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講義   》 為政第二(10)      李裏 Li Li

  這句話的關鍵是“周”和“比”,朱子講“周”是普遍,“比”是偏黨。“周”是公心,“比”是私心。君子有公心而無私心,小人有私心而無公心。君子是以公正、公平之心來做事,小人是以一己私利出發來判斷事物。君子做事以道義為標準,小人做事以這件事於他有沒有利為標準。比如說,判斷某項政策的得失,一般人往往是根據自己的利益,從自己的利益有無損益來判斷,而很少站在國傢、民族的利益的角度來思考。而君子,他從國傢、民族的角度出發,如果某種政策對整個國傢的發展是有利的,即便犧牲了部分人的利益,他自己的利益也受到了損害,他還是會擁護這項政策。再比如,某個學生平時愛給老師提問題,而且經常提一些很古怪的問題,作為老師,如果公正、客觀地看,會看到這個學生的好學、上進,會給予表揚,但如果心胸狹窄,就可能會想:“哼,這個學生刁鑽古怪,這次考試給他打不及格。” 因此,我們看問題不能衹站在個人的立場上,以私心去判斷,而要從大局出發,全面地看。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很重要。孔子說,學習不思考就罔,“罔”讀wǎng,迷惘之意,即迷惑而無收穫。有的人喜歡讀書,不停地讀啊,背啊,還記筆記、做摘錄,卻根本不思考,所學的像糨糊一樣存在頭腦裏邊,學到後來都搞不清楚學了什麽。衹知道抄、寫,到最後連抄的是什麽都不曉得了。我曾經給大傢講過“士”字,“士”有一層意思是化十為一,能夠從千變萬化的自然、社會現象當中提煉出規律的人就是士。士人為什麽了不起呢?因為他能夠歸納、總結、思考,把從書中學到的知識轉變為自己的見解。你光是讀,不想,讀一輩子,仍然無用。所以光讀不思考是不行的。比如說,聽老師講了一節課以後,大傢應該就他前後所講的進行連貫性的思考,想想他為什麽要這樣講,這堂課的核心精神是什麽,條理是什麽,思路是什麽。光學不思,老師在上面講,你在下面聽、記,聽完了、記完了就放在那裏,下節課又聽、又記,記了半天,一提問,啊,什麽都不知道,趕快翻書,翻筆記,把老師講的從頭到尾念一遍——仍然不是你自己的學問。
  “思而不學則殆”,另一種情形是光思考不學習。有些人很喜歡思考,一天到晚冥思苦想,這裏想不通,那裏想不通,但卻不願帶着這些問題去學習,從學習中找到答案,衹會苦惱,因而他就總是苦惱。“殆”就是危險。光思考不學習就危險,一天到晚想,想不通還要想,再想還是想不通,最後的結果是精神病,想成精神分裂癥了。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衆生各自的天賦也不一樣。韓愈說“坐井而觀天,言天小者,非天小也”,你坐在井裏邊看天,衹看到井口那麽大的一塊天,你就說天小,到底是天小,還是你所見到的小呢?人的稟賦不一樣,要藉助前人的智慧,學習,再來思考,才能夠進步。
  “學而時習之”那個“學”字,朱子的解釋是“後覺效先覺也”,後覺悟的人效仿先覺悟的人。所以我們要嚮前人學,嚮智者學,嚮聖人學。嚮聖人學,越學越有智慧。你思考一個問題,就要看看智者們是怎麽思考這個問題的,你把前人的結論拿來比較、學習,原來人傢是這麽想的,你就想通了;如果你看了前人的思考覺得還不妥善,那麽再根據前人的思考和你自己的思考,得出一個新的結論,這就是創新。所以思和學是不能偏廢的,既要思又要學,既要學又要思。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這句話的關鍵是“攻”字。“攻”,一解作“治”,研究。《詩經》上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的石頭可以拿來治玉。“攻乎異端”,就是研究那些異端邪說;“斯害也已”,“斯”,這個,這個是有害的哦。就是說你要去研究異端邪說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危害。危害什麽呢?危害自己的身心。這句話有三層深意。第一層,怎麽辨別異端邪說。入門的時候,有老師教你,有聖人、前人指引你、指點你,這些你暫時不要涉獵,不要去看。第二層,你的心智開啓了,漸漸地你就能夠獨立判斷什麽是正道,什麽是邪道了,這時候,對歪門邪道,你也可以去探究,但你是去瞭解它與正道有什麽不同,它為什麽是邪道,而不是專註於它,甚至信奉它。第三層,“攻”解作“攻擊”,批判異端邪說,它們的禍害自然就會消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研究異端邪說有害,但攻擊異己之學術、思想也是有害的。儒傢講寬厚仁恕之道,自然不會去攻擊與自己不同的見解。對邪說加以批判,則其禍害不攻自破;對不同意見,則允許其存在:有比較纔更顯出大道之昌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一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1)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2)序三 讀《〈論語〉講義》
序論(1)序論(2)序論(3)學而第一(1)
學而第一(2)學而第一(3)學而第一(4)學而第一(5)
學而第一(6)學而第一(7)學而第一(8)學而第一(9)
學而第一(10)學而第一(11)學而第一(12)學而第一(13)
學而第一(14)為政第二(1)為政第二(2)為政第二(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