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季羨林談人生   》 第32節:傻瓜(1)      季羨林 Ji Xianlin

  傻瓜
  天下有沒有傻瓜?有的,但卻不是被別人稱作"傻瓜"的人,而是認為別人是傻瓜的人,這樣的人自己纔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我先把我的結論提到前面明確地擺出來,然後再條分縷析地加以論證。這有點違反鬍適之先生的"科學方法"。他認為,這樣做是西方古希臘亞裏士多德首倡的演繹法,是不科學的。科學的做法是他和他老師杜威的歸納法,先不立公理或者結論,而是根據事實,用"小心的求徵"的辦法,去搜求證據,然後纔提出結論。
  我在這裏實際上並沒有違反"歸納法"。我是經過了幾十年的觀察與體會,閱盡了蕓蕓衆生的種種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後,纔提出了這樣的結論的。為了凸現它的重要性,所以提到前面來說。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有一些人往往以為自己最聰明。他們爭名於朝,爭利於世,錙銖必較,斤兩必爭。如果用正面手段,表面上的手段達不到目的的話,則也會用些負面的手段,暗藏的手段,來蒙騙別人,以達到損人利己的目的。結果怎樣呢?結果是:有的人真能暫時得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大大地輝煌了一陣,然後被人識破,由座上客一變而為階下囚。有的人當時就能丟人現眼。《紅樓夢》中有兩句話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話真說得又生動,又真實。我絶不是說,世界上人人都是這樣子,但是,從中國到外國,從古代到現代,這樣的例子還算少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第2節:人生第3節:再談人生
第4節:三論人生第5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第6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2)
第7節:不完滿纔是人生(1)第8節:不完滿纔是人生(2)第9節:緣分與命運
第10節:謙虛與虛偽第11節:做人與處世第12節:走運與倒黴
第13節:牽就與適應第14節:知足知不足第15節:有為有不為(1)
第16節:有為有不為(2)第17節:三思而行第18節:論壓力
第19節:論朋友第20節:論恐懼(1)第21節:論恐懼(2)
第22節:愛情(1)第23節:愛情(2)第24節:愛情(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