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古典 》 曹雪芹毒殺雍正帝 》
曹頫何罪之有,全家要被抄沒(1)
霍國玲 Huo Guoling
第一節曹雪芹的父親曹顒為送貢品死於北京
曹雪芹的父親曹顒於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見《〈紅樓夢〉中隱寫着雪芹之父曹顒的生年》,載於《紅樓解夢》第五集。生在南京。這年曹寅已36歲,年過而立,始得麟兒,故小名喚“連生”,以祈再生男兒。康熙為他起學名“顒”, 其字為孚若。名和字均源自《易·觀卦》:“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孔疏曰:“顒,嚴正之貌。”其名含義,即應保持儒傢嚴肅的道德風範。
曹顒於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八日已滿15歲,上京當差。第二年鼕,曹顒被康熙指婚與十六公主馬橋見《曹雪芹的母親馬氏是康熙的公主》一文,載於《紅樓解夢》第四集。,成為額駙。康熙賞公主府第(恭王府前身),並賜良田數千畝(位於京東玉田縣)。曹顒五十年喜得一子,但不久夭折。因而,次年春二月,康熙便讓曹寅攜曹顒夫婦回到南京,協助曹寅做織造工作。六月十五日,曹寅赴揚州監督《佩文韻府》出版事宜,曹顒隨往;七月二十三日,曹寅病故於任上。
曹寅逝後,兩江總督郎廷極上奏:“江寧地區士民”“紛紛在奴才公館環繞具呈,稱頌曹寅善政多端,籲懇題請曹寅之子曹顒仍為織造”。於是康熙便諭:“該地之人都說他名聲好,且自督撫以至百姓,也都奏請以其子補缺”,遂命曹顒為江寧織造。
康熙對曹顒十分關心,一次曹顒上奏:“所有????差任內餘剩銀三萬六千兩”,“恭進主子添備養馬之需,或備賞人之用”,但康熙衹留下六千兩,餘下的三萬兩均賞賜曹顒,以還私債《關於江寧織造曹傢檔案史料》第121頁,1975年中華書局出版。(當時一品大員年俸為一百八十兩銀)。
曹顒才華出衆,卻不幸剛二十出頭,便於康熙五十三年年底押運年節貢品進京時,染上重病,康熙雖然“日遣太醫調治,尋卒,上嘆息不置”。康熙六十年《上元縣志·曹璽傳》。
鑒於曹顒在品德、才能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康熙對他評價頗高:曹顒係朕眼看自幼長成,此子甚是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無一人如他者。看起來生長的也魁悟,拿起筆來也能寫作,是個文武全纔之人。他在織造上很謹慎,朕對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關於江寧織造曹傢檔案史料》第125頁。從上面的簡史中可以得出三點結論:
其一,曹顒很有才華,而且從15歲就開始為清皇宮賣命。
其二,他剛剛20歲稍過,便因押送貢品進京,病死於北京。或許他在出發前就已染病,但押送貢品進京是件大事,必須親自前去,致使病情加重,一去不返。可以說他是以生命作為代價,表現出對清皇族主子的忠誠。
其三,康熙對曹顒,也包括對曹傢很關心,這對曹傢是個安慰,曹傢,乃至雪芹,對康熙表示出感激之情。但是康熙帝駕崩以後,新登基的皇帝雍正怎樣呢?
第二節曹宣之四子曹頫入嗣給曹寅之妻李氏接替曹顒之職
曹顒死後,康熙皇帝上諭,命曹寅之弟曹宣的四子曹頫入嗣給曹寅之妻李氏夫人,賴以“養贍孤寡,保全身傢”。李煦於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十八日奏摺,見《關於江寧織造曹傢檔案史料》第127頁,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
關於曹頫,據康熙六十年刊《上元縣志·曹璽傳》載:曹頫“好古嗜學,紹聞衣德,識者以為曹氏世有其人云。” “紹聞衣德”典出《尚書》,意即能繼承及奉行先人的德化及教言。
曹頫擔任江寧織造時年紀多大呢?
他在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奏謝繼任江寧織造折中寫道:竊念奴才包衣下賤,黃口無知,伏萬歲天高地厚洪恩,特命奴才承襲父兄職銜,管理織造。見《關於江寧織造曹傢檔案史料》第128頁。所謂“黃口”,原指雛鳥,如陳陶《空城雀》詩:“近村紅粟香壓枝,嗷嗷黃口訴朝饑。”後來也泛指兒童。《準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一般到20歲左右即可稱弱冠,若十八歲也以稱做弱冠的話,那麽,曹頫當時年齡不可能超過17歲。從一些資料分析,當時他尚未結婚,但他第二年便有了子(棠村)來看,似應是雪芹的祖母為他辦的婚事。他當時的年齡當是十五六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第一節 雍正實屬暴亡 | 第二節 宮女縊殺“世宗”未遂說 | 第三節 中風而死說 | 第四節 沉淫而死說 | 第一節 雍正信奉道教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1)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2)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3)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1)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2) | 第四節 大臣也說食丹後“大有功效” | 第二節 一些史書記載雍正係中毒暴亡 | 第一節 應當以辯證觀點看待丹藥 | 第二節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雍正是食丹而亡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1)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2)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3)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1)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2) | 第二節 正確分析與認識雍正的死因 | 第三節 小結 | 研究的必要前提(1) | 第一節 呂四娘殺雍正傳說簡介 | 研究的必要前提(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