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周剋昌      蒲鬆齡 Pu Songling

  淮上貢生周夭儀[1],年五旬,止一子,名剋昌,愛昵之[2].至十三四歲,豐姿益秀;而性不喜讀,輒逃塾[3],從群兒戲,恆終日不返。周亦聽之。
  一日,既暮不歸,始尋之,殊竟烏有。夫妻號■[4],幾不欲生。
  年餘,昌忽自至,言:“為道士迷去,幸不見害。值其他出,得逃歸。”
  周喜極,亦不追問。及教以讀,慧悟倍於曩疇[5].逾年,文思大進,既入郡庠試[6],遂知名。世族爭婚,昌頗不願。趙進士女有姿,周強為娶之。既入門,夫妻調笑甚歡;而昌恆獨宿,若無所私。逾年,秋戰而捷[7].周益慰。
  然年浙暮[8],日望抱孫,故常隱諷昌[9].昌漠若不解。母不能忍,朝夕多絮語。昌變色,出曰:“我久欲亡去,所不遽捨者,顧復之情耳[10].實不能探討房帷,以慰所望。請仍去,彼順志者且復來矣。”追曳之,已陪,衣冠如蛻[11].大駭,疑昌已死,是必其鬼也。悲嘆而已。
  次日,昌忽僕馬而至,舉傢惶駭。近詰之,亦言:為惡人掠賣於富商之傢[12];商無子,子焉。得昌後,忽生一子。昌思傢,遂送之歸。問所學,則頑鈍如昔。乃如此為真昌;其入泮、鄉捷者[13],鬼之假也[14].然竊喜其事未泄,即使襲孝廉之名[15].入房,婦甚狎熟;而昌■然有怍色,似新婚。甫周年,生子矣。
  異史氏曰:“古言庸福人[16],必鼻口眉目之間具有少庸[17],而後福隨之;其精光陸離者[18],鬼所棄也。庸之所在,桂籍可以1067不入闈而通[19],佳麗可以不親迎而致;而況少有憑藉,益之以鑽窺者乎[20]!”
  據《聊齋志異》二十四捲抄本
  “註釋”
  [1]淮上,淮水之濱。
  [2]愛昵:謂溺愛。
  [3]逃塾:逃學。塾,私塾。
  [4]號■:此據青柯亭刻本,原作“號跳”。
  [5]曩疇:昔日,往昔。
  [6]入郡庠試:即到府城參加選拔生員的考試。郡,此指府城所在地。庠,縣學。詳《葉生》註。
  [7]秋戰而捷:指參加秋季舉行的鄉試,中了舉人。
  [8]年漸暮:年歲漸老。
  [9]隱諷:以隱約的言辭暗示。
  [10]顧復:喻父母養育之恩。《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11]衣冠如蛻(tuì退):衣帽如同蛻下的皮殼。蛻,蟬、蛇之類脫皮去殼。蛻,此據青柯亭刻本,原作“脫”。
  [12]掠賣:劫掠出賣。
  [13]入泮、鄉捷者:入縣學為生員、鄉試中舉的人。
  [14]鬼之假:是鬼假藉周剋昌的名字。
  [15]孝廉:明清為舉人的別稱。詳《畫壁》註。
  [16]庸福人:平庸而使人得福。庸,平庸,平常。
  [17]少庸:少許平庸的標志。
  [18]精光陸離者:容貌不平庸的人,指才智超軼者。精光,儀容。語出
  《史記·扁鵲列傳》。陸離,美玉。《楚辭·九嘆·逢紛》:“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裳。”此謂不平常,不同凡庸。
  [19]桂籍可以不入闈而通:謂不進考場而可以得到科舉功名。桂籍,科舉及第人員的名籍。《晉書·■詵傳》載,晉■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謂“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後因以“折桂”喻科舉及第。
  [20]鑽窺:鑽穴隙相窺,指男女不經媒合而私會,喻仕宦不由正當途徑而取得。《孟子·滕文公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