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文化力 》
第32节:第十五章文化钝感力(7)
高占祥 Gao Zhanxiang
20世纪80年代,反坦克导弹不仅命中精确度大大提高,甚至出现了一种打了不用管的导弹,而且破甲厚度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500多毫米提高到1000毫米。在这种情况下不采取新的措施,坦克已无法同反坦克导弹进行对抗了,就在这时,反应式装甲--一种装甲内装有炸药的外挂装甲应运而生了。挂上这种装甲的坦克,一旦遭到敌反坦克导弹攻击并命中目标时,盒内的钝感炸药就会立即爆炸。这一爆炸所产生的向外冲击力,一方面会使导弹不能在预定的最佳爆炸高度起爆,使导弹不能达到最大的破甲厚度。另一方面也会使导弹爆炸后产生出的专门用于钻透装甲的金属射流分散,使其没有力量再继续穿透反应装甲覆盖着的钢质装甲,从而大大削弱导弹的破甲威力。
由于反应装甲内装的钝感炸药反应迟钝,爆炸威力也十分有限,所以它既不会被子弹及小口径炮弹引爆,而且爆炸也不会对坦克的外部设备及坦克内乘员造成威胁。坦克披上这种装有炸药的外挂装甲,起到有效地保护坦克的作用。
3宽厚待人是成功的种子
一个没有受逼迫和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出潜能的20%-30%,而当他受到逼迫和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相当于前者的3倍至4倍。许多有识之士不但在逆境中敢于背水一战,即使在一帆风顺时,也用切断后路的强烈刺激,使自己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竖起一块块胜利的路标。恐惧的原因是自己吓唬自己。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让人恐惧,恐惧不过是人心中一种无形的障碍罢了。
当出人意料的音讯或令人悲哀的消息传来时,人的脸色有时会变得十分苍白。那是因为听到不幸消息的刹那,惊诧和悲伤马上使人的自律神经紧张起来。
努力使身体达到平衡。
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增加自律神经的负担。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为关键的就是钝感力。
有一年,在世界杯足球比赛上,人们都认为巴西队必然会夺冠。
临行前,巴西的球迷们像送天神似的把球员送上飞机,翘首等待他们胜利的消息。
可是,老天好像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巴西队意外地失败了。
球员们怀着将要面临受刑般的心态,乘机回国。
出乎意料的是,当飞机降落机场时,他们惊呆了。
总统和数万名球迷,手捧鲜花默默地站在机场迎接他们。举着一大横幅,上书: "来日还有机会。"
队员们见此情景,顷刻泪流满面。四年后,巴西队重新捧回了世界杯。
"钝感"世界,谁能唤醒他,谁就能在逆境中有希望,危难时不悲伤,失败时有韧性,迷路时不徬徨。
4成就来自于久久为功
下棋易学难精,画画易学难通,作诗易学难深,世界上有许多事情都易学难精。要达到精、通、深,需要人们有雄心大志,突破重重困难的决心,有久久为功的努力。
门捷列夫生于西伯利亚的托尔斯克,他的父亲是位中学校长。
然而,门捷列夫的学习却非常糟糕,他的母亲非常焦急,通过分析得知是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好,于是,她当机立断决定转学。
门捷列夫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明白了学习要循序渐进的道理,不能只求速进,也不能速成。185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在毕业前还发表了《芬兰褐帘石的化学分析》的学位论文,教授们对论文评价很高,并推荐他留校当教师。
1855年5月,门捷列夫荣获了"一级教师"的称号和金质奖章。1856年5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了硕士学位。1856年他就已经是彼得堡大学的副教授了。
从此,门捷列夫开始了他辉煌的科学之路。他发现的周期律是人类对化学元素认识的一次大飞跃。同时,他也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化学元素奠定了科学基础。许多化学元素正是在周期律发现以后才被发现和提取出来的。
成为一个成功者,要一步一步向前走,看来似慢,实则是快,看来愚笨,其实是聪明,这正是钝感力带来的力量和希望之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第1节:序言文化力的发掘者 | 第2节:绪论 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1) | 第3节:绪论 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2) | 第4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1) | 第5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2) | 第6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3) | 第7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4) | 第8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5) | 第9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6) | 第10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7) | 第11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8) | 第12节:第八章文化思维力(9) | 第13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1) | 第14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2) | 第15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3) | 第16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4) | 第17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5) | 第18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6) | 第19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7) | 第20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1) | 第21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2) | 第22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3) | 第23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4) | 第24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5)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