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智空和尚講禪 》
第31節:改春聯
釋智空 Shi Zhikong
改春聯
從前有一個財主,他的為人專橫。但說來也真有趣,他大字不識一個,卻最怕人傢說他沒學問,因此處處冒充斯文。他傢裏懸挂的字畫,落款是他的名字,其實那都是他花錢雇人寫的。
在過年前幾天,這個財主打算嚮春節期間來往的親朋顯示一下他的“學問”,於是他把村子裏的私塾先生找了來,要他代寫春聯。儘管私塾先生不太情願,也不得不應付,大筆一揮也就算了。當然還是要念一遍給他聽。這是一幅老春聯:天增日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剛念完,這個財主就發火了:“什麽什麽?天增日月人增壽,怎麽可以每個人都增壽,連窮小子也增壽嗎?你給我改了。”
“怎麽改?”
“改娘增壽,我娘增壽。”
私塾先生心裏好氣,哼!你也太霸道了。好吧,我今天得戲弄戲弄你。於是說道:“東傢不瞞你說,這對聯講究對仗,上聯改了下聯也得改。不然人傢看了會笑話,這是哪位寫的對子呀,也太沒學問了。”
“那你就改,衹要我娘增壽就行了!”
“東傢,怎麽改,還是你說吧。”
這財主有點不高興地說:“你這人怎麽這樣囉嗦,衹要我娘增壽,你改什麽我就不管了!”說完就走了,他目不識丁,哪懂得對仗。私塾先生於是就拿起筆刷刷刷,一幅改過的春聯就寫好了。
大年初一這天,到財主傢來拜年的親朋好友,進進出出,好不熱鬧、其中凡識得幾個字的,看到大門上這幅對聯,無不笑痛了肚子。
原來這幅改成的春聯是這樣寫的:“天增日月娘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的,它們相互依偎着,睡得正甜。
毒蛇來到了窩邊,眼裏盡是兇惡的火焰在閃爍,眼看殘酷的殺戮就要開始了。
毒蛇露出了可怕的毒牙,嚮睡夢中的小鵜鶘一口咬去,那些無辜的幼鳥就被它活活咬死了。
毒蛇做了這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心裏樂滋滋的。它迅速地退回到自己藏身的洞穴,蜷縮在那裏,準備靜靜地欣賞大鵜鶘的悲痛。
大鵜鶘回到窩巢時,驀然看到孩子遇害的場景,它悲痛欲絶,號啕大哭。遠遠近近的飛禽走獸都很同情它的遭遇,大森林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孩子啊,失去了你們,我活着還有什麽意思呢?”大鵜鶘痛楚的呼號聲響徹了森林,“讓我和你們死在一起吧!”它用自己那堅硬的長嘴狠命啄着自己的胸脯,熱血像流泉似的噴涌而出,浸紅了小鵜鶘的羽毛。
大鵜鶘的生命和它的鮮血一起流失着,它衰弱至極,渾身震顫,對它的鳥巢進行最後的一瞥。
它的每一滴熱血都浸透着深厚的父愛,突然,小鵜鶘奇跡般地復活了,是父親那崇高的愛喚醒了它們的靈魂,是父親的鮮血拯救了它們的生命。大鵜鶘望着死而復生的孩子們,欣慰地合上了那雙淚跡斑斑的眼睛。
這是一個難得一見歌頌父愛的文章,值得認真去研究和理解。
父親對子女的愛,雖然其表現方式與母愛明顯不同,不像母愛那樣細緻入微,那樣無微不至,但是,父親愛子的心情是完全一樣的。故事中的大鵜鶘,當它看到自己的子女被毒蛇咬死的時候,它號啕大哭,高聲呼號,悲痛至極,於是用嘴啄開了自己的胸脯,讓鮮紅的熱血泉涌而出,染紅了小鵜鶘的羽毛,喚回了孩子的生命。
年輕的朋友們,除了感激偉大的母愛,也別忘了父親,忽略了同樣偉大的父愛!
痛苦的蚌和安逸的蚌
一天,生活在海底的兩衹蚌相遇了,一隻蚌對另一隻蚌說:“我真是痛苦不堪,那又重又粗的沙礫在我體內滾來滾去,常常使我痛得不能休息。”
另一隻蚌驕傲自得地回答說:“謝天謝地,我體內沒有被沙礫折磨的痛苦,我裏裏外外都很舒服。”
此時有一隻螃蟹經過,聽到兩衹蚌的對話,便對那衹驕傲的蚌說:“是啊!你是很舒服,但你終其一生也衹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蚌殼而已;而你的朋友忍受痛苦的結果,卻將生出一顆非常美麗的珍珠。”
成就非凡的人都會經歷過如蚌育珍珠般的痛苦過程。逆境與憂苦,能將人們的心靈炸破。在那炸開的裂縫中,會有豐富的經驗、新鮮的歡愉不息地噴射出來。
有許多人不到窮途末路,不會發現自己的力量。災禍的折磨,足以助人們發現“自己”。困苦、逆境,仿佛是將生命煉成“美好”的鐵錘與斧頭。唯有逆境、睏難,才能使一個人變得堅強,變得無敵。逆境能燃起一個人的熱情,喚醒一個人的潛力而使人達到成功。有本領、有骨氣的人,能將“失望”變為“扶助”,像蚌殼能將煩惱它的沙礫化成珍珠一樣。
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迫,愈加奮勇,不戰慄,不逡巡,胸膛直挺,意志堅定,敢於對付任何睏難,輕視任何厄運,傲笑任何逆境。因為憂患、困苦不足以損他毫釐,反而使他的意志和力量更加堅強,品格更加優秀,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物。這真是世間最可敬佩、最可豔羨的一種人物了。
貪吃的狐狸
有一隻狐狸,看到圍墻裏有一株葡萄樹,枝上結滿了誘人的葡萄。
狐狸饞涎欲滴,它四處尋找出口,終於發現了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體無法進入。
於是,它在圍墻外絶食六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後來它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讓它無法鑽到墻外,於是,又絶食六天,再次餓瘦了身體。當然,回到圍墻外的狐狸依舊是那衹狐狸。
在生活當中,人們常因得到而失去,因為得與失是辯證的,你得至多少,也會相應地失去多少。
不要太羨慕那些生活過於富足和奢侈的人們。表面上,他們很幸福,實際上他們也很苦。就如同狐狸吃到了葡萄,可它得有一個絶食六天的過程,這六天可不是一般人能耐得住的。說到底,吃到了與沒吃到都發生在那衹狐狸身上。人也是如此,享受到與沒享受到都是你自己。
得失相隨,苦樂相伴,就在於一方之中原本就藴含着另一方的因子,但是人們在追求幸福的同時,往往忽略痛苦因素的存在。當這種因素生長到一定程度,事物就會發生轉化,得就成為失,樂中就會有苦。因此,人生有失也有得,合理地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更珍貴的東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 | 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 | 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 | 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 第5節:盲人點燈 | 第6節:不幸的騾子 | 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 | 第8節:聰明的狐狸 | 第9節:得勝的鬥雞 | 第10節:火焰和木柴 | 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 | 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 第13節:鵜鶘 | 第14節:自私的驢 | 第15節:楊樹 | 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 第17節:相遇 | 第18節:小孩買油 | 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 | 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 第21節:桃樹 | 第22節:石頭和道路 | 第23節:獅子的反思 | 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