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先秦諸子解讀   》 第32節:第七部分:談孔說儒(4)      黃堅 Huang Jian

  許慎《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段玉裁註:儒、柔以疊韻為訓。鄭氏《三禮目錄》雲:……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
  我們先且按下這堆解釋,另由蹊徑,來趟一趟這儒的起源,究竟從何而來。
  近人章太炎曾作《原儒》一篇,以他那著名的堅實,晦澀、煩瑣的小學功夫,表明了對儒的起源的認識。簡明地說,就是儒起始於周朝的王官。
  鬍適不同意章太炎的觀點。鬍博士頗有點讓人驚訝地說,儒源起於被周武王滅掉的殷商後裔。鬍適的論證方式,充滿了現代心理學和文學想象的魅力。
  其實,章太炎和鬍適的觀點,並非是冰炭不同器的勢不兩立,他們各有其依存的根基和價值。
  要給予儒一個較為明晰,但又不要太過煩雜的解釋,我想,還是應該從平王東遷開始說起。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周朝的都城由鎬京遷到洛邑。在此之前,西周王朝已被犬戎所滅。所以,平王定都洛邑,說起來是遷都,實際是新立了一個國傢。這個新的國傢當時面臨一種什麽狀況,概括地說,就是王室衰微,諸侯興起。王室衰微,表現在,一,王室土地日益萎縮,所謂"昔先王日闢百裏,今也日蹙百裏"(《詩經 大雅 召旻》),而土地,自古及今,都是財富的根本。二,諸侯的貢獻也日蹙。據範文瀾《中國通史》,"按照魯史春秋所記,242年裏,魯君朝王僅三次,魯大夫聘周僅四次。魯是周公的後代,與王室最親近,朝貢幾乎全廢,其他諸侯的朝貢自然不會比魯多一些。"(《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第164頁)人都不來了,見面禮也就肯定別指望了。
  東周王室當時究竟窮到什麽地步,我們藉幾個事例,稍作說明。"開國之君"周平王死後,下葬的錢不夠,周王室派人到魯國去求助"喪葬費"。公元前697年,周桓王私自嚮魯國求車,說明,王室窮得連車都置不起了。桓王死後,因為沒錢,七年後纔得以埋藏(見顧德融 朱順竜《春秋史》)
  窮到這種地步,"不能養活衆官"(《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65頁)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一般書籍,寫到這裏,都是語焉不詳地一筆帶過,最多不過說說官學衰,私學起之類。但照筆者看來,正是在這個歷史的節點上,"瓦解冰泮,風飛電散,死生契闊,不可問天"(庾信《哀江南賦》),發生了足以影響後世中華民族文明傳承與文化衍變的重大事件。古往今來衆多歷史學家,文化學者,將這段歷史中的碎骨連筋忽略不述,漠然走過,在筆者來看,簡直是最不可思議的歷史驚奇。
  隨着王室衰微,沒錢養活衆官,一場被兩千多年前歲月風沙堙沒的歷史劇,上演了。
  大批大批前中央政府王室官員嚮民間飄散!嚮那些正在興起,開始具有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和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諸侯國飄散。
  "公元前520年,王子朝結合一批喪失職位的舊官,起兵爭王位,兵敗,率如氏、毛氏、尹氏、南宮等殘部,帶着王室所有的麯籍,逃奔到楚國。這是東周文化最大的一次遷移。周人和周典籍大量移入楚國,從此楚國代替東周王國,與宋魯同為文化中心。"(《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65頁)可以想見,在東周全部的414年裏,這衹不過是一次上規模,有組織,有記載的轉移。在此之前,更早、更多"散戶"流亡式"移民",如風吹沙揚,細水長流,已完全迭散於史籍之外。
  而這,就是儒的歷史起源綫。
  東周王官嚮民間散落的過程,就是儒之最初的形成過程。
  也就是說,由於周王室衰弱,大量官員被裁減,或自動流失,從而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形成最初的細胞、土壤、血液、精脈。從物質構成的來源說,他們就是太炎先生所說的王官。而從某種禮儀精神的源流來講,他們跟周之前朝--殷商後人之間,存在某種淵源關係,也不是沒有可能(鬍適說)。至於《漢書 藝文志》推斷"儒傢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精細的同時,多少有點縮杵為針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與書評
第2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1)
第3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2)
第4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3)
第5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4)
第6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5)
第7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1)
第8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2)
第9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3)
第10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4)
第11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5)
第12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6)
第13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1)
第14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2)
第15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3)
第16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4)
第17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1)
第18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2)
第19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3)
第20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4)
第21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5)
第22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6)
第23節:第五部分:縱橫傢蘇秦的謎樣人生(1)
第24節:第五部分:縱橫傢蘇秦的謎樣人生(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