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中国建筑史 》
第八章 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后记
梁思成 Liang Saicheng
一九三九年中央博物院聘请梁思成先生任中国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一九四二年梁思成开始着手编写这本《中国建筑史》,于一九四四年完成。这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由于抗日战争时期财力物力上的极端困难,加上本书的图片较多,因此难上加难,出版的事只能暂时搁置了起来。
五十年代初期,高教出版社曾因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征求梁思成的意见准备出版该书,但梁思成考虑到该书是一九四九年前完成的,有必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对该书重新审读修改,因此不同意出版。但为了应急起见,同意以油印方式先印发五十册,仅供给各高校有关教师教学参考。
一九四九年以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最初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接着是三反五反、肃反、整风反右运动。特别是一九五五年建筑界对“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开展了批判。这对梁思成的触动,可想而知。使他在学术问题上多少产生过一些彷徨。同时也认识到该书的修改,不是那么简单,有些问题尚待重新认识。加上繁重的社会工作,他也就一直没有时间对这本书再作详细的修改。
一九五九年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邀请国内各有关单位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建筑三史编辑会议,拟组织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史》。会议决定先编一本简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由梁思成、刘敦桢等三十一位知名学者,组成了编辑领导小组。
自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先后完成了六稿,梁思成、刘敦桢、汪季奇、袁镜身、乔匀等五人,对第六稿作了整理和审定。此后又于一九六三年完成第七稿,一九六四年完成第八稿(即建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七、八两稿的工作梁思成就参加的不多了。
梁思成虽是一个建筑史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这是他与其他建筑史学者的不同之处。他认为建筑史并非史料的堆砌。应首先注意各时期的建筑思想;建筑史所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介绍各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特征,还要了解建筑是如何演变?受什么因素制约?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等一系列本体问题。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能准确地把握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他深感一九四四年完成的这本《中国建筑史》有很大的不足,他准备重写一本《中国建筑史》。他曾对他的学生说:“有些同学对建筑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搞建筑史的都是些老头,这是不对的,搞建筑史的人绝不能是那些老学究。建筑史今天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要很活跃的,有充沛的体力,会动脑子,有研究才能,能把问题搞清楚的人,绝不是等别人把一件古董摆在你面前,让你坐在那儿,慢慢地去品味它。不是这样的,建筑是文化的记录,研究建筑史的人,要能敏锐地区别时代的艺术特点,能感到历史的步伐。”可惜人们没有给他时间去完成他一心要重写的建筑史,这是一个不可挽回的损失。今天我们只好将半个世纪前的这本建筑史奉献给读者,我相信会有人去完成梁思成的遗愿的。
林洙 一九九七年四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百花文艺出版社 |
|
|
第一章 绪论·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代序)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 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 第一章 绪论·第三节《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 第二章 上古时期·第一节 上古 | 第二章 上古时期·第二节 春秋战国 | 第二章 上古时期·第三节 秦 | 第三章 两汉·第一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 第三章 两汉·第二节 汉代实物 | 第三章 两汉·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1]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第一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 第五章 隋·唐·第一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 | 第五章 隋·唐·第二节 隋·唐实物 | 第五章 隋·唐·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1] |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一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 |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 |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四节 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 |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