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海角遺編   》 第三十回 丁景素力救北門民 褚德卿義釋鄒氏僕      七峰樵道人 Qi Fengqiaodaoren

  城南火發軍聲亂,城內人民爭走竄。怪殺閉城門,如林士女喧。景素出城公幹,揚鞭急呼喚。緩轡待人跟,千人得出奔。
  《菩薩蠻
  城中搜獲剃頭人,仔細推詳是難民。
  奇貨可居由衆意,德卿一力保其身。
  丁景素諱元炳,住福山塘上新橋下。弘光朝,官授圌山都司。到任後,即奉差解銀往板子畿。值清朝破南京,水師蔽江而下,景素隨劉誠意舟過金山腳下,為鑲藍旗張部下所獲,以舌辯得不剃發放歸。鬍竜光與之有舊,且以其自敵中來,頗知敵之虛實,延為幕賓。十三日午後,猝聞大兵至,士民走集北旱門,為守者所遏不得出,衆方皇皇無措。適景素乘馬至,謂守者曰:“我奉將令出城公幹,可速開門。”門啓,景素故緩轡,待士民走完然後去,所救何止千餘人。
  褚德卿諱世培,裏中以武藝勇力聞者。十六日早起,率民兵三百,持何羽君號箭,進城剿捕。行至縣前,遇一剃頭滿妝大漢,手執鐵爬,奮前格鬥。
  德卿揮兵禦之,大漢竟連斷槍十餘根。泥水匠周二運槍中其左腿,力不能支,殺死於徐清臣店中。德卿遂揚兵至南門,由西門將出北旱門,搜至鄒日升傢,於草窠中獲一剃發男子,衆以奇貨,急欲殺之,取其首級請功。德卿視其人係新剃發,且語音又屬本縣聲口,心知其冤,詭曰:“且押出城去,稟過何爺梟首。”左右曰:“諾。”既出城,過吊橋,德卿謂人曰:“此難民也,吾輩豈可妄殺其,捨諸。”此人抱頭稱謝,上山飛奔而去。後詢之鄒魯賢壁鄰,果其傢僕也。
  吊琴川
  南望虞山每悵然,人謀雖好數由天。
  邑中鄉勇歌同澤,海上名王聽反偏。
  守士欲延炎漢祚,撓功忌着祖生鞭。
  衹今故老猶垂淚,花落空城泣杜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吳總兵泛舟巡海 譚糧道設鼓防江
第二回 鎮江閘鬍馬雲屯 板子畿水師瓦解第三回 賢太史見危改節 劣知縣聞變挂冠
第四回 鄭總鎮兵潰逃閩海 劉操臺師歸收福山第五回 正軍法高復振得志 打兵丁顧二蠻喪身
第六回 耀鄉邦鬍竜光做官 速軍行徐觀海獻策第七回 三千兵駁淺過常熟 十八騎天助取姑蘇
第八回 劉誠意喪師走太湖 鬍來貢收糧避常熟第九回 納土地縣丞謁安撫 封港門參將聚鄉兵
第十回 蕭參將貪利殺差官 荊監軍報仇連劇盜第十一回 奮衝鋒方百長剖腹 誤放炮蕭振寰失機
第十二回 毛景竜因船空喪命 曹虞峰為戚幾傷生第十三回 願留發宋孝廉倡義 不拜牌陳主簿遭殃
第十四回 推盟主嚴子張握兵 搜姦細蕭世忠脫網第十五回 為剃發激反姑蘇郡 詐拈香襲殺八大王
第十六回 屯府學土撫臺固守 撞齊門魯遊擊陣亡第十七回 李固山蟠門外大捷 劉花馬江陰縣用兵
第十八回 金秀纔起義援江陰 嚴兵部定計襲吳郡第十九回 福山兵奮請從戎 義陽師飛檄合勢
第二十回 陷忠良子求構釁 聽讒口海上發兵第二十一回 李傢橋嚴進士受縛 慧日寺鬍泥水張威
第二十二回 犯衆怒孟立殞槍尖 跳營頭陸三死刀下第二十三回 行賑恤結歡腐儒 托助餉搜括富戶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