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论语讲义 》
为政第二(10)
李里 Li Li
这句话的关键是“周”和“比”,朱子讲“周”是普遍,“比”是偏党。“周”是公心,“比”是私心。君子有公心而无私心,小人有私心而无公心。君子是以公正、公平之心来做事,小人是以一己私利出发来判断事物。君子做事以道义为标准,小人做事以这件事于他有没有利为标准。比如说,判断某项政策的得失,一般人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利益,从自己的利益有无损益来判断,而很少站在国家、民族的利益的角度来思考。而君子,他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出发,如果某种政策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是有利的,即便牺牲了部分人的利益,他自己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他还是会拥护这项政策。再比如,某个学生平时爱给老师提问题,而且经常提一些很古怪的问题,作为老师,如果公正、客观地看,会看到这个学生的好学、上进,会给予表扬,但如果心胸狭窄,就可能会想:“哼,这个学生刁钻古怪,这次考试给他打不及格。” 因此,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以私心去判断,而要从大局出发,全面地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很重要。孔子说,学习不思考就罔,“罔”读wǎng,迷惘之意,即迷惑而无收获。有的人喜欢读书,不停地读啊,背啊,还记笔记、做摘录,却根本不思考,所学的像糨糊一样存在头脑里边,学到后来都搞不清楚学了什么。只知道抄、写,到最后连抄的是什么都不晓得了。我曾经给大家讲过“士”字,“士”有一层意思是化十为一,能够从千变万化的自然、社会现象当中提炼出规律的人就是士。士人为什么了不起呢?因为他能够归纳、总结、思考,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见解。你光是读,不想,读一辈子,仍然无用。所以光读不思考是不行的。比如说,听老师讲了一节课以后,大家应该就他前后所讲的进行连贯性的思考,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讲,这堂课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条理是什么,思路是什么。光学不思,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面听、记,听完了、记完了就放在那里,下节课又听、又记,记了半天,一提问,啊,什么都不知道,赶快翻书,翻笔记,把老师讲的从头到尾念一遍——仍然不是你自己的学问。
“思而不学则殆”,另一种情形是光思考不学习。有些人很喜欢思考,一天到晚冥思苦想,这里想不通,那里想不通,但却不愿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从学习中找到答案,只会苦恼,因而他就总是苦恼。“殆”就是危险。光思考不学习就危险,一天到晚想,想不通还要想,再想还是想不通,最后的结果是精神病,想成精神分裂症了。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众生各自的天赋也不一样。韩愈说“坐井而观天,言天小者,非天小也”,你坐在井里边看天,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你就说天小,到底是天小,还是你所见到的小呢?人的禀赋不一样,要借助前人的智慧,学习,再来思考,才能够进步。
“学而时习之”那个“学”字,朱子的解释是“后觉效先觉也”,后觉悟的人效仿先觉悟的人。所以我们要向前人学,向智者学,向圣人学。向圣人学,越学越有智慧。你思考一个问题,就要看看智者们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你把前人的结论拿来比较、学习,原来人家是这么想的,你就想通了;如果你看了前人的思考觉得还不妥善,那么再根据前人的思考和你自己的思考,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这就是创新。所以思和学是不能偏废的,既要思又要学,既要学又要思。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句话的关键是“攻”字。“攻”,一解作“治”,研究。《诗经》上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的石头可以拿来治玉。“攻乎异端”,就是研究那些异端邪说;“斯害也已”,“斯”,这个,这个是有害的哦。就是说你要去研究异端邪说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危害。危害什么呢?危害自己的身心。这句话有三层深意。第一层,怎么辨别异端邪说。入门的时候,有老师教你,有圣人、前人指引你、指点你,这些你暂时不要涉猎,不要去看。第二层,你的心智开启了,渐渐地你就能够独立判断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邪道了,这时候,对歪门邪道,你也可以去探究,但你是去了解它与正道有什么不同,它为什么是邪道,而不是专注于它,甚至信奉它。第三层,“攻”解作“攻击”,批判异端邪说,它们的祸害自然就会消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研究异端邪说有害,但攻击异己之学术、思想也是有害的。儒家讲宽厚仁恕之道,自然不会去攻击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对邪说加以批判,则其祸害不攻自破;对不同意见,则允许其存在:有比较才更显出大道之昌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 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1) | 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2) | 序三 读《〈论语〉讲义》 | 序论(1) | 序论(2) | 序论(3) | 学而第一(1) | 学而第一(2) | 学而第一(3) | 学而第一(4) | 学而第一(5) | 学而第一(6) | 学而第一(7) | 学而第一(8) | 学而第一(9) | 学而第一(10) | 学而第一(11) | 学而第一(12) | 学而第一(13) | 学而第一(14) | 为政第二(1) | 为政第二(2) | 为政第二(3)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