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百年巴金 》
第五章 永遠的老師(6)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當時蕭乾正在這《大公報》任文藝副刊的編輯,看到那篇短評後,放下報紙就去質問老闆。老闆詭稱不瞭解情況。蕭乾一怒之下表示辭職不幹。巴金同仇敵愾,全力支持他。說:“辭職了决不會讓你餓飯,可以給文化生活出版社翻譯屠格涅夫!”後來《大公報》重新登了一篇也不署名的悼念魯迅的文章,用行動輓回了一些影響,蕭乾纔沒有辭職。 滄海桑田,鬥轉星移。魯迅先生逝世時巴金僅是三十出頭的青年,而今已是九秩老人。幾十年間他寫的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有二十多篇。常常提說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還是先生的葬禮:靈柩上覆蓋着綉有“民族魂”三個大字的錦旗;人們悲聲低唱安息歌;來自民衆中間的七八千人,從遠近的地方被吸引到這裏來,自動地走進送殯的行列,伴着他們敬愛的人直到他長眠的墓地。巴金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的葬禮,這種真正的民衆的葬禮。 1937年初,由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發排了《魯迅先生紀念集》。全書800多頁,已全部校對並出了清樣。然而“八·一三”上海全面抗戰爆發,人員走散,出版業務完全停頓了。眼看着紀念魯迅逝世周年的日子臨近,巴金十分焦慮不安。他四處奔走籌措經費,又與承印該書的科學印刷所商量:先交二百元印刷費,餘款待書出後陸續付清……當10月19日下午,上海各界在浦東同鄉會大樓舉行紀念會時,巴金帶了十册剛剛裝訂好的還散發着油墨芳香的紀念集趕赴會場,他將其中的一册端放在了許廣平的座案前面。 巴金說,魯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偉大,“回憶魯迅對於我一直是靈感的源泉”。 1982年巴金的腿摔傷了。但還是有一個心事未了:他想最後去看一次魯迅的故鄉。1983年10月,他從杭州坐汽車去紹興,車上帶着代步的輪椅,黃源和黃裳陪同他,女兒小林、女婿鴻生隨侍照料。在三味書屋、百草園拍了照片。在留言簿上,他寫下了深藏已久的心裏話:“魯迅先生永遠是我的老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
|
|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 | 第三章 美麗的夢(3) | | 第三章 美麗的夢(4) | 第三章 美麗的夢(5) | 第三章 美麗的夢(6) | | 第三章 美麗的夢(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8) | 第三章 美麗的夢(9) |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