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全隋文   》 捲三十一      嚴可均 Yan Kejun

  ◎外國
  ◎ 倭國王多利思北孤
  多利思北孤,姓阿每。
  ◇ 國書
  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雲雲。(《隋書·東夷倭國傳》,大業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貢,其國書云雲。帝覽之不悅。)
  ◎ 高昌王麯伯雅
  伯雅,本金城榆中人,開皇中嗣位。大業中,尚宗女華容公主,拜光祿大夫、弁國公。
  ◇ 下令國中
  夫經國字人,以保存為貴,寧邦緝政,以全濟為大。先者以國處邊荒,境連猛狄,同人無咎,被發左裧。今大隋統禦,宇宙平一,普天率土,莫不齊嚮。孤既沐浴和風,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辮削裧。(《隋書·高昌傳》,大業五年,伯雅來朝,因從擊高麗,還尚宗女華容公主。八年鼕,歸蕃,下令國中。)
  ◎ 突厥沙鉢略可汗
  可汗,姓阿史那氏,名攝圖,伊利可汗之子。齊、周間,佗鉢可汗以為爾伏可汗,統其東面。佗鉢卒,國人迎立之,號伊利俱羅設莫何始波羅可汗,一號沙鉢略。治都斤山。後度漠南,寄居白道川,立約以磧為界。
  ◇ 緻隋文帝書
  辰年九月十日,從天生大突厥天下賢聖天子、伊利俱羅設莫何始波羅可汗致書大隋皇帝:使人開府徐平和至,辱告言語,具聞也。皇帝是婦父,即是翁,此是女夫,即是兒例。兩境雖殊,情義是一。今重壘親舊,子子孫孫,乃至萬世不斷,上天為證,終不違負。此國所有羊馬,都是皇帝畜生,彼有繒彩,都是此物,彼此有何異也!(《隋書·突厥傳》,《北史》九十九)
  ◇ 上隋文帝表
  大突厥伊利俱羅設始波羅莫何可汗臣攝圖言:大使尚書右僕射虞慶則至,伏奉詔書,兼宣慈旨,仰惟恩信之著,逾久逾明,徒知負荷,不能答謝。伏惟大隋皇帝之有四海,上契天心,下順民望,二儀之所覆載,七曜之所照臨,莫不委質來賓,回首面內。實萬世之一聖,千年之一期,求之古昔,未始聞也。突厥自天置以來,五十餘載,保有沙漠,自王蕃隅。地過萬裏,士馬億數,恆力兼戎夷,抗禮華夏,在於北狄,莫與為大。頃者氣候清和,風雲順序,意以華夏其有大聖興焉。況今被沾德義,仁化所及,禮讓之風,自朝滿野。竊以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伏惟大隋皇帝,真皇帝也。豈敢阻兵恃險,偷竊名號,今便感慕淳風,歸心有道,屈膝稽顙,永為藩附。雖復南瞻魏闕,山川悠遠,北面之禮,不敢廢失。當令侍子入朝,神馬歲貢,朝夕恭承,唯命是視。至於削裧解辮,革音從律,習俗已久,未能改變。闔國同心,無不銜荷,不任下情欣慕之至。謹遣第七兒臣窟含真等奉表以聞。(《隋書·突厥傳》,沙鉢略立約以磧為界,因上表。又見《北史》九十九,《通典》一百九十七。)
  ◎ 突厥莫何可汗
  可汗名處羅侯,號突利設,攝圖弟。開皇七年,嗣位為葉護可汗,隋拜為莫何可汗。
  ◇ 奏請取北牙
  阿波為天所滅,與五六千騎在山𠔌間,伏聽詔旨,當取之以獻。(《隋書·長孫晟傳》,開皇七年,攝圖死,遣晟持節,拜其弟處羅侯為莫何可汗,處羅侯因晟奏。)
  ◎ 突厥啓民可汗
  可汗名染幹,攝圖次子,號突利可汗,居北方。開皇十九年,拜為意珍豆啓民可汗。
  ◇ 上表謝恩
  臣既蒙竪立,復改官名,昔日姦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違法。(《隋書·突厥傳》)
  ◇ 上表陳謝
  大隋聖人莫緣可汗,憐養百姓,如天無不覆也,如地無不載也。諸姓蒙威恩,赤心歸服,並將部落歸投聖人可汗來也。或南入長城,或住白道,人民羊馬,遍滿山𠔌。染幹譬如枯木重起枝葉,枯骨重生皮肉,十萬世長與大隋典羊馬也。(《隋書·突厥傳》)
  ◇ 上煬帝表
  已前聖人先帝莫緣可汗存在之日,憐臣,賜臣安義公主,種種無少短。臣種末為聖人先帝憐養,臣兄弟妒惡,相共殺臣,臣當時無處去,嚮上看衹見天,下看衹見地,實憶聖人先帝言語,投命去來。聖人先帝見臣,大憐臣,死命養活,勝於往前,遣臣作大可汗坐著也。其突厥百姓,死者以外,還聚作百姓也。至尊今還如聖人先帝,捉天下四方坐也。還養活臣及突厥百姓,實無少短。臣今憶想聖人及至尊養活事,具奏不可盡,並至尊聖心裏在。臣今非是舊日邊地突厥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至尊憐臣時,乞依大國服飾法用,一同華夏。臣今率部落,敢以上聞。伏願天慈不違所請。(《隋書·突厥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捲一捲二捲三捲四捲五捲六捲七捲八
捲九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捲十六
捲十七捲十八捲十九捲二十捲二十一捲二十二捲二十三捲二十四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