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32節:佞人弄權,淫獵誰知一旦誅(5)      劉緒義 Liu Xuyi

  子亹死後,祭足擁立子儀繼位。子儀雖在陳國避難,但對國內數子君位之爭應該是心有餘悸。於是,他幹脆委國於祭足。
  由此看來,祭足是弄權呢還是"行權宜之計"呢?我個人的意見,更傾嚮於祭足弄權。《史記·鄭世傢》記載,祭足死於鄭子儀十二年(魯莊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82年。如果從公元前744年鄭莊公任命祭足為卿算起,直至去世,祭足在鄭國政治舞臺上的活動時間竟長達62年。這在整個春秋史上都是極罕見的。可見他在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可以說,自鄭莊公死後,鄭國即進入了祭足執政時期,尤其是子儀繼位後,國事被付予祭足,因此,此間12年,《春秋》《左傳》均不見有鄭國的任何記載。
  三是再出妖孽。
  子儀在位十四年,然《春秋》卻不稱其君,甚至連個謚號都沒有,這是為什麽呢?
  原來,厲公雖然逃亡在外,卻利用鄭國櫟地百姓,把地方官殺了,占了櫟邑,仍然稱君,鄭國就開始分裂。而原來一度被鄭國滅掉了的許國,也乘機宣佈獨立。
  十四年後,鄭厲公又從櫟地領兵攻鄭,俘虜了鄭國的傅瑕。傅瑕為保命,對厲公說,衹要你放我一條生路,我一定設法使您回國繼續做國君。厲公聞聽,便赦免了他,並與他盟誓。傅瑕回到國都之後,就設計殺了子儀和他的兩個兒子,迎厲公回國復位。
  厲公復位,隨即把傅瑕殺了。這一次他倒是做得很堅决,可嘆傅瑕佞臣,原本想藉人成事,可最終落得個如此下場。
  莊公十四年,鄭國的南門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門內的一條蛇與門外的一條蛇相互爭鬥,結果呢,門裏的蛇被門外的蛇咬死了。這件怪事發生後,僅六年,厲公回國復位。
  《左傳》煞有介事地記錄了這件事,當時人們聽了都覺得出了妖孽。魯莊公甚至還嚮大夫申繻討教,難道二蛇相爭是妖孽?他懷疑,門裏的蛇是子儀,門外的蛇就是子突。申繻是這麽解釋的:"人之所忌,其氣焰以取之。妖由人興也。人無釁焉,妖不自作。人棄常則妖興,故有妖。"
  申繻是春秋史上一個很有學識的人,他的話也很有意思,一方面他還是肯定了妖的産生與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妖是由人心所生。
  申繻的話很快又得到了印證。厲公殺傅瑕之後,對下大夫原繁說,傅瑕對國君有二心,對這樣的情況,大周有刑罰規定,現在傅瑕以法論處了。那些幫助我的人沒有三心二意,我都會承諾給他上大夫的官職。這件事我要和伯父您商量,而且寡人離開國傢多年,伯父您也沒有告訴寡人國內的情況。回國以後也不親附寡人,寡人對此深表遺憾。
  原繁是個有着多年從政經驗的老臣,他豈能不知厲公是軟硬兼施,零敲碎打,話裏有話?他反唇相譏:先君桓公命我的先人管理國傢宗廟,國傢有君主而自己的心卻在國外,還有比這更大的三心二意嗎?如果主持國政,國內的百姓又誰不是他的臣子呢?臣子不應該有三心二意,這是天命。子儀做國君已歷十四載,現在有人卻陰謀策劃君王回國,難道不是三心二意嗎?莊公十子尚有八人在,如果都像您這樣用高官厚祿作為誘餌以勸說別人三心二意的話,那您該怎麽辦呢?我遵命就是了。
  說完,原繁上吊自殺了。
  伯父原繁被逼自殺之後,厲公又進一步整治參與雍糾之亂的人,殺了祭仲黨羽公子閼,砍去了強鑰的雙腳。就這樣,鄭國先後經歷三次內亂之後,再也無法重振雄風了。這不是人心生妖孽麽?
  烝母奪媳
  就在鄭國接而連三發生變亂的同時,衛國也上演了與之驚人相似的一幕。不過,相較而言,衛國之亂更有其"特色"。
  說二者之間有着驚人相似之處,就在於也是公子相煎;不同之處就在於,這裏面多了女人香豔的身影。這一幕估且可名之為烝母奪媳。
  說起烝母奪媳這段春秋史上最著名的"醜聞",就不得不先介紹一下其主角,也就是"男一號"衛宣公。
  衛宣公名晉,就是上一回《衛國初亂》中講到的衛國大臣石碏"大義滅親"換來的主。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好色,為人淫縱不檢。做公子時,就與其父衛莊公之妾夷薑私通,還生下一子,寄養於民間,取名曰急子。我就奇怪,衛莊公戴了這頂緑帽子竟然全然不知。宣公即位後,元配邢妃無寵,衹有夷薑得幸,如同夫婦,並把她由庶母搖身一變成為自己的第二夫人,並許立急子為嗣,屬之於右公子職。
  急子長大成人,已經十六歲,宣公就開始為之張羅娶媳婦。衛國與齊國有着長年的婚姻關係,齊國出美女,宣公這時仍然把眼睛盯在齊國。齊僖公生有兩個女兒,大的叫齊薑,小的叫文薑(就是那個要許配給鄭國公子忽卻被拒絶的那個),個個都長得如花似玉,滿目風流。齊僖公答應把長女齊薑嫁給急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