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竜臥紫禁城   》 第31節:第三章 "忽智忽愚"的一言堂(3)      李濤 Li Tao    薑曉東 Jiang Xiaodong

  楊廷和沒有發現,興獻王世子的堅持是一種不安和自卑的表現。他不想在別人的控製和陰影下做皇帝,作為一個藩王入繼的身份,朱厚保持了高度的清醒。自己初來乍到,不是正統的皇嗣,而皇位之下有多少王臣公侯正在用趾高氣揚的神情觀望着自己。於是,他處處設防,小心戒備,爭取有一個好的開始。
  朱厚的擔心並不是杞人憂天,那個正統宗族思想充斥的皇宮,容不得半點混淆。楊廷和等輔臣,從小沉溺在嚴謹的儒傢教育中,原則、祖訓和禮法是他們為人處世的最高準則。在楊廷和等人看來,禮法必要盡善盡美,絶沒有商量的餘地。而且,作為生活在皇城根下的王公大臣更具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紫禁城是他們的權力附屬地,國傢的制度和理論是他們施展權力的渠道,因此生來就背負着捍衛制度和理論的重責大任。也正由於這種神聖的責任感,使他們變得錙銖必較,而且盛氣凌人。皇宮中的蠅營狗苟讓這位遠道而來的藩王感到不自在,他想方設法讓自己能夠威懾天下,從而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遺憾的是,有敏銳觀察力的大臣,竟然沒能感到朱厚的這種恐懼與壓力,或者說是根本不在意。
  儘管皇宮中的諸侯大臣位高權重,但是有些事實是不得不承認的。他們千辛萬苦找到朱厚,就是肯定了他皇位繼承者的身份,不管過程怎樣結果都是朱厚登基。而且朱厚有着過人的政治敏感度,這是他與輔臣抗爭的資本。再加上其不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想要擺布他似乎有些睏難。
  是時,國傢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皇帝了。雙方對峙,互不退讓。朱厚不着急,反正不是他需要紫禁城,而是紫禁城需要他。當然了,真正着急的是文武百官,國無君,很可能因此生出禍端。不久,張太後沉不住氣了,天位不可久虛,於是命內外文武百官即日上諫勸進。顯然,太後已經做了讓步,雖然兩天前楊廷和還執著地要等興獻王世子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群臣方可上諫勸進。這就是說,張太後表示可以取消皇太子登基的程序,直接以堂弟身份繼位。
  無奈之下,大臣們衹好三進諫表。按照規矩,前兩次都要拒絶,第三次方可接受,這是一種非正常權力移交的套路。朱厚照按照套路,在群臣進箋三次之後,"勉強"答應了。
  然而事情並沒有表面那麽平靜,楊廷和完全低估了這個少年的政治意識,當他看到朱厚冷峻堅定的眼神時,驚恐地發現了明成祖朱棣的身影。不過事實也是如此,朱厚的果斷與剛毅,與朱棣望其項背。興獻王世子取得了第一步的勝利,緊接着提出了新的即位儀註。他要求在登基大典的那天,新君從正陽門中門入城,經大明門正面入宮;在勳貴官員告於太廟和社稷壇的同時,新君將前往明武宗靈前謁見,然後叩拜張太後;這兩個程序結束之後,直接進入奉天殿。奉天殿是皇帝臨朝的地方,是至高皇權的象徵,進入奉天殿就意味着成為皇權的行使者。朱厚製定的整個程序中,完全忽略了成為太子的環節,直接由堂弟身份登上皇位。然而登基之前對明武宗牌位與太後的謁見,表示朱厚願意履行太子的義務,畢竟朱厚照是傳統意義上的皇脈,這樣的禮儀必不可少。
  主動權已經完全握在朱厚手裏,就是張太後與內閣大臣有千百個不願意,也不得不同意。登基程序就按照朱厚的指示,以禮部尚書毛澄的名義公佈了。萬事俱備,衆人衹能惶恐地等待登基那天的到來。
  即位一事暫且告一段落,登基大典如期舉行,朱厚順利地坐在了紫禁城最耀眼的地方。自從明武宗駕崩之後,上至張太後下到百官,各個都綳緊了神經,現下總算是可以鬆一口氣了。這場明朝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登基儀式,改變了朱厚,為明朝添上了又一位極具個性的皇帝。嘉靖帝的登基結束了一個紛爭,卻成為另一個紛爭的開始。
  對於嘉靖帝的繼位,內閣首輔楊廷和抱有很大的期望,"以帝雖衝年,性英敏,自信可輔太平"。不僅希望新皇帝能夠摒棄舊製,矯正法度,而且自己也準備大刀闊斧地革除弊端。這場登基之前的禮儀之爭,他並沒有放在心上。楊廷和是個十分勤奮的官員,雖然在明武宗時期鬱鬱不自得,但依然勤於政事,盡忠職守。明武宗大行之後,明世宗即位之前,他一展當年的難酬壯志,擒江彬解决了危機社稷的軍事集團,解散豹房之內的烏合之衆,關閉濫設的皇店,封存鎮國公府的財物。他許多興利除弊的改革措施,都是通過正德帝的遺詔和嘉靖帝的登基詔頒布的。在詔書中,他主張裁汰冗官、冗兵,特別是錦衣衛;恢復文官政治,削弱宦官權力;抑製特權階層,縮小其獲利空間;歸還被王宮貴族太監搶奪得民田;治理冒功、冒職、冒賞等腐敗現象;徹查冤假錯案,重申法律,以《大明律》為唯一依據,案件審理必須合乎程序。另外,他還多次上書嘉靖帝要"敬天戒,法祖訓,隆孝道,保聖躬,務民義,勤學問,慎命令,明賞罰,專委任,納諫諍,親善人,節財用"。楊廷和"扶危定頃,功在社稷",使嘉靖初期的政治局面有了好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1)
第3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2)第4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3)
第5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4)第6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5)
第7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6)第8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7)
第9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8)第10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第1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2)
第1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3)第1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4)
第15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5)第16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6)
第17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7)第18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8)
第19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9)第20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0)
第2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1)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第2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3)第2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