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逆流而上:平鑫濤與瓊瑤真情告白 》
後記
平鑫濤 Ping Xintao
多年前有一位著名的記者,也是一位優秀的作傢,根據我的部分口述,以及朋友們的一些訪談,寫了一篇關於我的故事,長達五六萬字。 當我閱讀那篇文稿時,我竟然感到:“有些情節的確滿感人的!”但旋即驚覺:“這個人是我嗎?雖然這個人的故事,好像與我的種種遭遇有些相似。” 她的生花妙筆,美化了我的故事。既是根據真人真事記述的所謂“傳記”,使我感到十分慚汗,我怎麽敢當做為該文的主角? 我一直自認是個平凡的人,雖然有些不平凡的遭遇;既沒有豐功偉績,也沒有彩爛人生,雖然傳記文學充塞書海,我始終覺得我還是平凡得不足以占一席之地。 也許有人說我過於謙卑。 我做為一個編輯,一個出版人,謙卑是這種職業的基本態度。 各種人生,各種不同的職業,都有其基本的態度。政治傢(不是政客)為國為民奉獻自己;醫師護士全力救治病人,法官和律師伸張正義…… 當作傢們一個字一個字寫下的心血結晶交給我處理的時候,我能不以虔誠和謙卑的態度相對嗎? 平凡的我,微不足道,不平凡的是這個時代;不平凡的是許許多多卓越的作傢們。 因此,我沒有發表或出版那篇文章,一直對這位記者深感歉疚。 二○○二年夏天,為了慶祝二○○四年的五十周年,開了不少會議,討論如何舉辦各種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嚴選五十本叢書奉獻讀者,出版部决議第五十本書應該由我執筆,寫我的故事,寫“皇冠”的故事。 出版部總編輯春旭首先“發難”,兒子和女兒接着連番“轟炸”: ──這五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苦難、最多變、最重要的年代,生在這個年代,就有記錄它的義務; ──至少你見證了五十年來文壇的興衰,有寫下來的價值; ──至少你經歷的苦難,和如何奮發、如何脫睏而出的經驗,可以給年輕一代一些藉鏡; ──除了雜志和出版外,在電影和電視的經歷,也是觀衆們樂見的史實。 雖然“攻勢”凌厲,我還是不為所動。 但那年秋天,我生了一場“大病”,體能嚴重受創,顔面神經受損,近乎毀容。在長達一年多的復健過程中,我摒絶了各種社交活動,放下了大部分工作,經歷了人生另一個過程。 在這段期間,一生中的種種回憶,像電影的倒片,一格格在我腦中放映。 正好《皇冠雜志》的許多專題,勾起了我更多的思潮。於是,配合一期期的專題,試着寫了下來,不知不覺寫了十多萬字。 這些,不算是我的傳記,衹是一些生活的片段、一些工作的實錄、一些經驗的報告。當然,我認為最值得記載的是五十年來,我遇到的“這些人和那些人”,見到的“這些事和那些事”。 我生於憂患,自貧窮出發,從零開始,“逆流而上”的種種切身經驗,如果能夠提供年輕朋友一些建議,或一些啓發,更是我樂見的收穫了。 因此,我以最最誠懇、最最謙卑的心情,結集成書,作為我從事“皇冠”五十年的一個奉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長江文藝出版社 |
|
|
在逆境裏成長(1) | 在逆境裏成長(2) | 在逆境裏成長(3) | 學習,從畢業開始(1) | 學習,從畢業開始(2) | “不可能”中的“可能”(1) | “不可能”中的“可能”(2) | “變”,是“不變”的原則(1) | “變”,是“不變”的原則(2) | 與時間賽跑(1) | 與時間賽跑(2) | 小故事,帶來的啓示(1) | 小故事,帶來的啓示(2) | 天生懶骨VS挑戰極限 | 沒有“失去”,哪能“得到”(1) | 沒有“失去”,哪能“得到”(2) | 瑰美的傳奇 永恆的停格--結緣張愛玲(1) | 瑰美的傳奇 永恆的停格--結緣張愛玲(2) | 緣起緣滅--我們的電影夢(1) | 緣起緣滅--我們的電影夢(2) | 緣起緣滅--我們的電影夢(3) |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們的電視生涯(1) |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們的電視生涯(2) |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們的電視生涯(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