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龙卧紫禁城   》 第32节:第三章 "忽智忽愚"的一言堂(4)      李涛 Li Tao    姜晓东 Jiang Xiaodong

  对于被正德帝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大明江山来说,百废待兴,杨廷和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嘉靖帝能够好好配合,旧山河定能重振雄威。最初嘉靖帝给出的姿态十分明确,对杨廷和的除弊措施,均予照准;对其提出的36字,也优诏报可。看上去君臣和睦,明朝有望恢复过去的政通之象,可是嘉靖帝的肚量经不起考验,当他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就会不顾一切斗争到底。
  实际上一开始登基的纷争,奠定了杨廷和的悲凉基调。在嘉靖登基之时,内阁送呈即位诏书给朱厚审阅。但是朱厚迟迟没有批准,只因为其中有"奉皇兄遗诏,入奉宗祧"这样一句话。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朱厚 成为明孝宗的后代,要担负起祭祀祖宗的责任。可见,杨廷和始终没有放弃皇室正统的思想,一直努力要将朱厚变成传统意义上的皇脉。朱厚 对这句话十分不满,他认为自己是来继承皇位的,不是给别人当儿子的。盛怒之下的朱厚,扣留诏书,迟迟不发。最后经过从万王府一路陪伴谋士苦口婆心的劝导,分析目前局势和利害关系,朱厚才隐忍退让。
  然而朱厚并不是一个十分宽容的人,他有强烈的自尊心,而且事事好胜,这一时的退让,终有一天会让杨廷和双倍补偿。自卑的出身,倔强的个性,以及紫禁城带给他的不安和惶恐,都让这个少年对围绕在皇权周围的种种集团有了成见。而这种成见的形成,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判断力,从而影响到整个大明朝。
  你们要搞清楚谁才是紫禁城的主人
  朱厚终于登基了,改年号为嘉靖,以次年为嘉靖元年。
  原本内阁请奏以"绍治"为年号,意为将治世发扬光大。但是朱厚不喜欢,因为"绍"字有继承的意思,他对这个词十分敏感。从心理上来讲,他不希望别人提及关于皇位继承的事情,不希望别人总是提起过去。朱厚 亲自为自己选取了年号,"嘉靖"一词出自《尚书》"嘉靖殷邦",意为"美好的政治,富足的国度"。
  长达45年的嘉靖时代开始了,从此在历史上写出了一个二十几年不上朝,国家却照常运转的奇迹与荒诞。
  登基后的第三天,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五日,嘉靖帝降旨,"朕继入大统,虽未敢顾私恩,然母妃远在藩府,朕心实在恋慕",命官员去安陆迎接生母蒋氏来京。这种对母亲的依恋无可厚非,毕竟嘉靖帝才是个少年,从小又娇生惯养,一下子离开母亲,思念难免。但是两天之后,嘉靖帝又搬出一道旨意"命礼部会官议兴献王主祀及封号以闻"。其实按照常理,给兴献王封号也在情理之中,他是皇帝的生父,理应得到一个封号。如果皇帝的这个举动完全是出于孝义之心,那么很容易解决。可惜的是,嘉靖帝连续颁出的两道圣旨,是登基纷争的延续。他并没有忘记当初登基时候,大臣给他带来的麻烦与困扰,这是正式向群臣下了战书。杨廷和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皇帝竟然有个睚眦必报的性格。
  皇帝都下旨了,群臣只能聚在一起商讨兴献王封号的事情。杨廷和等人此时还没有察觉到这个被他们一手捧上去的帝王,就要将矛头对向自己。他们只是单纯地从政治理法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可大可小。汉成帝时期,因为无子嗣,而在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册立皇侄刘欣为太子。在刘欣成为太子的同时,也过继了成帝宗系。可是这样一来,定陶王的袭位就无人继承,于是成帝下旨让楚孝王之孙刘景袭爵定陶王。如果兴献王封号之事能够如此顺利,那是最好,但是历史上处理不当加深皇帝与大臣之间矛盾的,也有先例。
  宋仁宗多年无子,于至和二年(1055年)立濮安王第十三子赵曙为皇太子,登基之后成为宋英宗。在如何定义英宗生父母身份上,各大臣之间展开了一场混战。当年欧阳修等人同意英宗以本生为皇考,而司马光等认为既然已经成了人家的儿子,就不能眷顾私亲。这场论战持续了18个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妥协。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濮议"事件。最后宋英宗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决定以本生为皇考,这下遭到了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并以辞官相威胁。理学宗师程颐也报以反对的态度,认为继承了别人的家业,就理应成为别人的后代,这是种责任亦是义务。宋英宗虽然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君臣之战中胜出,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出现缺陷,同时加剧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前车可鉴,杨廷和认为给兴献王封号之事有悖伦理道德,应该如程颐所说"为人后者,谓所后为父母,而谓所生为伯、叔父母,此生人之大伦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前言第2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1)
第3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2)第4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3)
第5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4)第6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5)
第7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6)第8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7)
第9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8)第10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第1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2)
第1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3)第1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4)
第15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5)第16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6)
第17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7)第18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8)
第19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9)第20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0)
第2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1)第2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2)
第2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3)第2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4)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