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 杨澜访谈录Ⅱ   》 第32节:赖声川:暗恋桃花源(2)      杨澜 Yang Lan

  杨澜:当时他正好用一个,两个导演。两个戏班子在排戏的这样一个情节来贯穿。这个跟你在剧院里的经历有没有相似之处?
  赖声川:有。
  杨澜:同时两个讨厌鬼来租场地。
  赖声川:所以我说蛮好玩的,后来我们的电影版,就是林青霞演的电 影版,我记得1993年在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放映。《纽约 时报》就给我写了一个评论-- 《纽约时报》写评论我们总是 要看一下-- 他就说这个电影真的很好,可它有一个很严重 的批评。他说这个剧情根本就不可信。
  杨澜:不合理。
  赖声川: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剧场同时租给两个剧团
  杨澜:同时租给两个导演。
  赖声川:两个剧团来排戏。我那时候我就哈哈大笑。纽约人。
  杨澜:太单纯了,他以为全世界人都像他们那样井井有条。
  赖声川:就是他觉得在纽约他知道全世界是怎么样,可是他可能只知 道纽约,他真的到亚洲来租剧场看看,我们经常有遇到这种 事情。
  杨澜:您遇到过最荒谬的有关剧场的事情是什么?
  赖声川:其实我们在真正在想这个悲剧和喜剧的时候,刚好有一次在 看一个朋友在做一个彩排。那么他是非常先锋的、很前卫的 一个作品,突然之间有工作人员上台开始挂一些布条,抬了 一台钢琴上来,有些小朋友出现,干吗?某某幼稚园第几届 毕业典礼,然后他导演就上台了。他疯了一样就跟我们《暗 恋桃花源》里一样,这场子是我定的,这是我的我的我的, 没人理他,继续,小朋友排队排好,家长也来了,我们就在 旁边看,发生什么事情啊。
  杨澜:生活就是蛮荒谬的。
  赖声川:啼笑皆非。那你看一看其实人生就是这样。真的。
  杨澜:那时候罗大佑、蔡琴、都在里面唱是吗?
  赖声川:罗大佑跟蔡琴是在台下听的。
  杨澜:听你唱的。
  赖声川:第一次见到他,那个感觉就很特别,我认为你-
  杨澜:男生都这么说,原来这是一句-
  赖声川:这是一句套近乎的话。
  看过赖声川的戏剧,常有人评论说,他的故事里,总有贯穿着一份寻 根的情节,其实了解到他的经历就会发现,这份对归属感的探寻确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过他,1954年赖声川出生于美国华盛 顿,从小接受西方教育,一直到12岁的时候,因为父亲调回台湾工 作,赖声川才第一次全面地接触到华语文化,然而这对于他来说确实 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杨澜:如果回到您个人的经历-- 由于在幼小的时候,生长在美国,后来又回到了台湾来念书的缘故,你是否对自己的身份有过一种混淆的时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1)第2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2)
第3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3)第4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4)
第5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5)第6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6)
第7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7)第8节:黄秋生:烂片之王(1)
第9节:黄秋生:烂片之王(2)第10节:黄秋生:烂片之王(3)
第11节:黄秋生:烂片之王(4)第12节:黄秋生:烂片之王(5)
第13节:黄秋生:烂片之王(6)第14节:黄秋生:烂片之王(7)
第15节:黄秋生:烂片之王(8)第16节:黄秋生:烂片之王(9)
第17节:黄秋生:烂片之王(10)第18节:黄秋生:烂片之王(11)
第19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1)第20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2)
第21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3)第22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4)
第23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5)第24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6)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