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廣州的深度組合 》
泛地産時代:房子=生活方式(2)
李大華 Li Dahua
周翠玲 Zhou Cuiling
首先讓我們用數字來說話:
人口嚮郊區遷移:自1990年到2000年,廣州中心區人口增長率為-6.21%;中心區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33.4%降為19.9%;同期近郊區人口增長率為134.03%,占總人口的比重由35.1%升為53.3%。
商品住宅消費郊區化:2003年,番禺區預售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積達290.21萬m2,占全市預售商品房成交面積的31.92%;海珠區預售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積為193.32萬m2,占全市的21.26%;天河區預售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積為168.19萬m2,占全市的18.5%,三者相加已經是全市預售商品房成交總面積的71.68%(資料來源:廣州市房地産交易中心)。即使是二手房交易,番禺區仍是成交面積最多的區域,2003年為80.38萬m2,占全市的20.41%;天河,72.9萬m2,占18.51%;海珠,70.37萬m2,占17.87%;三區總量為56.79%。這組數字所反映的事實,用更準確的表述其實應該是:從舊城嚮新城的遷移,從城區嚮郊區的擴張。
從廣州城市規劃的大思路上研究,住宅郊區化不過是順應了廣州城市版圖擴張的雄心:從傳統的“雲山珠水”的小山小水式躍升為具有“山、城、田、海”特色的大山大海式自然格局。
北優使花都板塊重現生機;
西聯令南海板塊冉冉升起;
南拓不但延續了華南板塊的神話,還啓動了南沙樓市;
東移讓天河東板塊成為熱點,又讓新塘樓市躍出水面。
房子始終是要人來住的,地産商的引導,政府的推動都衹是外力的作用,真正令郊區化成為潮流主導的仍是廣大的市場主體——人的選擇。郊區化意味着什麽?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風景,安靜的環境,悠閑的生活,一切都是身處車水馬竜、高樓林立的大城市居民所渴望而不可得的,從聚落的品質而言,寬大舒適的住宅,零落有緻的低密度分佈,自然而然令人産生愉悅和美好的感覺。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距離不再是問題,人們關心的不再是多少公裏,而是多少時間。從距離嚮時間的跨越,客觀上也反映了城市居民對郊區化生存的認可。由此,“一小時生活圈”,“置業無極限”等居住理念應運而生。
回首再看,廣州住宅郊區化運動經過漫漫10年的醖釀,方正式成型。
洛溪板塊是廣州住宅郊區化運動的先驅。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廣州的新客傢人中的一批收入較低的人群開始前往洛溪新城居住,但其主要面嚮工薪階層的低檔次粗放經營,並未掀起多大的波瀾;真正引起廣州人關註和追捧的是麗江花園。1995年,麗江花園的華林居創下了番禺地區非別墅類住宅銷售的最高價:7800元/平方米,華林居朝嚮樓下泳池的最後4套房子不得不以拍賣的方式出售。這是華南板塊迄今為止都沒有超過的一個數字。以現在的眼光看,華林居的住宅設計並不稀奇,然而,鳥語花香、小橋流水、清新的空氣,靜謐的田園空間在這一年深深地打動了廣州人。在這之後,1999年上半年,廣州碧桂園以一場短平快的閃電戰再創銷售奇跡,開盤10天就成交2000套,“碧桂園——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傢”,似乎在一夜間傳遍大街小巷;下半年,“運動就在傢門口”,廣州奧林匹剋花園的亮相,不僅第一次將體育和健康概念融入住宅小區的開發,開創了概念地産的新模式,同時也意味着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誕生。著名的策劃人王志綱對此曾有一句幽默的評價:“如果說麗江花園演奏的是一首小夜麯,被碧桂園農民式的黃河大合唱所打斷,而奧林匹剋花園則可稱得上是流行金麯……”
如果說這衹是住宅郊區化運動的序麯,那麽2001年,“中國樓市看廣東,廣東樓市看華南,華南板塊,掀起你的蓋頭來”,激動人心的字眼已經宣告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地産風暴的來臨。星河灣,“一個心情盛開的地方”,南奧,“生活就像高爾夫”,廣地花園,“住在春天裏”……八大地産巨頭的彙聚,不僅引發一場大規模的住宅郊區化運動,而且開創了一個輝煌的“大盤時代”。其規模、起點、開發理念、價值定位、營銷方式等等,都給中國地産帶來了巨大的震蕩和衝擊。
事實上,如果說大盤引發了廣州人的郊區化生活,倒不如說是大盤的個性使廣州人的郊區化生活擁有了多樣選擇的精彩。
2001年的五一,星河灣創造了兩周之內“十八萬人擁華南,滿城爭說星河灣”的奇跡。時至今日,星河灣仍然是高尚品質的保證。有人這樣描述:“走在小區裏,三三兩兩的人走在路上,很安靜很幹淨的感覺,到處是緑樹。那立體式緑化,景觀錯落有緻,強調了空間的立體感和韻律感。星河灣是自然村落式的排列、半圍合式的空間佈局,還有與熱帶雨林相互映襯真是一道層次豐富的風景。”
號稱“中國第一村”的祈福新村,是生活配套公認最好最齊全最成熟的小區,或者說,已經不能再稱其為小區了,4萬多的人口足以支撐起一個小城鎮,而其自給自足的全方位配套儼然一個“世外桃源”的“小社會”,事實上,祈福自己的定位也是要做廣州的“精英衛星城”。
毗鄰而居的南奧與錦綉香江,一個以“新生活的領跑者”為己任,一個追求“居住與世界同步”,前者開創了復合地産的先河,體育+教育+文化的開發模式無出其右,後者專為白領精英度身定造,國際化生態社區獨領風騷;再加上華南新城的山水靈氣,廣州雅居樂花園的歐陸風情。華南碧桂園的品牌文化,整個華南板塊可謂藏竜臥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東教育出版社 |
|
|
代序(1) | 代序(2) | “一口通商”成就的廣州(1) | “一口通商”成就的廣州(2) | “一口通商”成就的廣州(3) | 中國第一展(1) | 中國第一展(2) | 中國第一展(3) | 起飛會展:廣州的國際化姿態(1) | 起飛會展:廣州的國際化姿態(2) | 起飛會展:廣州的國際化姿態(3) | “嘆報紙”:報紙改變了我們(1) | “嘆報紙”:報紙改變了我們(2) | 讀《羊城晚報》是一種生活方式(1) | 讀《羊城晚報》是一種生活方式(2) | 生活滲透着信息 | 誰左右了我們的消費觀 | 南風這樣吹(1) | 南風這樣吹(2) | 沒有硝煙的戰爭(1) | 沒有硝煙的戰爭(2) | 沒有硝煙的戰爭(3) | 沒有硝煙的戰爭(4) | 騎樓:廣州符號 | |
| 第 I [II] 頁
|
|