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各自的朝聖路   》 第31節:小說的智慧3      周國平 Zhou Guoping

  三存在不是什麽
  今日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人在編寫和出版小說,其總量不計其數。然而,其中的絶大部分衹是在小說歷史之外的小說生産而已。它們生産出來衹是為了被消費掉,在完成之日已註定要被遺忘。
  衹有在小說的歷史之內,一部作品纔可以作為價值而存在。怎樣的作品才能進入小說的歷史呢?首先是對存在作出了新的揭示,其次,為了作出這一新的揭示,而在小說的形式上有新的探索。
  一個小說傢必須具備存在的眼光,看到比現實更多的東西。然而,許多小說傢都沒有此種眼光,他們或者囿於局部的現實,或者習慣於對現實作某種本質主義的抽象,把它縮減為現實的某一個層面和側面。昆德拉藉用海德格爾的概念,稱這種情況為"存在的被遺忘"。如此寫出來的小說,不過是小說化的情欲、懺悔、自傳、報道、說教、布道、清算、告發、披露隱私罷了。小說傢誠然可以面對任何題材,甚至包括自己和他人的隱私這樣的題材,功夫的高下見之於對題材的處理,由此而顯出他是一個露淫癖或窺淫癖患者,還是一個存在的研究者。
  一個小說傢是一個存在的研究者,這意味着他與一切現實、他處理的一切題材都保持着一種距離,這個距離是他作為研究者所必需的。無論何種現實,在他那裏都成為研究存在以及表達他對存在之認識的素材。也就是說,他不立足於任何一種現實,而是立足於小說,站在小說的立場上研究它們。
  對於昆德拉的一種普遍誤解是把他看做一個不同政見者,一個政治性作傢。請聽昆德拉的回答:"您是共産主義者嗎?--不,我是小說傢。""您是不同政見者嗎?--不,我是小說傢。"他明確地說,對於他,做小說傢不衹是實踐一種文學形式,而是"一種拒絶與任何政治、宗教、意識形態、道德、集體相認同的立場"。他還說,他憎恨想在藝術品中尋找一種態度(政治的,哲學的,宗教的等等)的人們,而本來應該從中僅僅尋找一種認識的意圖的。我想起尼采的一個口氣相反、實質相同的回答。他在國外漫遊時,有人問他:"德國有哲學家嗎?德國有詩人嗎?德國有好書嗎?"他說他感到臉紅,但以他即使在失望時也具有的勇氣答道:"有的,俾斯麥!"他之所以感到臉紅,是因為德國的哲學家、詩人、作傢喪失了獨立的哲學、詩、寫作的立場,都站到政治的立場上去了。
  如果說在政治和商業、宗教和世俗、傳統和風尚、意識形態和流行思潮、社會秩序和大衆傳媒等等立場之外,小說、詩還構成一種特殊的立場,那麽,這無非是指個性的立場,美學的立場,獨立思考的立場,關註和研究存在的立場。在一切平庸的寫作背後,我們都可發現這種立場的闕如。
  對於昆德拉來說,小說不衹是一種文學體裁,更是一種看生活的眼光,一種智慧。因此,從他對小說的看法中,我讀出了他對生活的理解。用小說的智慧看,生活--作為"存在"--究竟是什麽,或者說不是什麽呢?
  海德格爾本人也不能概括地說明什麽是存在,昆德拉同樣不能。然而,從他對以往和當今小說的批評中,我們可以知道存在--以及以研究存在為使命的小說--不是什麽。
  存在不是戲劇,小說不應把生活戲劇化。
  存在不是抒情詩,小說不應把生活抒情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苦難的精神價值第3節: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第4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1第5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2第6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3
第7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4第8節:孤獨的價值1第9節:孤獨的價值2
第10節:孤獨的價值3第11節:勇氣證明信仰1第12節:勇氣證明信仰2
第13節:守望的角度第14節:被廢黜的國王第15節:在沉默中面對
第16節: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第17節:名人和明星第18節:讀書的癖好1
第19節:讀書的癖好2第20節:讀書的癖好3第21節:讀書的癖好4
第22節:讀書的癖好5第23節:都市裏的外鄉人第24節:記住回傢的路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