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花间一壶酒 》
第31节:战场上兵戎相见不客气
李零 Li Ling
西方的学术规范好,"就是好就是好",大家众口一词全这么讲,其实倒也不见得。
比如许多年前,法国学者魏立德(Francoiswildt)就跟我说:你甭迷信这些,你们那些规范好多我们也做不到,有些简直就是作茧自缚。因为这样的规范,其实只是在那些比较"科学"比较"现代"的学问上才比较需要也比较容易做得到,文史哲的很多方面还是古风犹存,古人写文章的方式也不见得就不好,比如哲学书也来一大堆脚注,就不大可能,也没有意思。
现在我们谈话,后面都有说不完的背景,总得看谈话对象,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不言而喻"一样少不了。还有,也是法国人的福柯,当年写过一篇《啥叫作者》(Whatisauthor),他竟敢拿天经地义的著作权开玩笑。
古往今来"作者"那么多,他们的说法一个套一个,谁是真正的"作者"确实是大问题,我们就是想"老实交待",也"交待"不了。还有,前年夏天EarlyChina的主编夏德安(DonaldHarper)教授跟我讲,因为商业化和电脑化,已经有人谋划对学术论文从遣词用语到脚注数量进行规范化,删繁就简一刀切,这对我们习惯上以为只有术语密密麻麻、脚注密密麻麻才叫学术论文的想法也是沉重打击,让人觉得,"与其现在,何必当初"。
西方的学术规范,好也罢,不好也罢,其实都离不开它的基本特点,即它是脱胎于法律社会,骨子里作为精神支柱的东西是"法律规范"
。比如美国人,喜欢写备忘录,喜欢立字据,喜欢丑话讲到前边,一见面先塞给你一大堆规定,特别是防范规定和惩罚规定。过去我以为这只是和外交有关,和商业有关,同学术不沾边,后来才体会到,他们的学术里面也有类似的一套。特别是学术讨论,而且是和活人而不是死人讨论,它和法律的关系更大。
比如论文答辩,一大帮学者往那儿一坐,架式就和上法庭差不多。现在我们的申报职称也来这一套。西方培养学生,能言善辩很重要,从单口、对口到分队成组做竞技式辩论,这是基本训练。
他们从小到大,成天看政治竞选,看法庭辩论,耳濡目染,做学问也是这种劲头。近几年,不知从哪儿刮的风,我们的电视台,也经常组织大学生或中学生,仿而效之,做这种辩论,正反双方找茬、顶牛、抬杠,剑拔弩张,张口"难道",闭口"岂不",好像对方蠢得不得了。
跟这种搅浑水相比,我倒更欣赏苏格拉底的讨论方式。他讲话,总是先说自己什么也不懂,和对方摆个平等,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就着对方的话茬儿,一路展开讨论,共同推进知识,讨论结束,好像助产,孩子是对方自个儿生出来的。
还有,我也比较欣赏古代的武士,战场上兵戎相见不客气,打完了,倒倍感亲切生敬佩,首先哭祭亡灵的,很可能正是昔日的对手。可问题是,这类"古道热肠",毕竟很难作为一种规则来操作。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说校园政治 | 第2节:给不合理制度"火上浇油" | 第3节:"博导"是国际丑闻 | 第4节:给少数人"锦上添花" | 第5节:书不是白菜 | 第6节:浑身都是宝 | 第7节:饥饿是最好的厨师 | 第8节:"经典化"就是为摆脱危险 | 第9节:学校不是养鸡场 | 第10节:校园目睹之怪现状 | 第11节:放下筷子骂娘 | 第12节:大人有钱你有命 | 第13节:清官上面有皇帝 | 第14节:发展不是没头苍蝇 | 第15节:牺牲大家的学术生命 | 第16节:不说人话专说鬼话 | 第17节:没有学问,光点钞票 | 第18节:大国不学外语 | 第19节:"愚兵投险"的御兵之术 | 第20节:知耻近乎勇 | 第21节:改革就会有牺牲 | 第22节:用不着妄自菲薄 | 第23节:要讲兼容并包 | 第24节:马年说伯乐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