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书信 》 2007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力作:金色筆記 》
第32節:黑色筆記(4)
多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
衹要看一眼那個拙劣的提要,看一眼電影公司的來信,我便感到惡心。然而,我知道,使電影公司那麽急切想知道是否有可能把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原因也正是使小說獲得成功的原因。小說寫的是種族問題。我說過:小說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但它所流露出的情緒卻有點可怕,有點不健康,有點狂熱。那是戰爭年代的一種盲目的騷動,一種虛偽的懷舊情結,一種對放肆、自由、混亂、無序的渴望。我很清楚地知道,如果今天讓我再讀一遍,我一定會感到羞愧,好像自己就赤裸着身子站在大街上。然而,別人似乎沒有看到這一點。沒有一個評論傢看到這一點。我那些有文化、懂文學的朋友也沒有看到這一點。這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說,因為它字字句句閃爍着可怕而虛偽的懷舊情結。我知道,為了寫出另一部小說,寫出那五十篇題材已備的社會報告,我必須十分審慎地去激發這種情感。正是這種情感將促成那五十篇文字成為小說,而不是通訊報道。當我回想起與那班人在馬雪比旅館度周末的情景時,我不得不第一次把某些東西從自己身上抹去。現在開始寫作時,我又得再次把它抹去,或者讓"故事"開始以小說的形式出現,而不是以事實真相出現。這就像回憶一次熾烈的愛情,一次性的沉迷。非同尋常的是:隨着懷舊情結加劇,隨着故事開始成形,內心的激動就像顯微鏡下的細胞一樣繁殖起來。這種懷舊情結太強烈了,我每次都衹能寫上幾行字就停下來。沒有任何情感能比這種虛無主義更刻骨銘心了,總是那麽怒氣衝衝,隨時準備把一切拋入水中,心甘情願地、急切地想讓自己化為烏有。這種情緒也正是戰爭為什麽會延續的根本原因之一。讀過《戰爭邊緣》的人即使他自己一點也沒有意識到,也會無意中飽餐這種情緒。這就是我感到羞愧的原因,這就是我為什麽會始終覺得自己好像犯了什麽罪的原因。那一班人是偶然湊合在一起的,他們心裏明白,衹要這場特殊的戰爭一結束,他們就不會再聚集在一起。他們誰都知道,並且極其坦誠地承認:他們間沒有共同語言。
不管戰爭在世界別的地方激起什麽樣的熱情和信仰,導致極其的貧睏,它在我們這個國傢卻從一開始就是以雙重的感情為其特徵的。顯而易見,戰爭對於我們來說是件好事。這一點說起來並不復雜,用不着專傢來解釋。中非和南非的物質繁榮是可感知的,每個人都會一下子變得更有錢。儘管中非的經濟自古以來就衹為確保人們最低限度的生活和發展的需要,但這對非洲人來說同樣也是個事實。用錢買不到商品這種嚴重的狀況將不復存在。至少不至於嚴重到使人活不下去。當地的廠商開始生産原先得靠進口的商品,這樣就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戰爭的兩面性---建立在最低效、最落後的勞動力的基礎上的非洲經濟原先是那麽遲滯、蕭條,它因而需要某種來自外部的衝擊。而戰爭正是這樣一種衝擊。還有一個理由是針對犬儒主義的---首先,一旦人們開始對自己所蒙受的恥辱感到不耐煩,他們就會開始懷疑一切。這場戰爭呈現在我們面前是一場討伐希特勒的邪惡主張和法西斯主義的戰爭,然而,在那一大片非洲大陸上,在大約半個非洲的領土上,希特勒關於某些人因種族的原因比別人優越的主張卻大有市場。非洲大陸到處有不少人懷着嘲諷的態度欣賞着他們的白人主子加入軍隊去跟法西斯惡魔交戰---那大都還是一些受過一定教育的非洲人。他們愛看自己的白人主子急巴巴地登上徵程,前往就近某個戰場投入反對某種主義的戰鬥。而這種主義如果産生在他們自己的國土上,他們是一定會誓死捍衛的。整個戰爭期間,各種報紙的通訊欄目都充斥了這樣的爭論:任何一個非洲士兵都有可能拿槍口對準自己的白人主子,或者在晚些時候運用他所掌握的有關兵器的知識,那麽,把一隻哪怕很蹩腳的槍支交由他保管是否安全呢?得出的結論是---當然是正確的---這並不安全。
這兒有兩條我們進行這場戰爭的正當理由,但從一開始,它們就具有某種令人愉快的諷刺意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譯林出版社 |
|
|
第1節:譯 序(1) | 第2節:譯 序(2) | 第3節:譯 序(3) | 第4節:自由女性Ⅰ(1) | 第5節:自由女性Ⅰ(2) | 第6節:自由女性Ⅰ(3) | 第7節:自由女性Ⅰ(4) | 第8節:自由女性Ⅰ(5) | 第9節:自由女性Ⅰ(6) | 第10節:自由女性Ⅰ(7) | 第11節:自由女性Ⅰ(8) | 第12節:自由女性Ⅰ(9) | 第13節:自由女性Ⅰ(10) | 第14節:自由女性Ⅰ(11) | 第15節:自由女性Ⅰ(12) | 第16節:自由女性Ⅰ(13) | 第17節:自由女性Ⅰ(14) | 第18節:自由女性Ⅰ(15) | 第19節:自由女性Ⅰ(16) | 第20節:自由女性Ⅰ(17) | 第21節:自由女性Ⅰ(18) | 第22節:自由女性Ⅰ(19) | 第23節:自由女性Ⅰ(20) | 第24節:自由女性Ⅰ(2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