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蒲鬆齡 Pu Songling

  粵中有獵獸者[1],挾失如山[2].偶臥憩息,不覺沉睡,被象來鼻攝而去。自分必遭殘害。未幾,釋置樹下,頓首一鳴,群象紛至,四面旋繞,若有所求。前象伏樹下,仰視樹而俯視人[3],似欲其登。獵者會意,即足踏象背,攀援而升。雖至樹巔,亦不知其意嚮所存。少時,有狻猊來[4],衆象皆伏。狻猊擇一肥者,意將搏噬。象戰慄,無敢逃者,惟共仰樹上,似求憐拯。
  獵者會意,因望狻猊發一弩,狻猊立殪[5].諸象瞻空,意若拜舞。獵者乃下,象復伏,以鼻牽衣,似欲其乘。獵者隨跨身其上,象乃行。至一處,以蹄穴地,得脫牙無算[6].獵人下,束治置象背。象乃負送出山,始返。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粵中:指令廣東省。粵,泛指兩廣地區,後為廣東省的簡稱。
  [2]如山:住山裏去。如,往。
  [3]俯視:此據二十四捲抄本,原作“俯仰”。
  [4]狻猊(suānní酸倪):即獅子。
  [5]立殪(yì意):即刻而死。殪,兀。
  [6]無算:無數,不可計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