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打死不做上海男人——上海男人怎么了?   》 自我感觉良好      秦林 Qin Lin

  上海男人向来喜欢把自己的城市以中国式的欧洲化为自我认同,但什么是欧洲化?上海男人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我的感觉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商业发达程度的确是在向欧化靠拢了,但其自身的性格文化、道德素养,乃至艺术积淀却和欧化相差十万八千里。上海男人现在很尴尬,他们正像邯郸学步一样,努力地向着欧化接轨,因此他们离他们本一就很少亮点的本土东西越来越远,无奈埃菲尔铁塔不是一日建成的,他们要想在上海建筑起埃菲尔铁塔式的文化,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一个城市出现了文化多元化,这本来正可体现这座城市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诚纳,但必须要由这座城市自己的主流文化作为支撑。因为城市的主流文化总会从城市的主人公身上折射出来。现在的上海男人身上兼具了欧化的、美化的、港式化的、国产化的哪一门派?别说外人,连上海男人自己也说不清楚。难怪有人说,现在的上海有些奇怪,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男人谁都能在上海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角,但蓦然惊望,却发现大部分的上海男人都在自我感觉良好地被外人们吊在半空中。  上海从硬件上无疑已达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准,但她竟然成为素质低劣的上海男人夸耀的最强势资本,其次才是他们自诩的所谓精明!这些自以为以精明过人的人啊,他们精明在何处呢?他们居然心安理得地看着无数“外人”在上海接受着国际化大都市所有硬件的扶持,而他们自己却为能扮演一个为人作嫁衣裳的角色而沾沾自喜!  还有人自认为上海男人最有创造性,国内有很多好商品就是从上海人首先开发出来的,外地人生产的产品大抵是按上海人的思路照葫芦画瓢云云。孰知香港本以“东方之珠”之称美誉世界,冷不丁从上海冒出了个“东方明珠”,颇让以“东方之珠”为荣的港人迄今还耿耿于怀,这也叫创造?更臭的是全国上下孰人不知的“脑白痴”电视广告,尽管版本一改再改,万改不变其宗:烦得让观众连电视都不想看了——那让人想起“战地烽火”大合唱、那呆若木鸡的老头老太太嘴里含着婴儿的奶嘴、那非驴非马叫似的“和弦”配音、那刚学会发音就会知道什么叫“有营养有品味”的BB……俗哟——诸如此类,也叫创造?如果真能叫创造的话,我看只能封作自我感觉良好的“海派创造”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西苑出版社
序:呼唤真品文化批判在国人怨忿声里簇起的东方之都发端于清末民初的“文诟”
三四十年代“海派男人”浮出水面上海男人何以成为众矢之的土著人与移民矛盾的形成
“上海男人”在外地人心中的分量你用什么招呼外地朋友“海派”版本的排外
国人为什么爱“爆”上海男人的笑何必与“全国人民”“为敌”当小气已成惯性
琐碎难以长大志有一种虚伪叫“惊艳”“土鸡生的蛋洋鸡孵的鸡”
审视“上海绅士”啥叫“新上海男人”“走样的赞语”是褒还是贬
绝非空穴来风说你“中性”你别急怕什么莫过于怕老
讲卫生讲到洁癖无畏的“嘴仗”“小资”者“常乐”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