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家 於丹閻崇年等名傢演講錄:發現你的心靈   》 第32節:武俠與人文素養(3)      於丹 Yu Dan

  人文精神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不是說文化先進的就一定能夠勝利。人比動物精神發達,但人走在深山老林遇到狼,狼會把人吃掉,不一定有精神就一定能戰勝。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都是這樣,先進的文明不能總是戰勝落後的文明。1840年我們被打敗之後,我們一直說自己是落後文明所以被別人打敗了,産生了落後挨打的自我安慰的精神。人類歷史並非如此,不一定戰勝的就是先進的。瑪雅文明、古印度的文明是多麽先進呀,但它們滅亡了。拿中國來說,商朝是很先進的,我們看看商朝的青銅器是多麽先進,周朝比商朝落後但周朝把商朝打敗了。戰國七雄時屈原所在的楚國文明發展很高,但被秦國消滅了,秦國沒有楚國文明發展高,秦國沒有什麽作傢,衹是號召人們英勇殺敵。不見得文明先進就一定能夠戰勝,我們1840年後的半個世紀被動挨打不是因為我們的文明、經濟落後,實際上是我們腐敗,文明太先進有時容易腐敗,因為別人都落後,我們會高枕無憂,一個大的朝代建立起來幾百年天下太平無事,安全後會腐敗,腐敗會不可收拾,打敗後有的滅亡有的重新崛起,中國每次都能重新崛起與我們的文化構造有關。先進文明是集中力量用於腐敗,我們發明火藥就是放鞭炮,放鞭炮是全民腐敗的現象,放炮就是玩,其實是小型腐敗活動。別的國傢用火藥造槍用來殺人,人傢不斷改進槍炮來徵服放鞭炮的國傢。我們國傢放鞭炮是不能被壓製的,北京市曾經禁放,但現在又開放了。人們覺得生活很好,不放鞭炮沒有意思,中國人認為某種生活是一定要過的。我在電視上看到闖紅燈的司機和警察吵架,警察說:"你別和我吵,你離我遠點,你是不是吃了大蒜了?"司機說:"豬肉韭菜餡餃子,不吃大蒜有啥意思?"任何一個生活行為都有一套理由來解釋,吃豬肉韭菜餡餃子就需要吃大蒜,過年就要放鞭炮,可以說這是一種文明,是一種講究。老捨先生說:"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中國人都愛講究,講究是一種文明,但是大多數人都窮講究的時候這個國傢也就要挨打了。世界是競爭的,你過得很好有人過得不好,當我們全國人民都在抽鴉片的時候,英美人民是過得很慘的,連馬鈴薯都吃不上,所以纔漂洋過海來和我們玩命。鴉片戰爭是一群叫花子來打我們,他們志在必得,而我們打敗打勝無所謂,所以我們肯定要失敗。我們對世界大勢茫然無知,人文精神總的來說還是人類追求的大趨勢,儘管落後打敗了先進文明,打敗後中國仍要搞人文精神。明朝被滿人入關戰敗了,明朝文化是先進的,努爾哈赤的文化是落後的,滿人入關後仍要搞人文精神建設,所有外族拿下中國後都要變本加厲地讀"四書五經"、祭孔,最後都要搞文化建設。
  美國歷史短,有活潑的生命力,沒有那麽多窮講究--在地鐵裏高聲喧嘩的都是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都會看報紙默不作聲,雖然粗俗但有生命力,它也知道搞文化建設。建設的核心是從修身開始。如何修身、如何待人、如何做事,專傢學者會講得人昏昏欲睡。我認為從武俠小說中可以得到這方面的知識、這方面的啓迪。我反對學校老師隨便沒收學生的武俠小說,十幾年前我在北京當過語文老師,和我一個教研室的語文老師曾經沒收學生的小說,過了一會兒他的兒子去了之後就開始看。我最早講武俠小說是我在當中學老師的時候,學校領導讓我給學生講講不要看武俠小說,要讀一些高雅的文學作品,我說:"行,但是我要講讓他們讀武俠小說。"我講了武俠小說各方面的價值、意義,堅决支持同學們讀武俠小說,但不要偷着讀,一定要光明正大地讀,因為偷着讀的是壞書,如果認為是好書就光明正大地讀。我們開班會討論武俠小說,還要寫作文,通過武俠小說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讓讀武俠小說成為樂事,當年的學生還有人在回憶這件事情。
  武俠小說包括中國人的人文思想、人文素養精神。不同國傢人文精神的模式是不一樣的,中國武俠文化所講的人文精神,我體會在下面幾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發現你的心靈(1)第2節:發現你的心靈(2)第3節:發現你的心靈(3)
第4節:發現你的心靈(4)第5節:發現你的心靈(5)第6節:發現你的心靈(6)
第7節:發現你的心靈(7)第8節:發現你的心靈(8)第9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1)
第10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2)第11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3)第12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4)
第13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1)第14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2)第15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3)
第16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4)第17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5)第18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1)
第19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2)第20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3)第21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4)
第22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5)第23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6)第24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7)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