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百年巴金   》 第六章 做讀者和作者的朋友(1)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能夠拿幾本新出的書送給朋友,獻給讀者,我認為是莫大的快樂。  ——《上海文藝出版社三十年》  1934年11月22日,巴金乘“淺間號”輪船離開上海去日本。他不想在那邊讓人知道自己是作傢,就使用了“黎德瑞”這個化名,職業則說是書店職員。經朋友介紹,他住進橫濱商業學校副教授武田博傢裏。武田先生曾到北平進修中文,回國後從事中文教學。現在傢裏來了一個中國客人,可以隨時請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巴金受到他一傢人的熱忱歡迎。  橫濱是一個大港,每天船舶往來不絶。武田的傢在本牧町的山坡上,遠離熱鬧的街市和碼頭。這是一棟精緻實用的普通住房,屋前還有一個小小的庭院。主人讓出了樓上的書房給客人下榻。這個房間兩面開着窗戶,正面的窗戶可以遠眺大海。日本多地震,即使城市也多是低矮的平房,放眼望去,沒有房頂擋住視綫。輪船開出去,就好像經過他的窗下;帆船則像一張張的白紙從他的眼前飄過。海水的顔色常常變幻,大部分時間卻是淺藍的。側面的窗下是下山的石級路。行人很少,環境異常幽靜。現在他遠離了朋友,獨自一人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地方。  來日本之前,他决定不寫或少寫文章。但現實中的材料又使他忍不住地拿起了筆。先是使用的教武田中國話的課本使他不能容忍。編這支那語課本的是日本支那語的權威。但課本的內容十分陳腐。《會話篇》還是前清的語言詞彙,什麽點翰林、放知府之類。《時文篇》則是“滿洲國”的政府法令、宣言、聲明、溥儀的即位詔書等。書中還把日本侵華藉口的所謂“共存共榮”加以宣揚。他忍無可忍,便寫了一篇《支那語》,揭穿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伎倆和禍心。  在橫濱,生活圈子很小,朝夕相處的就是武田一傢。於是這位房東就成了他觀察的對象。這時正是中日關係日趨緊張的時期,“九·一八”事變日本占領東三省之後,又進逼華北,一步步把中國推嚮戰爭的邊緣。正直善良的日本知識分子無力改變這局面,衹有逃避。武田連報紙也不看了:“有什麽好看呢?還是不知道時事好!知道了有什麽意思呢。報上總是報道戰爭,屠殺,災禍,痛苦……總是那麽一些事情,還是不看比看好,免得心頭不安,心中煩惱。”在矛盾與痛苦無法解脫時,他皈依了佛教,每天誦讀《法華經》。武田不僅信神也信鬼:“沒有鬼還成什麽世界?要是沒有鬼,我們從什麽地方去找尋公道?世間一切因果報應,一切苦樂善惡,都能在鬼的世界找到根源,找到結果的!否則誰給我們主持正義?誰能製惡揚善?”對武田的瞭解,産生了《神》與《鬼》兩篇小說,它們錄下了戰爭發動國部分知識分子的苦悶與無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第三章 美麗的夢(1)第三章 美麗的夢(3)
第三章 美麗的夢(4)第三章 美麗的夢(5)第三章 美麗的夢(6)
第三章 美麗的夢(7)第三章 美麗的夢(8)第三章 美麗的夢(9)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第三章 美麗的夢(11)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