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人史綱 》
八 英法聯軍
柏楊 Bai Yang
焦頭爛額的清政府正睏於激烈的內戰時,又因為過度的愚昧,引起致命的英法聯軍戰爭。
中美《望廈條約》上,有十二年期滿再行修訂的條款,中英《南京條約》卻沒有。但中英《南京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卻有利益均沾條款,所以也就等於有這個條款。
一八五四年——距中英《南京條約》一八四二年簽訂,已十二年;距中法《黃埔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一八四四年簽訂,已十年。英法兩國公使嚮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要求就修約事宜,舉行談判。清政府那時還沒有外交部,對各國的外交事務,不在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北京處理,而由在廣州的兩廣總督負責,這種畸形的形態,說明清政府的心理,那就是把這種棘手的事推的越遠越好。葉名琛是一個傳統的腐敗老官僚,昏聵顢顬預而又自以為很聰明,他對外國人的態度是,一律拒絶接見,管你是普通商人或代表國傢的使節,用以表示他的尊貴和對皇帝的忠貞。法國駐華公使布爾隆(註意到這一點,那時的外國駐中國使節是住在廣州的)自一八五二年來中國,到一八五五年回國,四年之間,屢次要求進見葉名琛,都見不到一面。美國駐華公使史派剋自一八四六年到一八四八年,自一八五○年到一八五二年,兩次共六年之人,也無法見到葉名瑁接替他的新任公使馬歇爾於一八五二年到職,請葉名琛指定日期呈遞國書,直到一八五四年離任,連個回信都沒有得到。
在這種外交形態下,英法修訂條約的要求,如果能得到反應,那纔是天大的怪事。英法兩國公使當然也了如指掌,他們早已洞察到中國官場的伎倆,所以在嚮葉名琛提出要求,完成這種外交上的例行程序後,就一齊北上,到了天津,嚮清政府提出,准許兩國的使節進駐北京,再准許開放天津跟廣州一樣成為通商港口。皇帝晏寧看到報告後,氣得死去活來,尤其對於外國使節長期駐在北京的一項,認為自從他祖宗創建清王朝以來,還沒有聽說過比這更荒謬的事。
英法兩國發現,除非使用武力,不能達到目的。
用武力必須有一個藉口,而藉口來了。一八五六年,廣東省的巡邏艇在珠江口截住一艘實際上是中國人所有,但在香港註册,挂着英國國旗,名叫亞羅號的船衹,逮捕了船上十二個中國人,並把英國國旗拔下丟掉。巡邏艇水兵顯然不知道國旗的意義,因為中國那時候還沒有國旗。英國領事巴夏禮嚮葉名琛要求釋放那十二個人,並用書面道歉。葉名琛倒是把十二個人釋放了,但對道歉的要求好像沒有見到一樣。於是英艦轟擊廣州,廣州人民在憤怒中縱火焚燒英國商館,高呼“殺盡蠻夷,不留一人。”英國國內得到消息,輿論激昂。
法國也在焦急的尋找藉口,藉口也來了。就在同一年(一八五六),法國籍天主教神父馬賴在廣西西北部荒僻的西林縣,被西林縣政府的官員當作江洋大盜斬首。法國立即跟英國采取共同行動。
次年(一八五七),英法聯軍嚮葉名琛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十日內舉行談判。葉名琛用官場上的特技“推”、“拖”手段應付。十日期限到了,聯軍攻擊,廣州陷落,葉名琛被生擒。
——葉名琛跟四世紀淝水戰役晉政府的宰相謝安,是從一個模子澆出來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葉名深缺少謝安那種好運氣。所以謝安在恍恍惚惚中成功,葉名琛卻在恍恍惚惚中失敗。謝安用郊遊和下棋表示他的胸有成竹和從容不迫,葉名琛用的是扶乩拜神和睡大覺。葉名琛被捉住後,英國把他送到印度囚禁,於明年(一八五八)逝世。但恨他誤國的一些中國人大卻堅持說,他被英國當作一種奇異的動物,裝在木寵之中,運到各國展覽。其實這種憤怒不見得公平,如果顢頇的官員都要接受這種待遇的話,大黑暗時代中的千千萬萬官員,包括清政府的皇帝在內,恐怕沒有幾個不具備被展覽的資格。
次年(一八五八),英法聯軍艦隊北上,攻陷大沽,進逼天津。清政府不得不接受修約的原則,由宰相桂良到天津跟隨軍而來的英法公使談判。二十八歲的年輕皇帝奕(曼寧的兒子),仍嚴厲地拒絶外國使節進入北京,而英法堅持非進入北京不可。桂良被擠在夾縫中大為狼狽,於是他企圖用國內的官場詐術來解决,在給奕囗的報告上說:“(現在跟他們簽訂的條約),並不作為什麽真憑實據,不過藉這幾張紙,暫時打發他們把軍艦從港口撤退。將來如果不願履行,衹要說我辦理不善,嚴加治罪。所謂條約,就成為廢紙。”
桂良是簽字了,這項在簽字時清政府就預備背信的《天津條約》,包括下列重要事件:
一英法兩國派遣使節駐紮北京,中國派遣使節駐紮倫敦、巴黎。
二開闢牛莊營口(遼寧營口)、煙臺(山東煙臺)、臺灣(臺灣臺南)、淡水(臺灣臺北)、汕頭(廣東汕頭)、瓊州(海南瓊山)為通商港口。
三中國賠償英法軍費銀幣六百萬兩(英四百萬兩,法二百萬兩)。
四英法商船可自由航行中國內河。
五中國重申不得再稱呼西洋人為夷狄。
六雙方政府批準後,明年(一八五九)在北京換約。
皇帝奕囗對真正喪權辱國如內河航行的條款,毫不在意,獨對外國使節進駐北京這件事,認為是一種不能忍受的奇恥大辱。所以等到英法聯軍艦隊一走,他就下令迅速重建大沽炮臺,指派七年後死於捻軍的親王僧格林沁率領他的精銳兵團,沿海佈防。
第二年(一八五九),換約時間已到,英法兩國公使乘軍艦抵達大沽。清政府通知他們,大沽已經設防,不能通行,請改在大沽北面十五公裏的北塘登陸。兩國公使眼中根本瞧不起清政府的所謂設防,不肯接受勸告,徑行在大沽上岸,大沽炮臺開炮射擊,英法艦隊應戰,雖然有美國軍艦在發現英法艦隊情況緊急時,突然參戰相助,嚮中國發炮,但英法艦隊仍然失敗,其中四艘沉沒,六艘重傷,狼狽逃走。
美國軍艦這種暴行,清政府連抗議都沒有提出,因為它根本不知道美國軍艦已違犯國際公法。清政府大小官員像呆瓜一樣,白挨了悶棍,還不知道它是悶棍。
然而,無論如何,總算是把英法艦隊擊退,這是鴉片戰爭以來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使花花大少型的皇帝、葉名琛型的官員和士大夫階層,雀躍歡呼。一致認為已經重振了天朝的威風,把夷狄製服,從此天下太平。
第二年,一八六○年,英法艦隊捲土重來,猛烈的炮火摧毀了大沽炮臺,陸軍登陸後即攻陷天津。但住在皇宮女人堆裏、已三十歲的皇帝奕囗,信心卻非常堅強,看見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國書譯文上,有自稱“朕”的字樣,不禁冷笑,在一旁批註說:“夜郎自大”。下令僧格林沁,要他對英法聯軍:“迎頭痛擊,把醜類全部殲滅。”
然而僧格林沁兵團沒有力量支持奕囗的冷笑,不斷敗退,天津與北京間軍事重鎮楊村(天津武清)失守,英法聯軍距北京衹剩下八十公裏,奕囗跟他老爹旻寧一樣,除了在報告上批一些大言不慚的話外,別無他法。最後,衹好聲明願意接受《天津條約》。可是,當三國正要簽字時。英國代表巴夏禮忽然提出“可怕的”條件,那就是在條約批準換約時,所有的國書都要由使節親自呈送給國傢元首。那就是說,外夷蠻官竟然企圖跟天朝皇帝面面相對,這簡直比使節進駐北京的要求更使得奕囗暴跳如雷,因為那些夷狄在面對面時一定拒絶下跪,而下跪磕頭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有二千餘年的悠久歷史,任何有天良有見識的愛國人士,都不允許它受到破壞。
清政府的談判代表,奕囗的弟弟奕訢親王發現毛病就出在會講中國話的巴夏禮一個人身上,他認為如果把巴夏禮排除,英法聯軍便失去了靈魂。於是他下令逮捕巴夏禮。
——跟巴夏禮同時被捕的隨從人員,共三十九人,囚在北京監獄。中國傳統式的監獄是恐怖的,在一個沒有人權思想,沒有良好刑事訴訟的社會,必然如此。後來,當清政府被迫把巴夏禮釋放時,衹剩下三十四人;十數天的囚禁中,五人死於獄卒的酷刑。
逮捕巴夏禮促使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僧格林沁兵團在距北京十五公裏的八裏橋地方崩潰,奕囗逃出北京,逃到北方為避暑之用的熱河(河北承德)。有趣的是,英法聯軍這時反而停止前進,提議再度談判,為的是恐怕談判代表奕訢親王也跟着跑掉,他們便找不到談判對象了。奕訢完全屈服,把巴夏禮釋放,在北京城上竪起表示投降的白旗,迎接英法聯軍入城。這不是北京第一次對外國陷落,卻是第一次對歐洲國傢陷落,而這敵人的總數不過衹有一萬六千人。英軍為了報復巴夏禮所受的虐待和他的隨從們在監獄中的慘死,把一股怒氣出到北京郊外中國皇帝豪華別墅圓明園上。縱火焚燒。圓明園是清政府用中國人民的血和淚築成,作為皇帝一個人和他周圍女人們專用的遊逛和娛樂場所,現在化成一堆瓦礫。
逃到熱河的奕囗羞愧而沮喪,他發現僅衹在大臣的奏章上批一些大話不能贏得勝利,他授權給他弟弟奕訢親王,答應英法聯軍所提出的全部條件,衹求聯軍早日退出北京。奕訢,這個二十餘歲、面色蒼白的青年,又氣又怕,終於戰戰兢兢地跟英法聯軍分別簽訂《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包括下列重要事項:
一《天津條約》除賠款一項外,其餘繼續有效。
二中國賠償英法軍費白銀一千六百萬兩(英法各八百萬兩)。
三割讓九竜半島給英國。
四各國使節進駐北京,並覲見皇帝。
五增開鎮江(江蘇鎮江)、漢口(湖北武漢)、江寧(江蘇南京)、九江(江西九江)、天津為通商港口。
六允許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內地傳教,並有權購置房屋田産。
英法徹底勝利,清政府執政下的中國徹底失敗。但取得重大利益的英法帝國主義,對太平天國的立場卻因之轉變,認為太平天國是他們既得利益的最大阻礙,遂轉而積極幫助給他們既得利益的清政府;對清政府而言,卻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 第一章歷史舞臺 | 一 空中·馬上 | 二 河流·湖泊 | 三 山 | 四 沙漠·萬裏長城 | 五 城市 | 六 地理區域 | 七 演員 | 第二章神話時代 | 一 開天闢地 | 二 五氏 | 三 東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傳說時代 | 一 黃帝王朝 | 二 姬軒轅 |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 | 四 東西方世界 |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 | 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 | 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 | 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