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老西安 》
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2)
賈平凹 Gu Pingao
西路上的花,衹有蒿子梅。自從在張掖黑水國舊址見到了那一片蒿子梅,留神起來,竟在以後的行程中時不時碰着它。它可以是野生,一片樹林子後,一彎沙梁的低窪處,或大或小地就有了那麽一叢,而沿途的城鎮村落,人們又喜歡在院子裏種植或花盆裏栽培。西部的所有草木都可能是皮稈粗糙,形狀矮小,惟有蒿子梅纖細瘦長,它不富貴,絶對清麗。因為老鄭大半生是在西部的軍營度過的,現在還仍是部隊駐西安某幹休所所長,一路上基本上和部隊聯繫,吃住都靠沿途軍營來安排。可以說,西路上我們走的是軍綫。在×團的駐地裏,
我們認識了黃參謀,他正在修補着駐地院子裏一片蒿子梅的籬笆,這一片蒿子梅的花什麽顔色的都有,風吹過來,搖曳着如五彩祥雲。我大聲地誇耀着蒿子梅,說是這裏有土有水,蒿子梅是我在西路見到最美麗的蒿子梅。黃參謀卻說十八年前你要來這裏就不會說這話了,在這裏建營房時滿地卵石和駱駝草,為了保住一叢蒿子梅,他們每日節約着生活用水來澆灌,直至以後從遠處拉來了土,又引來了祁連山上的雪水,蒿子梅纔發展成了這般陣勢。黃參謀的話讓我心裏咯噔咯噔地跳,蒿子梅雖然是生長在戈壁沙漠,但它是嬌貴的,她雖然讓我在今生很容易地相遇,但她又豈能是一般的女子呢?西路以來,總是不見她的蹤跡,可她似乎又無處不在,雲在山頭登上山頭雲愈遠,月在水中撥開水面月更深,卻總有雲和總有月吧。我這麽想着,真希望黃參謀多說說關於蒿子梅的事,他說:不說花了,說軍事上的事吧,我畢竟是軍人啊!我當下臉紅了,警惕了我在愛戀上的沉溺,就提議黃參謀多介紹些這裏的情況,多領我們去看看一些景點。這位愛花的黃參謀,果然是滿腹的西路上的軍事故事,他講了張騫出使西域時的嚮導是一位叫甘父的匈奴人,扣押張騫的是匈奴貴族單於庭,單於庭逼迫張騫娶妻生子,在張騫出逃後單於庭是把張騫的兒子用馬刀劈殺的。張騫從大宛返回時,為了避免途經匈奴,改走了路綫,沿昆侖山北麓嚮東,經莎車、和田、善鄯,這完全是犯了路綫錯誤,因為那裏道路更難走,且羌人更懼怕匈奴,纔又一次被抓住當做了討好單於庭的禮物。他講了霍去病為什麽在元狩二年出徵能殺敗匈奴的蘭王和盧侯王,是霍去病沒有直接攻取烏鞘嶺,而是偷渡莊浪河,撕開了匈奴防綫。到了元狩二年夏再次出兵,是從祁連山突進的,一場惡戰俘獲單於單桓、酋塗王及相國、都尉以下衆降者二千五百餘人。又到秋天,采用離間計,渾邪王率部下四萬人投降。霍去病是有勇有謀,不是李廣戰而敗,敗而戰。河西走廊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古戰場,是霍去病張揚了武力,現在最重要的兩個城鎮之所以取名武威和張掖,武威就是漢王朝在此耀武揚威,張掖就是“ 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黃參謀最有興趣的———當然更是我們的興趣———是領我們去看長城,去看長城沿綫的關隘和烽燧了。
從春秋戰國開始,隨着各諸侯國的兼併戰爭的加劇、軍隊成分的改變和軍事技術的發展,為了適應邊境設防的需要,利用山脈、河流或塹山填𠔌,逐漸形成烽燧相望、城障相連的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係。在秦朝,匈奴就在北方頻繁襲擾,防禦工程便從遼東修到了甘肅岷縣。到了絲綢之路打通形成後,長城(當地人稱邊墻)自然延伸到了嘉峪關。當我們在古浪時,是順路見識了石峽關,在武威卻未去各關隘,經黃參謀介紹,又掉車頭返回去了扁都口關,目睹了那裏的峭壁陡立,領略了那變幻無常的氣候,慶仁就是在那裏感冒了,清涕長流,噴嚏連天響。黃參謀說,隋煬帝當年到張掖路過這裏,正值風霰晦冥,士卒凍死了大半。小路瞧着𠔌徑險狹,還要往深處去,被老鄭駡了一頓,纔趕緊退出。到山丹看峽口關,峽中濕雲崢疊,呼吸也覺得睏難,聽說附近産石燕,若遇大風,石燕連翩飛舞,可惜我們未見其景,僅拾得雞蛋大一塊石燕,還缺了燕頭。再去看紅寺山關,看鐵門關。到高臺縣的紅崖堡、石灰關。去酒泉的胭脂堡,傳說是北宋的佘太君率十二寡婦西徵,在此梳妝打扮,築城建堡,堡內泉水泛紅色,可觀賞而人不能飲。還有鎮夷堡、兩山口、斷山峽口,還有像雙目和蟹鉗而在西域門口對峙的玉門關和陽關,一直追尋到萬裏長城的西端最重要的關隘嘉峪關了。
嘉峪關是坐落在祁連山與黑山之間的一個岩岡。漢時在今石峽關口內設有玉石障,依山憑險,加強防禦,五代時在黑山設天門關,現在的關城是建於明洪武五年。我們登臨關樓,正是風起時節,放眼關內外峻山戈壁,壯懷激烈,近觀城廊樓臺,磚土一色,靜穆肅然,頓時感覺歷史其實就是現實,時間在凝固着,不知了今是何年。關樓前的場子上是一座關帝廟———關帝永遠是中國人的威武象徵。如果嘉峪關是口內的大門,修關帝廟在這裏就如同秦瓊敬德一樣做了門神———廟前是小小的一座戲臺,正有一個秦腔班子在那裏演出。臺前觀看的人不多,僅是剛從關樓上下來的一夥,全都外套係在腰內,墨鏡架在額顱上,可能這些東南沿海的人欣賞不了秦腔,便指指點點臺上演員誰個腰粗,誰個腿短。我們卻看得癡醉,慶仁已經盤腿坐在塵土地上畫起速寫了。一個戴着硬腿橢圓水晶鏡的老者就從臺口的木梯上貓腰下來,他一直看着我,眼珠往上翻着,額顱上皺出一個王字:我看你像一個人!我說:是嗎?他說:你姓賈?我就這樣被認出了。原來這是從陝西過來的一幫民間藝人,行頭簡陋,衣着土氣,但唱腔做工到位,已經在這裏演出半年了。我遂被邀上臺去。戲繼續在演着,臺下幾乎衹有宗林小路他們了,但演員仍是掙破臉地唱,敲板的那個老頭雙目微閉,搖頭晃腦,將木盤上的那張牛皮敲得爆豆一般。秦腔雖然是發源於陝西的地方戲種,但流傳整個西部,外地人看秦腔,最初的印象是嘴張得特別大,聲吼得特別粗,但秦腔在這麽個地方演唱是最和諧於天地環境了。那天清唱的都是古戲,內容差不多與西部的歷史有關,如果嘉峪關是個老人,這戲文該是它的一種回憶了。戴水晶鏡的老者也吼唱了一段《蘇武牧羊》,問我唱不唱,我說我聲不好,如果有羌笛,我吹一段龜茲麯吧。(我是個蹩腳的音樂愛好者,但我知道煬帝時定天下九部樂,即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疎勒、安國、高麗、禮畢,而九部樂中六部皆來自西部。我的家乡至今有無數樂班,走村串鎮為百姓傢的紅白事吹奏,人卻俗稱樂班為龜茲,那麯調我也就會那麽幾段。)演出幾乎要變成一種聚會了,老者趕忙取羌笛,這時候,我的手機響了,看了一下顯示的號碼,立即扔下羌笛“ 噢”了一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老西安(1) | 老西安(2) | 老西安(3) | 老西安(4) | 老西安(5) | 老西安(6) | 老西安(7) | 老西安(8) | 老西安(9) | 老西安(10) | 老西安(11) | 老西安(12) | 老西安(13) | 老西安(14) | 老西安(15) | 一個醜陋的漢人終於上路(1) | 一個醜陋的漢人終於上路(2) | 愛與金錢使人鋌而走險(1) | 愛與金錢使人鋌而走險(2) | 愛與金錢使人鋌而走險(3) | 愛與金錢使人鋌而走險(4) | 愛與金錢使人鋌而走險(5) | 愛與金錢使人鋌而走險(6) | 愛與金錢使人鋌而走險(7)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