱了。”于是,秦二世宣布赏给公子高丧葬费十万钱,批准他自杀。
  在诛戮宗室的同时,赵高还罗织罪名,大肆诛杀朝臣。朝廷内外,人人自危,一片恐怖气氛。
  赵高诛杀大臣,结怨甚多。他怕有人入朝奏事时说不利自己的话,就对秦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是因为群臣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面的缘故。陛下年纪轻轻,未必什么事都知道得非常透彻,如果在朝廷上公开处理政事,难免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岂不是在群臣面前暴露了您的缺点,有损于神圣的威望吗?依臣之见,您不如身居宫中,遇事先同我们商量好处理办法,有所准备。这样,大臣们就不敢出难题了,天下也都会称颂皇帝圣明了。”
  秦二世本是一个纨绔子弟,一听此言,正中下怀。从此,他很少上朝,终日在宫中寻欢作乐,政事都交给赵高去处理。赵高大权在握,决定清除他篡位道路上最后一个障碍——丞相李斯。
  当时,反抗暴政的农民战争的烈火已燃遍全国。一天,赵高找到李斯,故意谈到起义军形势,对他说:“关东群盗并起,天下大乱,可是皇上仍然恣意淫乐,不以国事为重。我想进谏,但人微言轻。君侯位居丞相,为何不去劝劝皇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
目录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1)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2)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3)
毒美人祸乱邦国(1)毒美人祸乱邦国(2)
毒美人祸乱邦国(3)毒美人祸乱邦国(4)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1)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2)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3)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1)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2)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3)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5)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6)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1)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2)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3)一本万利--吕不韦窃国始末(1)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